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作者:杜光庭
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前蜀杜光庭撰。一卷。光庭有《名山洞天福地记》已著录。此书著作年代不祥。凡六千余字。冠序谓王屋山为道教胜地。正文详述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等。载其地理形势雄壮,岗阜相连。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王屋。山顶有三清殿, 日精、月华二峰。记有唐明皇勅修阳台院,筑阳台钟篆六十四卦。录有众多神话传说。末附颂诗十首,其中录有元代至元、至大年诗,疑为后人补续。有《道藏》本。

猜你喜欢的书

吾吾类稿

吾吾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3卷。吴皋撰。原书自明初就已亡佚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吴皋诗120余首,杂文十余篇,重编为《吾吾类稿》3卷。卷首有胡居敬序,梁寅序,张美和序。据胡居敬序,吴皋所著诗文很多,但经过元末战乱多有散失,吴皋死后十余年,由其子吴均汇次遗作编成本集。据张美和序,可知吴皋诗文结集后,“临江税课大使、京兆赵君师尝见而说之,遂率郡中士友,命工刻梓,以永其传。”卷1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杂著。现存吴皋诗当中,以五言古诗最佳,《拟古七首》、《拟古杂诗十二首》、《杂诗四首》、《拟古十首次刘闻廷韵》等组诗写得颇具汉魏风致。《四库全书总目》评本集:“所作大都以朴澹为主,不涉元末佻巧纤靡之习。”“虽其骨格未坚,尚不能抗行古作者,而缠绵悱恻,要不失变雅之遗意焉。”这个评价大体上是恰当的。

古杭杂记

古杭杂记

城镇志。元李有撰。四卷。此编撰于元代, 多记宋理宗、度宗时嘲笑奸佞贾似道、韩侂胄等人诗词,间有永天目山、西湖三贤堂、西湖等名胜诗,又兼载杭州丧葬风俗等。凡万余字。所记不注出处,盖时人耳口相传,有一定参考价值。今有《说郛》本、 《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学海类编》本、 《武林掌故丛编》本等,均仅一卷。

西游补

西游补

长篇神魔小说。清董说著。十六回。说字若雨,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少补弟子员,应考落第,乃受业于复社主将张溥,并注名复社,于时弊多所抨击。明亡后绝意仕进,落发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写唐僧师徒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为鲭鱼精所迷,欲借秦始皇“驱山铎”使用,在青青世界万镜楼中见到古今之事,并当了半日阎罗天子,后得虚空主人一呼,始离梦境,寻着师父,化斋而去。崇祯间刊本,题“静啸斋主人著”,实为董说所作。据刘半农考证,此书作在明亡以前,作者年仅二十一岁,时值崇祯十三年。本书除崇祯间刊本外,尚有空青室刊大字本、申报馆排印本、北新书局排印本等。一九五五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崇祯本影印出版,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用前亚东图书馆的纸型印行,校以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并附刘复所撰《若雨传》。

对床夜语

对床夜语

南宋范晞文撰。5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此书全为论诗之诗,不甚述考证笺释及琐闻杂说,结体省净。它对唐诗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在诗歌艺术方面。著者每取古人诗句相类之处,比较论评。比较的作品或出于同一作家,或同为某一时代诗人之诗,或分别为不同时代诗人之诗。比较的对象从字法、句法、篇法及其它修辞方式到构思、措意、造境、风格,不一而足。这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约成书于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初。书前有冯去非撰写的序文。本书不主记事、考据,几乎均为论诗之语。作者论诗宗旨略同于严羽。首先,他标榜盛唐,推崇杜甫,并由盛唐上溯到《诗经》、《楚辞》、汉、魏、两晋,而鄙薄晚唐,对当时流行的宗法晚唐的“四灵体”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其次,他强调诗歌要“运思写心”,“情融神会”,认为“文章之高下,随其所悟之深浅”.

太微仙君功过格

太微仙君功过格

《太微仙君功过格》,金朝道士又玄子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作者于大定辛卯年(1171)梦游紫府,朝礼太微仙君,得受功过之格,梦醒后写成此书。书中列举功过格律。包括功格三十六条,分为救济门、教典门、焚修门、用事门四类;过律三十九条,亦分为不仁门、不善门、不义门、不轨门四类。凡修道行善者为功,如布施钱财、救济贫困、修整道路、传授经教、修建庙宇神像、行斋度亡等等。凡违道作恶者为过,如不救济贫困、毁坏庙宇神像、咒骂神圣、嫉贤妒能、挑起斗讼、取财不义、偷盗、杀生、酗酒、诲淫等等。世人根据上述功过格律,逐日逐月自记其言行功过,按时检验,可自知功过多寡,与上天真司考核之数昭然相符。依此行持,远恶迁善,积功累德,则「去仙不远矣」。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净明道道士奉持此书,儒家学者亦称引之。

始终心要注

始终心要注

始终心要注,一卷,宋从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