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经络(四)

[卷六经络(四)] 手太阴肺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肺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手太阴经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直出大指端,内侧少商如韭叶。tT8中华典藏网

中府(一名膺中俞)在云门下一寸,去任脉中行六寸,乳上三肋间,陷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肺之募也。(募,结募也,经气之所聚。他仿此。)手足太阴之会。刺三分,留五呼,灸三壮、五壮。(埤雅云∶壮者,言以壮人为法也。)主治肺急胸满,喘逆善噎,食不下,肺胆寒热,咳呕脓血,肺风面肿,汗出肩息背痛,涕浊喉痹,少气不得卧,飞尸遁注,瘿瘤。此穴主泻胸中之热,其治多与大杼、缺盆、风府同。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身体烦热,刺中府。又云∶上气咳逆短气,气满食不下,灸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同意舍,能治胸满哽噎。tT8中华典藏网

云门在巨骨下,挟气户旁二寸,去中行六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刺三分,灸五壮。甲乙经云∶刺太深令人逆息。千金云∶灸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伤寒四肢热不已,咳逆短气,上冲心胸,胁肋烦满彻痛,喉痹瘿气,臂不得举。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其治与肩、委中、腰俞大同。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病瘿上气胸满,灸百壮。tT8中华典藏网

天府在胸内廉,腋下三寸,动脉陷中,以鼻取之。刺四分,留三呼。禁灸,灸之令人气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暴痹内逆,肝邪相搏,卒中恶风邪气,血溢口鼻,飞尸鬼注,恶语悲泣,善忘喘息,不得安卧,疟寒热,目眩瘿气。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翼云∶身重嗜卧不自觉,灸五十壮,刺三分补之。又病瘿恶气,灸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合谷,可追鼻中衄血。tT8中华典藏网

侠白在天府下,去肘上五寸动脉中。手太阴之别。刺四分,留三呼,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心痛气短,干呕烦满。tT8中华典藏网

尺泽在肘中约文上,屈肘横文,筋骨罅中动脉。手太阴所入为合,肺实泻之。刺三分,留三呼,灸三壮、五壮。甄权云∶臂屈伸横文间筋骨罅中,不宜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呕吐上气,喉痹鼓颔,心烦身痛不得汗,舌干咳唾脓血,心痛气短,肺积息贲,疟汗出,中风肩背痛,洒淅寒热,风痹肘挛,四肢肿痛不得举,胁痛腹胀,小便数溺色变,遗失无度,面白善嚏,悲愁不乐,及小儿慢惊风,可灸一壮。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翼云∶邪病四肢重痛诸杂候,尺泽主之,一名鬼堂。又治呕吐上气,灸三壮、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又治气短不语,灸百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理筋急。又云∶兼曲池,疗肘臂挛痛。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吐血定喘,须补此穴。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治五般肘痛,又须针清冷渊以收功。tT8中华典藏网

孔最在腕上七寸陷中。手太阴之。刺三分,留三呼,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汗不出,灸三壮即汗出,及咳逆,肘臂痛,屈伸难,吐血失音,头疼咽痛。tT8中华典藏网

列缺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滑氏曰∶以手交叉,当食指末筋骨罅中是穴。此手太阴之络,从腕后别走阳明,直出食指内廉出其端。凡人有反关脉者,寸关尺三部正脉不见,而见于列缺、阳溪,此经脉虚而络脉满,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寸口三倍者是也。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壮。慎酒面生冷等物。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偏风口眼斜,手肘痛无力,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疟寒热,烦躁咳嗽,喉痹呕沫纵唇,健忘惊痫善笑,妄言妄见,面目四肢痈肿,小便热痛,实则肩背暴肿汗出,虚则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四肢厥逆,螈尸厥,若患偏风灸至百壮,若患腕劳灸七七壮甚妙。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男子阴中疼痛,尿血精出,灸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太渊,治咳嗽风痰。tT8中华典藏网

拦江赋云∶头部痛须寻之,痰涎壅塞咽干宜此。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须泻此穴。偏正头疼求此,又须重泻太渊无不应。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堪治咳嗽寒痰。tT8中华典藏网

四总穴云∶头项须寻列缺。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十一穴云∶后溪并列缺,治胸项有痛。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此穴,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上壅,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疾如拿。tT8中华典藏网

经渠在寸口陷中。手太阴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则伤人神明。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膨胀,喉痹咳逆,上气数欠,伤寒热病汗不出,心痛呕吐。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大都,治热病汗不出。tT8中华典藏网

太渊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所注为,即原也。脉会太渊,每日平旦寅时,脉从此始,故一难曰∶寸口者脉之大会。刺二分,留二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痹气逆,咳嗽呕哕,饮水肺胀,喘息不休,噫气咳血,心痛咽干,烦躁狂言,不得卧,目痛生翳赤筋,口,缺盆痛,肩背痛引臂,溺色变,遗失无度。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曰∶治牙疼,手腕无力疼痛,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列缺,治咳嗽风痰。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针列缺。又云∶偏正头疼寻列缺,重泻太渊无不应。又云∶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tT8中华典藏网

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又云∶散脉中白肉际。手太阴所溜为荥。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酒病,身热恶风寒,虚热,舌上黄,头痛咳哕,伤寒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寒栗,喉咽干燥,呕血唾血,心痹悲恐,腹痛食不下,乳痈,肢满肘挛,溺出,及疟方欲寒,刺手足太阴阳明出血。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此穴兼承山昆仑,治转筋目眩。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液门能治喉痛。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此穴兼经渠、通里,可治汗不出者,便得淋漓,更兼三间、三里,便得汗至遍身。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齿痛不能食饮,左患灸左,右患灸右,男三女四。tT8中华典藏网

少商在手大指内侧端,去爪甲角如韭叶,白肉际宛宛中。手太阴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三呼五吸,宜用三棱针刺,微出血,泄诸脏之热。不宜灸。甲乙经云∶灸一壮。一云三壮。忌生冷。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项肿喉痹,烦心呕哕,心下满,汗出咳逆,疟振寒,腹胀肠满,雀目不明,唇干唾沫引饮,食不下,寒栗鼓颔,手挛指痛,小儿乳蛾。唐刺史成君绰忽项肿如升,喉闭水粒不下,甄权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立愈。tT8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云∶此为十井穴,凡国中风,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此穴及少冲、中冲、关冲、少泽、商阳,使血气流行,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tT8中华典藏网

太乙歌云∶男子癖取少商。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曲泽,治血虚口干。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专治指痛挛急。tT8中华典藏网

[卷六经络(四)] 手阳明大肠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大肠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迎五里,臂、肩、巨骨起。天鼎、扶突接禾,终以迎香二十止。tT8中华典藏网

商阳(一名绝阳)在手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中气满喘咳,热病汗不出,耳鸣耳聋,寒热疟,口干颐肿,齿痛目盲,恶寒,肩背肢臂肿痛相引缺盆中痛。灸三壮,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立已。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太溪,治寒疟有验。tT8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云∶此为十井穴,凡国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此穴及少商、中冲、少冲,使血气流通,乃急救回生之妙穴。tT8中华典藏网

二间(一名间谷)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手阳明所溜为荥。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颔肿喉痹,肩背痛,鼽衄齿痛,目黄口干,口眼歪斜,饮食不通,振寒伤寒水结。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治牙疼妙。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阳溪,治牙疼腰痛咽痹。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阴,能疏通寒栗恶寒。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治目昏不见。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三里,治牙疼头痛喉痹。tT8中华典藏网

三间(一名少谷)在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所注为。刺三分,留三呼,灸二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鼽衄热病,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疟,唇焦口干,气喘目痛,善惊,寒热结水多唾。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肾俞,善除背痛风劳。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攒竹,治目中之漠漠。tT8中华典藏网

快捷方式云∶治身热气喘,口干目急。tT8中华典藏网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手阳明所过为原。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风疹,寒热疟,热病汗不出,偏正头痛,面肿目翳,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腰脊引痛痿,小儿乳蛾。一云∶能下死胎。tT8中华典藏网

妇人妊娠,补合谷,即堕胎。千金云∶产后脉绝不还,刺合谷入三分,急补之。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鼻衄目痛不明,牙疼喉痹疥疮,可灸三壮至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拦江赋云∶伤寒无汗,泻合谷,补复溜;若汗多不止,便补合谷,泻复溜,神效。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太冲,治手连肩脊痛难忍。又兼曲池,治两手不如意。又云∶睛明治眼若未效,合谷、光明不可缺。又云∶冷嗽先宜补合谷,又须针泻三阴交。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天府,治鼻衄。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三阴交,治脾病血气。又云∶兼内庭,治寒疟面肿及肠鸣。tT8中华典藏网

四总穴云∶面口合谷收。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十一穴云∶曲池兼合谷,可彻头疼。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体热身汗出,目暗视茫然,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能令病自安。tT8中华典藏网

阳溪(一名中魁)在手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手阳明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狂言喜笑见鬼,热病烦心,掌中热,汗不出,目赤烂翳,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痰疟呕沫,喉痹耳鸣齿痛,惊掣肘臂不举,痂疥。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二间,治牙疼腰痛喉痹。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解溪,治惊悸怔忡。又云∶兼肩,能消瘾风之热极。tT8中华典藏网

偏历在手腕后三寸,手阳明络,别走太阴。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寒热,癫疾多言,目视ktkt,耳鸣喉痹,口咽干,鼻衄齿痛,汗不出。tT8中华典藏网

标幽赋云∶刺偏历利小便,治大人水蛊。tT8中华典藏网

温溜(一名逆注,一名蛇头)在手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大士小士,谓大人小儿也。)明堂云∶腕后五寸、六寸间。手阳明。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伤寒哕逆,噫隔气闭,寒热头痛,喜笑狂言见鬼,吐沫,口舌肿痛,喉痹面虚肿,肠鸣腹痛,四肢肿疼,肩不得举。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期门,治伤寒项强。tT8中华典藏网

下廉在曲池下四寸,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兑肉其分外斜。刺五分,留五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劳瘵狂言,头风痹痛,飧泄,小腹满,小便血,小肠气,面无颜色,癖腹痛不可忍,食不化,气喘涎出,乳痈。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巨虚上廉治同。tT8中华典藏网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曲池下三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刺五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脑风头痛,胸痛喘息,半身不遂,肠鸣小便涩,大肠气滞,手足不仁。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巨虚下廉治同。tT8中华典藏网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兑肉之端,按之肉起。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中风口僻,手足不随,五劳虚乏羸瘦,霍乱遗失,失音,齿痛颊肿,瘰,手痹不仁。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此穴治腰背痛,连脐不休,下针麻重须泻,得气不用留。又云∶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少海,治手臂麻顽。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专治肩背痛。tT8中华典藏网

曲池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所入为合。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壮,一云百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伤寒振寒,余热不尽,胸中烦满热渴,目眩耳痛,瘰喉痹不能言,螈癫疾,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风邪泣出,臂膊痛,筋缓无力,屈伸不便,皮肤干燥痂疥,妇人经脉不通。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手肘臂膊疼细无力,半身不遂,发热,胸前烦满,可灸十四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人中,可治痿仆。兼尺泽,治肘痛。tT8中华典藏网

标幽赋云∶兼肩井,甄权刺臂痛而复射。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远达阳陵,治半身不遂。又云∶兼少冲,治发热验。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合谷,治两手不如意。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瘿恶气诸瘾疹,灸随年壮。又十三鬼穴,此名鬼臣,若遇百邪癫狂,当于第十二次,下火针。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十一穴云∶此与合谷可彻头疼。tT8中华典藏网

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痂疥。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不得,臂痪莫梳头,喉痹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癣癞,针着实时瘳。tT8中华典藏网

肘在肘大骨外廉陷中,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肘节风痹,臂痛不举,麻木不仁,嗜卧。tT8中华典藏网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一云在天府下五寸。禁刺,灸三壮,一曰十壮。玉版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矣。小针解曰∶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皆谓此穴。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风劳惊恐,吐血咳嗽,嗜卧,肘臂疼痛难动,胀满气逆,寒热瘰,目视ktkt,疟。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臂,能愈瘰。tT8中华典藏网

臂在肘上七寸,肉端,肩下一寸,两筋两骨罅宛宛陷中,平手取之。手阳明络也,络手少阳之会。一曰手足太阳阳维之会。刺三分,灸三壮。明堂禁刺,灸七壮。一曰灸至百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臂痛无力,寒热瘰,颈项拘急。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瘿气,灸随年壮。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五里,能愈瘰。tT8中华典藏网

肩(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在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中,举臂取之有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一曰足少阳阳跷之会。刺六分,留六呼,灸三壮至七七壮,以瘥为度。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中风偏风半身不遂,肩臂筋骨酸痛不能上头,伤寒作热不已,劳气泄精憔悴,四肢热,诸瘿气瘰。昔有病风痹,臂痛无力,不能挽弓,甄权于此进针即可射。此穴若灸偏风不遂,自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可过多,恐致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多灸,不畏细也;然灸不如刺。忌酒肉五辛浆水。此穴主泻四肢之热,与云门、委中、腰俞治同。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灸瘿气左右相当,男左十八、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左十七壮,再三,以瘥止。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可疗风湿抟于两肩。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手臂挛痛,取肩。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阳溪,能消瘾风之热极。tT8中华典藏网

巨骨在肩尖上行两叉骨间陷中。手阳明阳跷之会。刺一寸五分,灸三壮、五壮。一曰禁刺。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惊痫吐血,胸中有瘀血,臂痛不得屈伸。tT8中华典藏网

天鼎在颈中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甲乙经曰∶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气府论注曰∶在扶突后半寸。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喉痹嗌肿不得食,暴喑气哽。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间使,治失音。tT8中华典藏网

扶突(一名水穴)在颈,当曲颊下一寸。甲乙经曰∶在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一云气舍后一寸五分。由此上贯颊,入下齿中。刺四分,灸三壮。甲乙经曰∶刺三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嗽多唾,上气喘息,喉中如水鸡,暴喑气破项瘿。tT8中华典藏网

禾(一名长频)直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尸厥口不可开,鼻疮息肉,鼻塞鼽衄。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刺两鼻ht衄。tT8中华典藏网

迎香(一名冲阳)在禾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肉多涕,有疮鼽衄,喘息不利,偏风斜,浮肿,风动面痒,状如虫行。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能消眼热之红。又攻鼻窒为最。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耳聋气痞针听会,更泻此穴。tT8中华典藏网

[卷六经络(四)] 足阳明胃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胃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经。地仓、大迎登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tT8中华典藏网

承泣(一名面,一名鼷穴)在目下七分,上直瞳子陷中。阳跷任脉足阳明三脉之会。刺三分,禁灸。一曰禁不宜针。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冷泪出,瞳子痒,远视ktkt,昏夜无见,口眼斜。tT8中华典藏网

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向骨颧空,正视取之。刺三分,禁灸。甲乙经曰∶灸七壮。一曰下针宜慎,若深,即令人目乌色。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生翳,动流泪,眼弦痒,口眼僻不能言。tT8中华典藏网

巨挟鼻孔旁八分,直瞳子。阳跷足阳明之会。由此入上齿中,复出循地仓。刺三分,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螈,唇颊肿痛,口目,青盲无见,远视ktkt,面风鼻肿,脚气膝胫肿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肾俞,治胸膈停留瘀血。tT8中华典藏网

地仓(一名会维)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微有动脉;若久患风,其脉亦有不动者。手足阳明任脉阳跷之会。刺三分,留五呼,灸七壮,或二七壮,重者七七壮。病左治右,病右治左。艾炷宜小如粗钗脚,若过大,口反,却灸承浆即愈。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偏风口眼歪斜,牙关不开,齿痛颊肿,目不得闭,失音不语,饮食不收,水浆漏落,眼动,远视ktkt,昏夜无见。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地仓能止口流涎。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颊车,疗口。tT8中华典藏网

大迎(一名髓孔)在曲颔(颔,腮下也。)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动脉。本经自大迎循颊车,上耳前下关、头维;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寒热病篇曰∶臂阳明有入鸠遍齿者,名曰大迎。则此为手足阳明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风痉口喑,口噤不开,唇吻动,颊肿牙痛,舌强不能言,目痛不得闭,口数欠,风壅面肿,寒热瘰。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颧,治目眩。tT8中华典藏网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在耳下曲颊端近前陷中,侧卧开口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一曰灸七壮,至七七壮。炷如小麦。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中风牙关不开,失音不语,口眼歪斜,颊肿牙痛,不可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凡口眼斜者,则左泻右补,斜则左补右泻。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针齿痛。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地仓,疗口。tT8中华典藏网

下关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侧卧闭口取之。足阳明少阳之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本输篇曰刺之则欠不能者,此也。耳中有干,禁不可灸。一曰不可久留针。(一作ht,音摘。)主治偏风口眼斜,耳鸣耳聋,痛痒出脓,失欠牙关脱臼。tT8中华典藏网

头维在额角入发际,挟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少阳阳明之会。刺三分,没皮向下,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攒竹,能治目疼头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临泣,可治泪出。tT8中华典藏网

人迎(一名天五会)在颈下挟结喉旁一寸五分,大动脉应手,仰而取之。足阳明少阳之会。tT8中华典藏网

甲乙经曰∶挟结喉以候五脏气。禁灸。气府论注曰∶刺可入四分,过深杀人。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吐逆霍乱,胸满喘呼不得息,项气闷肿,食不下,针入四分。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耳鸣腰痛先此,后耳门及三里。tT8中华典藏网

水突(一名水门)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挟气舍上,内贴气喉。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逆上气,咽喉痈肿,短气喘息不得卧。tT8中华典藏网

气舍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挟天突边陷中,贴骨尖上有缺。刺三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逆上气,肩肿项强不能回顾,喉痹哽咽,食饮不下,瘿瘤。tT8中华典藏网

缺盆(一名天盖)在肩上横骨陷者中。为五脏六腑之道。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孕妇禁针。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喘急息贲,咳嗽,胸满水肿,瘰寒热,缺盆中肿外溃,伤寒胸中热不已,喉痹汗出。tT8中华典藏网

一曰主泻胸中之热,治与大杼、中府、风府同。tT8中华典藏网

气户在巨骨下,挟俞府两旁各二寸,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逆上气,胸背痛,支满喘急不得息,不知味。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此穴攻噎,若不愈,兼灸气海。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华盖穴,除胁肋痛有验。tT8中华典藏网

库房在气户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胁满,咳逆上气,呼吸不利,唾脓血浊沫。tT8中华典藏网

屋翳在库房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逆上气,唾脓血浊痰,身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淫泺,螈不仁。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至阴穴,治遍身风痒之疼多。tT8中华典藏网

膺窗在屋翳下一寸六分,巨骨下四寸八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满短气不得卧,肠鸣注泄,乳痈寒热。tT8中华典藏网

乳中当乳之中。微刺,禁灸。甲乙经曰。禁不可刺。气府论注曰∶刺灸之生蚀疮,疮中有清汁脓血者可治,疮中有肉若蚀疮者死。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胎衣不下,以乳头向下尽处,俱灸之即下。tT8中华典藏网

乳根在乳中下一寸六分,去中行四寸陷中,仰而取之。刺三分,灸三壮、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下满痛,臂痛乳痛,凄凄寒热,霍乱转筋四厥。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胸下满痛,上气喘急,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俞府,治气嗽痰哮。tT8中华典藏网

快捷方式云∶治忧噎。tT8中华典藏网

华佗明堂云∶主膈气不下,食噎病。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反胃吐食上气,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度。tT8中华典藏网

居家必用云∶灸咳逆。凡久病得咳逆,最为恶候。其法于乳下一指许,正与乳相直间陷中,女人即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炷如小豆许,灸三壮,男左女右,火到肌即瘥,不瘥则不可治。tT8中华典藏网

不容在第四肋端,幽门旁一寸五分,去中行二寸,对巨阙。甲乙经曰∶去任脉二寸,至两肘端相去四寸。按甲乙经曰∶腹自不容以下至气冲二十四穴,挟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诸书皆同。及考幽门则止去中行五分,是不容以下诸穴当去中行二寸,而诸云三寸者非,今悉改为二寸。刺五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腹满癖,胸背肩胁引痛,心痛唾血,喘嗽呕吐痰癖,腹虚鸣不嗜食,疝瘕。tT8中华典藏网

承满在不容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对上脘。刺三分,灸五壮。甲乙经云∶刺八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腹胀肠鸣,胁下坚痛,上气喘急,食饮不下,肩息隔气唾血。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夹巨阙相去五寸名承满,主肠中雷鸣相逐痢下,灸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梁门在承满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对中脘。刺三分,灸五壮。甲乙经作刺八分。孕妇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胁积气,饮食不思,气块疼痛,大肠滑泄,完谷不化,可灸七壮至二十一壮。tT8中华典藏网

关门在梁门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对建里。刺八分,灸五壮。一云五分、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积气胀满,肠鸣切痛,泄痢不食,走气挟脐急痛,疟振寒,遗溺。tT8中华典藏网

太乙在关门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对下脘。刺八分,灸五壮。一云五分、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心烦癫狂吐舌。tT8中华典藏网

滑肉门在太乙下一寸,天枢上一寸,去中行二寸,对水分。刺八分,灸五壮。一云五分、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癫狂呕逆吐血,重舌舌强。tT8中华典藏网

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挟脐旁二寸,去肓俞一寸五分陷中。大肠募也。刺五分,留七呼,灸五壮。拔萃云∶百壮。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针,孕妇不可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奔豚泄泻,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化,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寒疟,不嗜食,身黄瘦,女人瘕血结成块,漏下月水不调,淋浊带下。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久冷及妇人癖,小便不通,肠鸣泻痢,绕脐绞痛,灸百壮,三报之。又云∶吐血腹痛雷鸣,灸百壮。又云∶狂言恍惚,灸百壮。又云∶霍乱先下痢,灸二七壮,不瘥更二七壮,男左女右。tT8中华典藏网

标幽赋云∶治虚损。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水泉,治月潮违限。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治挟膝疼痛,腹中气块,久泻不止,虚损劳弱。可灸二十一壮。tT8中华典藏网

外陵在天枢下一寸,去中行二寸,对阴交。刺三分,灸五壮。甲乙经作刺八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tT8中华典藏网

大巨(一名腋门)在天枢下二寸,去中行二寸,对石门。刺五分,灸五壮。甲乙经刺八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小腹胀满,烦渴,小便难,疝,四肢不收,惊悸不眠。tT8中华典藏网

水道在大巨下三寸,去中行二寸。刺一寸五分,灸五壮。一曰刺八分半。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背强急酸痛,三焦膀胱肾气热结,大小便不利,疝气偏坠;妇人小腹胀痛引阴中,月经至则腰腹胀痛,胞中瘕,子门寒。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主三焦膀胱肾中热气,灸随年壮。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筋缩,专治脊强。tT8中华典藏网

归来(一名溪穴)在水道下二寸,去中行二寸。刺八分,灸五壮。一曰刺二分半。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奔豚九疝,阴丸上缩,入腹引痛,妇人血藏积冷。tT8中华典藏网

气冲(一名气街)在归来下,鼠溪上一寸,动脉应手宛宛中,去中行二寸。骨空论王氏注曰∶在毛际两旁,鼠鼷上一寸脉动处也。刺禁论王氏注曰∶气街之中,胆胃脉也。胆之脉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胃之脉挟脐,入气街中。冲脉所起。刺三分,留七呼,灸七壮。甲乙经曰∶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一云禁不可针。艾炷如大麦。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不得正卧,奔豚疝,淫泺,大肠中热,身热腹痛,阴肿茎痛;妇人月水不利,小腹痛无子,妊娠子上冲心,产难胞衣不下。一云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三里、巨虚上下廉同。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石水,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冲门,治带下产崩。tT8中华典藏网

东垣曰∶主血多诸证,以三棱针刺此穴出血立愈。tT8中华典藏网

髀关在膝上,伏兔后交文中。一云在膝上一尺二寸。刺六分,灸三壮。一云刺三分,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腰痛膝寒,足麻木不仁,黄胆,痿痹,股内筋络急,小腹引喉痛。tT8中华典藏网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正跪坐而取之。一云在膝盖上七寸,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状,因以此名。刺五分,禁灸。千金云∶狂邪鬼语,灸百壮,亦可五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脚气膝冷不得温,风痹,妇人八部诸疾。tT8中华典藏网

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一云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得之。刺三分,留七呼,禁灸。刺腰痛论注曰∶伏兔下陷者中,灸三壮。即此。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腰膝寒如注水,痿痹不仁,不得屈伸,寒疝小腹痛满,少气。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水肿大腹,灸随年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风市,能驱腿足之乏力。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膝痛阴市能医。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专治两足拘挛。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tT8中华典藏网

梁丘在膝上二寸两筋间。足阳明。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脚膝痛,冷痹不仁,不可屈伸,足寒,大惊,乳肿痛。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膝痛屈伸不得,可灸三壮、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犊鼻在膝髌下,骨上,骨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一曰在膝头下,近外窟解中。刺六分,灸三壮。一曰刺三分。刺禁论曰∶刺膝髌出液为跛。故刺此者不可轻也。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膝痛不仁,难跪起,脚气。若膝髌痈肿,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疗。若犊鼻坚硬,勿便攻之,先用洗熨而后微刺之愈。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善治风邪湿。tT8中华典藏网

三里(即下陵,出本输篇)在膝眼下三寸,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坐而竖膝低跗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所入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千金云∶灸二百壮至五百壮。一云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秋月不宜出血,恐土虚也。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胃中寒,心腹胀痛,逆气上攻,脏气虚惫,胃气不足,恶闻食臭,腹痛肠鸣,食不化,大便不通,腰痛膝弱不得俯仰,小肠气。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巨虚上下廉同。tT8中华典藏网

秦承祖曰∶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tT8中华典藏网

华佗云∶疗五劳七伤,羸瘦虚乏,瘀血乳痈。tT8中华典藏网

外台明堂云∶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心疼者,灸此穴及承山,立愈。以其中有瘀血,故泻此则愈。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三里内庭,治肚腹病妙。又身重肿,坐不欲起,风劳脚疼,灸五十壮,刺五分补之。又邪病大呼骂走,三里主之,名鬼邪。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饮食不化,癖气块吐血,腹内诸疾,五劳七伤,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太乙歌云∶兼束骨,刺治项强肿痛,体重腰瘫。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绝骨、三阴交,能治连延脚气。又治心悸虚烦。又兼水分、阴交,蛊胀宜刺。又合太冲、中封,治行步艰楚。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阴交,治中邪霍乱。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治气上壅。又兼阳陵、阴陵、申脉、照海,治脚气及在腰之疾。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治手足上下疾,亦治食癖气块。又云∶虚喘宜寻三里中。又胃中有积,刺璇玑,此穴功亦多。又气海专治五淋,又须针三里。又治耳内蝉鸣,腰欲折,须兼五会补泻之始妙。又云∶若针肩井须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又治腰连胯痛。又治脚肿脚痛,须兼悬钟、阳陵、阴陵、三阴交、太冲行气,并治指头麻木。又腕骨腿疼泻此穴。又兼风府,针度浅深,更寻三里,治膀胱气未散。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能却五劳之羸瘦。又云∶治冷痹。tT8中华典藏网

捷法云∶治食不充肌。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耳鸣腰痛先五会,后耳门、三里。又云胃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又云∶兼二间,治牙疼、头痛并喉痹。又云∶兼期门,治伤寒过经不出汗。tT8中华典藏网

四总穴云∶肚腹三里留。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除心胁痛,腹胀胃中寒,肠鸣并泄泻,眼肿膝胫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光全。增治法云∶治五劳七伤,腰痛不举,喉痹,胁间暴痛不得息,咳嗽多痰,足痿足热,腹中瘀血水肿,阴气不足,热病汗不出,喜呕口干,身反折,口噤鼓颔,胃气不足,闻食即吐,泄痢水谷不化,消渴,遗尿,失气,阳厥恶寒,头眩,小便不利,悉宜针灸。tT8中华典藏网

上巨虚(一名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寸,两筋骨陷中,举足取之。海论曰∶冲脉者,其输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大肠合。(上廉属大肠,下廉属小肠,出本输篇及邪气脏腑病形篇。)刺三分,灸三壮。甲乙经作刺八分。千金云∶灸以年为壮数。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足胫酸,骨髓冷疼,不能久立,挟脐腹痛,肠中切痛,飧泄食不化,喘息不能行,腹胁支满狂走。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下巨虚治同。tT8中华典藏网

条口在三里下五寸,下廉上一寸,举足取之。刺五分,灸三壮。甲乙经云∶刺八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足膝麻木,寒酸肿痛,趺肿转筋,湿痹足下热,足缓不收,不能久立。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冲阳、绝骨,治足缓难行。tT8中华典藏网

下巨虚(一名巨虚下廉)在上廉下三寸,两筋骨陷中,蹲地举足取之。巨虚下廉,足阳明与小肠合。又为冲脉下输。刺三分,灸三壮。一曰刺八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胃中热,毛焦肉脱,汗不得出,少气不嗜食,暴惊狂言,喉痹,面无颜色,胸胁痛,飧泄脓血,小肠气,偏风腿痿,足不履地,热风风湿冷痹,肿足跗不收,女子乳痈。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上巨虚同。tT8中华典藏网

丰隆在外踝上八寸,下廉骨外廉陷中。足阳明络,别走太阴。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头痛面肿,喉痹不能言,风逆癫狂,见鬼好笑,厥逆,胸痛如刺,大小便难,怠惰,腿膝酸痛,屈伸不便,腹痛肢肿,足清寒湿。tT8中华典藏网

太乙歌云∶兼上脘,刺心疼呕吐,伤寒吐蛔。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肺俞,治痰嗽。又云∶合涌泉、关元,可治尸劳。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专治妇人心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强间,治头痛难禁。tT8中华典藏网

解溪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足腕上系鞋带处陷中。一曰在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刺疟论注曰∶在冲阳后三寸半。气穴论注曰∶二寸半。甲乙经曰∶一寸半。足阳明所行为经。刺五分,留五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风气面浮,头痛目眩生翳,厥气上冲,喘咳腹胀,颠疾烦心,悲泣惊螈,转筋霍乱,大便下重,股膝肿。又泻胃热善饥不食,食即支满腹胀;及疗疟寒热,须兼刺厉兑、三里、解溪、商丘出血。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腹胀脚腕痛,目眩头疼,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商丘、丘墟,堪追脚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阳谷,治惊悸怔忡。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腹虚肿及足胫虚肿,灸之效。一传气逆发噎将死,灸之效。tT8中华典藏网

冲阳(一名会原,即仲景所谓趺阳也)在足跗上五寸,高骨间动脉,去陷谷二寸。足阳明所过为原。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壮。刺禁论曰∶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即此穴也。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偏风面肿,口眼斜,齿龋,伤寒发狂,振寒汗不出,腹坚大,不嗜食,发寒热,足痿跗肿;或胃疟先寒后热,喜见日月光,得火乃快然者,于方热时刺之,出血立寒。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条口绝骨,治足缓难行。tT8中华典藏网

陷谷在足大指次指外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足阳明所注为。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一曰刺三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汗不出,振寒疟,疝气少腹痛,或胃脉弦者,泻此则水准而胃气自盛。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水病,灸随年壮。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下脘,能平腹内肠鸣。tT8中华典藏网

内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足阳明所溜为荥。刺三分,留十呼,灸三壮。甲乙经云∶刺二分,留二十呼。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四肢厥逆,腹满不得息,恶闻人声,振寒,咽痛口,齿龋鼻衄,瘾疹,赤白痢,疟不嗜食。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主疗久疟不愈,并腹胀。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临泣,能理小腹之。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治腹膨,休迟。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十一穴云∶三里、内庭,治肚腹病妙。tT8中华典藏网

捷经云∶治石蛊。又云∶大便不通,宜泻此。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合谷,治寒疟面肿及肠鸣。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思食,耳鸣针便清。tT8中华典藏网

厉兑在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按本输篇曰∶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经脉、经筋等篇俱云中指。缪刺篇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络,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各一。据此诸篇之说,可见中指次指之间,皆阳明脉气所发也。足阳明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满水肿,热病汗不出,寒热疟,不食,面肿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发狂好卧,足寒膝膑肿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与隐白相谐,治梦魇不宁。tT8中华典藏网

[卷六经络(四)] 足太阴脾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脾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坞。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容、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tT8中华典藏网

隐白在足大指内侧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阴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腹胀喘满不得卧,呕吐食不下,胸中痛,烦热暴泄,衄血,尸厥不识人,足寒不得温,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小儿客忤惊风。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厉兑,治梦魇不宁。tT8中华典藏网

大都在大指本节后内侧骨缝,白肉际陷中。足太阴所溜为荥。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汗不出,不得卧,身重骨痛,伤寒手足逆冷,腹满呕吐闷乱,腰痛不可俯仰,四肢肿痛。凡妇人孕不论月数,及生产后未满百日,俱不宜灸。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治大便难,灸随年壮。又霍乱下泻不止,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兼横骨,治气滞腰痛不能立。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经渠,治热病汗不出。tT8中华典藏网

太白在足大指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阴所注为,即原也。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泻痢脓血,腰痛,大便难,气逆霍乱,腹中切痛,肠鸣,膝股酸,转筋身重骨痛。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治痔漏。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能宣导于气冲。tT8中华典藏网

公孙在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内踝前陷中,正坐合足掌相对取之。太阴络,别走阳明。刺四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曰∶留二十呼。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寒疟不食,痫气好大息,多寒热,汗出喜呕,卒面肿,心烦多饮,胆虚腹虚,水肿腹胀如鼓,脾冷胃痛。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腹胀心疼,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治肚疼,须兼内关相应。tT8中华典藏网

标幽赋云∶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tT8中华典藏网

拦江赋云∶兼照海,治伤寒四日太阴经,再内联关施截法。tT8中华典藏网

截法云∶治九种心疼;一切冷气;痰涎隔闷,胸中隐痛,脐腹胀满,气不消化;胁肋下痛,起坐艰难;泄泻不止,里急后重;胸中刺痛;两胁胀满,气攻疼痛;中满不快,翻胃吐食;气隔五噎,饮食不下;胃脘停痰,口吐清水;中脘停食,疼刺不已;呕吐痰涎,眩晕不止;心疟,令人心内怔忡;肝疟,令人气色苍苍,恶寒发热;脾疟,令人怕寒,腹中痛;肺疟,令人心寒惊怕;肾疟,令人洒淅寒热,腰脊强痛;疟疾,大热不退,或先寒后热,及先热后寒;疟疾,心胸疼痛;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疟疾,骨节酸痛;疟疾,口渴不已;胃疟,令人善饥而不能食;胆疟,令人恶寒惊怕,睡卧不安;黄汗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黄胆,遍身皮肤黄,及面目小便俱黄;谷疸食毕则头眩,心中拂郁;酒疸,身目俱黄,心中俱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女劳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以上凡三十证,先以公孙为主治,然后随证取各穴应之。tT8中华典藏网

商丘在内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后有照海,此穴居中,内踝下有横文如偃口形。tT8中华典藏网

足太阴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胃脘痛,腹胀肠鸣,不便,脾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气逆,喘呕舌强,脾积痞气,黄胆寒疟,体重肢节痛,怠惰嗜卧,骨疽痔疾,阴股内痛,狐疝走引小腹疼痛,不可俯仰。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脾虚腹胀胃脘痛,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解溪、丘墟,堪追脚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专治痔漏最良。tT8中华典藏网

三阴交在内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足三阴之交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妊娠不可刺。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病身重,四肢不举,飧泄痢血,癖脐下痛不可忍,中风卒厥不省人事,膝内廉痛,足痿不行。凡女人产难,月水不禁,赤白带下,先泻后补;小肠疝气,偏坠木肾肿痛,小便不通,浑身浮肿,先补后泻。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内踝上三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又主心中咳逆、泄注、腹满、喉痹、项颈满、肠痔、逆气、痔血、阴急、鼻衄、骨疮、大、小便涩、鼻中干燥、烦满、狂易、走气,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又云∶男女梦与人交泄精,三阴交灸五壮。喜梦泄,神良。又治霍乱手足逆冷,灸七壮,不瘥更七壮。又治劳淋,灸百壮,三报之。又痔疾刺入三分,亦主大便不利。又治气水,卵偏大,上入腹,灸随年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三里、绝骨,治连延脚气。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针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冷嗽宜补合谷,却须泻此穴。又云∶脚痛膝肿针三里,又须兼悬钟、二陵、三阴交、太冲引气,并治指头麻木。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兼合谷,治脾病血气。又云∶兼承山,治胸膈痞满,饮食自喜。tT8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云∶兼大敦,治小肠疝气。tT8中华典藏网

昔有宋太子善医术,出逢一妊妇。太子诊之曰∶是一女也。徐文伯亦诊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视之。文伯曰∶臣能针而落之。为泻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此穴,且能落死胎。tT8中华典藏网

漏谷(一名太阴络)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膝痹脚冷不仁,肠鸣腹胀,癖冷气,小腹痛,饮食不为肌肤,小便不利失精。tT8中华典藏网

地机(一名脾舍)在膝下五寸,内侧骨下陷中,伸足取之。一曰在别走上一寸,孔在膝下五寸。足太阴。刺三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胀,水肿不嗜食,精不足,小便不利,足痹痛,女子瘕。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血海,治妇人经事之改常。tT8中华典藏网

阴陵泉在膝下内辅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曲膝取之,与少阳经阳陵泉内外相对。tT8中华典藏网

一曰稍高一寸。足太阴所入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腹中寒痛,胀满喘逆不得卧,小便不利,气淋寒热不节,腰痛不可俯仰,霍乱疝瘕,遗尿泄泻,阴痛足膝红肿。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小便不通,疝瘕,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小便失禁不觉,刺五分,灸随年壮。又水肿不得卧,灸百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兼阳陵,治膝肿之难消。tT8中华典藏网

太乙歌云∶肠中切痛阴陵调。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治脚气。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治心胸满,兼承山饮食自思。又云∶脚痛膝肿针三里,又须兼悬钟、二陵、三阴交、太冲行气,并治指头麻木。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水分,能去水肿脐盈。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能开通水道。tT8中华典藏网

天星秘诀云∶若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tT8中华典藏网

血海(一名百虫窠)在膝膑上一寸内廉白肉际陷中。一云在膝内辅骨上,横入五分。刺五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带下,逆气腹胀,先补后泻。又主肾藏风,两腿疮痒湿不可当。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地机,治妇人经事之改常。又云∶兼冲门,治癖有验。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兼气海,疗五淋。tT8中华典藏网

箕门在鱼腹上,越两筋间阴股内廉,动脉应手。一云股上起筋间。甲乙经曰∶太阴内市。刺三分,留六呼,灸三壮。一云禁刺。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小便不通,遗尿,鼠鼷肿痛。tT8中华典藏网

冲门(一名慈宫)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文中动脉,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阴厥阴之会。刺七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中寒积聚,淫泺阴疝,妊娠冲心,难乳。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气冲,治带下产崩。又云∶兼血海,治癖。tT8中华典藏网

府舍在腹结下三寸,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甲乙经曰∶此脉上下入腹,络胸,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此太阴,三阴阳明支别。刺七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疝癖,腹胁满痛,上下抢心,积聚痹痛,厥气霍乱。tT8中华典藏网

腹结(一名腹屈。)在大横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三寸半。刺七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逆,绕脐腹痛,中寒泻痢,心痛。tT8中华典藏网

大横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脐,去中行三寸半。足太阴阴维之会。刺七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大风逆气,四肢不举,多寒善悲。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主多寒洞痢,四肢不举,灸随年壮。又云∶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文五十壮,在挟脐相去七寸。亦属此穴。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天冲穴,治反张悲哭。tT8中华典藏网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三寸半。足太阴阴维之会。刺三分,灸五壮。甲乙经云∶刺七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痛。tT8中华典藏网

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中,举臂取之。刺四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胁支满,咳唾逆气,饮不下,膈有水声。tT8中华典藏网

天溪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满喘逆上气,喉中作声,妇人乳肿贲痈。tT8中华典藏网

胸乡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胁支满,引背痛,不得卧转侧。tT8中华典藏网

周荣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刺四分,灸五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满不得俯仰,咳逆食不下。tT8中华典藏网

大包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及季胁端,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灌溉五脏。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胸中喘痛,腹有大气不得息,实则其身尽寒,虚则百节皆纵。tT8中华典藏网

[卷六经络(四)] 手少阴心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心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tT8中华典藏网

极泉在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中。刺三分,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心胁满痛,肘臂厥寒,四肢不收,干呕烦渴目黄。tT8中华典藏网

青灵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滑氏曰∶自极泉下循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两经之后,历青灵穴。甲乙经无此穴。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头痛目黄,振寒胁痛,肩臂不举。tT8中华典藏网

少海(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陷中。又云肘内大骨下,去肘端五分,肘内横文头,屈肘向头取之。手少阴所入为合。刺五分,灸三壮。一曰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寒热齿痛,目眩,发狂癫痫羊鸣,呕吐涎沫,项不得回,头风疼痛,气逆,瘰,肘臂腋胁痛挛不举。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主腋下瘰,漏臂疼痛,风痹瘙漏,屈伸不得。针三分,留七呼,泻五呼。tT8中华典藏网

席弘赋云∶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三里穴,治两臂顽木。tT8中华典藏网

灵道在掌后一寸五分。一曰一寸。手少阴所行为经。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心痛悲恐干呕,螈肘挛,暴喑不能言。tT8中华典藏网

通里在腕侧后一寸陷中。手少阴络,别走手太阳经。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头痛目眩,面热无汗懊,暴喑心悸,悲恐畏人,喉痹苦呕,虚损数欠,少气遗溺,肘臂肿痛,妇人经血过多,崩漏。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目眩头疼,可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疗心惊。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大钟,治倦言嗜卧。tT8中华典藏网

马丹阳云∶欲言声不出,懊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声平仍欠数,喉闭气难通,虚则不能食,暴喑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tT8中华典藏网

阴(一曰手少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当小指之后。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鼻衄吐血,失音不能言,霍乱胸中满,洒淅恶寒,厥逆惊恐心痛。tT8中华典藏网

标幽赋云∶止盗汗,治小儿之骨蒸。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二间,能疏通寒栗恶寒。又云∶兼后溪,治盗汗之多出。tT8中华典藏网

神门(一名兑冲,一名中都)在掌后锐骨端陷中,当小指后。手少阴所注为。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一云七壮。炷如小麦。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疾心烦,欲得冷冻饮料,恶寒则欲就温,咽干不嗜食,惊愦心痛少气,身热面赤,发狂喜笑,上气呕血吐血,遗溺失音健忘,心积伏梁,大人小儿五痫证,手臂挛掣。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治癫痫失意。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同上脘,治发狂奔走。tT8中华典藏网

少府在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直劳宫。手少阴所溜为荥。刺二分,灸三壮。一曰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久不愈,振寒烦满,少气,胸中痛,悲恐畏人,臂酸肘腋挛急,阴挺出,阴痒阴痛,遗尿偏坠,小便不利。tT8中华典藏网

少冲(一名经始)在手小指内侧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壮。一曰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火炎上,眼赤,血少呕吐血沫,及心痛冷痰少气,悲恐善惊,口热咽酸,胸胁痛,乍寒乍热,臂内后廉痛,手挛不伸。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可治心虚热壅。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曲池,治发热。tT8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云∶此为十井穴,凡国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满,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及此穴,使气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tT8中华典藏网

[卷六经络(四)] 手太阳小肠经穴tT8中华典藏网

小肠经穴歌tT8中华典藏网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于小指设,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入听宫。tT8中华典藏网

少泽(一名小吉)在手小指外侧端,去爪甲角一分陷中。甲乙经曰∶在小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中。手太阳所出为井。刺一分,留二呼,灸一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心烦咳嗽,螈臂痛,颈项痛不可顾,目生翳,及疗妇人无乳,先泻后补。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耳聋不得眠,刺小指外侧端近甲,入一分半补之。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治妇人乳肿。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肝俞,可治攀睛。tT8中华典藏网

灵光赋云∶除心下寒。tT8中华典藏网

乾坤生意云∶此为十井穴,凡国中风卒暴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棱针刺少商、商阳、中冲、少冲及此穴,使气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tT8中华典藏网

前谷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手太阳所溜为荥。刺一分,留三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汗不出,疟癫疾,耳鸣喉痹,颈项颊肿引耳后,咳嗽目翳,鼻塞吐衄,臂痛不得举,妇人产后无乳。tT8中华典藏网

后溪在手小指本节后,外侧横文尖上陷中,仰手握拳取之。一云在手腕前外侧,拳尖起骨下陷中。手太阳所注为。刺一分,留二呼,灸一壮。一云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疟寒热,目翳鼻衄耳聋,胸满项强癫痫,臂肘挛急,五指尽痛。tT8中华典藏网

神农经云∶治项强不得回顾,脾寒肘疼,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专治时疫疟。tT8中华典藏网

拦江赋云∶专治督脉病癫狂。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环跳,治腿痛。又云∶偕劳宫,可治消疸。又云∶同阴,治盗汗之多出。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治头顶痛立安。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十一穴云∶兼列缺,治胸项有痛。tT8中华典藏网

一传治早食午吐,午食晚吐,灸此左右二穴九壮立愈。tT8中华典藏网

捷法云∶疗手足挛急,屈伸艰难,手足俱颤,不能行步握物,颈项强痛,不能回顾,腮颊红肿,咽喉闭塞,水饮不下,心肺二经热病,双蛾喉痛,肺与三焦热病,单蛾咽肿,上下牙两颊疼痛,牙关紧急不开,颈项红肿,耳聋气痞疼痛,耳内或鸣或痒或痛,雷头风,眩晕,呕吐痰涎,肾虚头痛,头重不举,肝厥头晕,及头目昏沉,偏正头风疼痛,两额颅眉角疼痛,太阳痛,头项拘急,痛引肩背,醉后头风,呕吐不止,恶闻人言,眼赤痛,冲风泪下不已,破伤风因他事触发,浑身发热,癫狂。以上凡三十余证,先以后溪主治,后随证加各穴分治之。tT8中华典藏网

腕骨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阳所过为原。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项肿,寒热耳鸣,目出冷泪生翳,狂惕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疟疾烦闷,头痛惊风螈,五指掣挛。凡心与小肠火盛者,当泻此。浑身热盛,先补后泻;肩背冷痛,先泻后补。tT8中华典藏网

玉龙赋云∶又兼中脘,治脾虚黄胆。tT8中华典藏网

通玄赋云∶腕骨祛黄。tT8中华典藏网

阳谷在手外侧腕中,锐骨下陷中。手太阳所行为经。刺二分,留三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癫疾发狂,妄言左右顾,热病汗不出,胁痛项肿,寒热耳聋耳鸣齿痛,臂不举,小儿螈舌强。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侠溪,治颔肿口噤。tT8中华典藏网

养老在手外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手太阳。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臂酸痛,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上下,目视不明。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天柱,治目视ktkt。tT8中华典藏网

张仲文传灸治仙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艰难,及筋挛脚痹不可屈伸。tT8中华典藏网

支正在腕后外廉五寸。手太阳络,别走少阴。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五劳癫狂,惊风寒热,颔肿项强,头痛目眩,风虚惊恐悲忧,腰背酸,四肢乏弱,肘臂不能屈伸,手指痛不能握。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飞阳,可治目眩。tT8中华典藏网

小海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向头取之。手太阳所入为合。刺二分,留七呼,灸五壮、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肘臂肩颈项痛,寒热,齿根肿,风眩,疡肿,小腹痛,五痫螈。tT8中华典藏网

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后陷中。刺五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伤寒寒热,颔肿耳鸣耳聋,缺盆肩中热痛,风痹手足不举。tT8中华典藏网

俞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手足太阳阳维阳跷之会。刺八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臂酸无力,肩痛引胛,寒热气肿酸痛。tT8中华典藏网

天宗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刺五分,留六呼,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臂酸疼,肘外后廉痛,颊颔肿。tT8中华典藏网

秉风在肩上,天外小骨,举臂有空。手太阳阳明手足少阳之会。刺五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痛不可举。tT8中华典藏网

曲垣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应手痛。刺五分,灸三壮。甲乙经曰∶十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臂热痛,拘急周痹。tT8中华典藏网

肩外俞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与大杼平。刺六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肩胛痛,发寒热,引项挛急,周痹寒至肘。tT8中华典藏网

肩中俞在肩胛内廉,去脊大椎旁二寸陷中。刺三分,留七呼,灸十壮。甲乙经作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咳嗽上气,唾血寒热,目视不明。tT8中华典藏网

天窗(一名窗笼)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刺三分,灸三壮。甲乙经作刺六分。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颈瘿肿痛,肩胛引项不得回顾,颊肿齿噤,耳聋喉痛暴喑。tT8中华典藏网

千金云∶狂邪鬼语,灸九壮。瘾疹,灸七壮。tT8中华典藏网

天容在耳下曲颊后。刺一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瘿气颈痈,不可回顾,不能言,齿噤耳鸣耳聋,喉痹咽中如梗,寒热胸满,呕逆吐沫。tT8中华典藏网

颧(─名兑骨)在面骨下廉,锐骨端陷中。手少阳太阳之会。刺二分,禁灸。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口面赤目黄,眼不止,肿齿痛。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大迎,治目眩妙。tT8中华典藏网

听宫(一名多所闻)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刺三分,灸三壮。tT8中华典藏网

主治失音癫疾,心腹满,耳内蝉鸣耳聋。tT8中华典藏网

百证赋云∶兼脾俞,能祛心下之悲凄。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

tT8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