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明堂灸经

作者:佚名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佚名撰。三卷(又作一卷,)。原书早佚。约于北宋末年,经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 《明堂灸经》 与《小儿明堂灸经》 全文而成。约二万字。首论定尺寸、点灸、下火、用火、候天气、定发际、淋洗灸疮诸法,及人神所在不宜灸等,记灸法基本知识四十条,简明扼要。次载正人形、背人形、侧人形及小儿明堂应验穴图计四十五幅,并以图为题,详述循经取穴及其主治病证。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和灸治经验,内容丰富,文辞精练,为现存较早的灸法专著。元至大四年 (1311) 著名针灸学家窦桂芳将其辑入 《针灸四书》。其大部分内容亦被明以后各种针灸名著所转载。有日本延宝三年(1675)重刻元至大四年燕山窦氏活济堂本,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的重构

经验的重构

《经验的重构:杜威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在《杜威全集》(38卷)中文版的基础上完成的。杜威对教育的影响既是全球性的,也是非比寻常的。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著作甚丰,但他早期的杰作之一无疑是《我的教育信条》(1897),从本篇开始,他的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与教育》(1915)以及《经验与教育》(1938)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述。

江城名迹记

江城名迹记

名胜志。明末清初陈弘绪撰。二卷,末一卷。弘绪字士业,号石庄,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在明官经历、知县,入清不仕。著有《恒山存稿》等。是记成于清顺治末,记事止于顺治十一年(1654)。凡五万余字。卷上为考古,含江城(今南昌)概述、松阳门、南浦亭、洪州、宁王府、乌遮塔、彭真观、豫章台等一百四十四条。卷下为证今,含洪都、章江堤、滕王阁等七十九条。卷末有征刻遗书引、同辑后学姓氏。

金丹问答

金丹问答

问曰:“如何谓之金液还丹?”
答曰:“金液者,金水也。金为水母,母隐子胎。因有还丹之号也。前贤有曰,丹者,丹田也。液者,肺液也。以肺液还于丹田,故曰‘金液还丹。’”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中医临床医案著作。十卷。叶桂于临症时所述,由门人辑成。首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1766年华岫云又出其采辑所得,并加分类、校勘再印。清代曾多次刊刻,此后有石印本、铅印本等。1958、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科技卫生出版社都曾铅印出版,迄今存版本40余种。其中内科杂病医案八卷、妇科、幼科病案各一卷。共分89门,次第罗列医案,每案先论证,言简意赅,每症之后,由华岫云邀集同行撰写一段文字,提纲挈领,探析病源。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全书以病症类案。

银元时代生活史

银元时代生活史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吴稚晖、黄金荣、张啸林等,揭开这些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底层小民——小伙计、妓女、里弄瘪三、贩夫走卒,娓娓道来的笔下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