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要诀
作者:伍守阳猜你喜欢的书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系眼科书。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国栋(字维藩)刊于1644年(崇祯17年)。卷首介绍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23则; 卷一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论、目为至宝论、钩割针烙宜戒慎论、内外二障论等;卷2论病因病机,内容录自《原机启微》;卷3~6介绍眼病症侯,述其证因治法,兼论小儿目疾,眼科针灸等。此书将眼病分为19类、108症,收载三百余眼病方,论前附有歌括,便于记诵。书中又介绍金针拨障术,钩、割、针、烙、点、洗、敷、吹等眼病外治法以及用药宜忌。书中又绘图说明多种外科器械,更载有煮针法,对术前洗眼、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有记载。最后附“眼科针灸要穴图象”,定针灸适应症为13症,介绍常用穴位30穴,又附各类眼药的配置方法。此书系综合各家名著编纂而成,内容录自《龙木论》、《证治准绳》、《原机启微》等,同时也参以作者家传眼科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故此书不失为一本综合性眼科专著。现有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新版本。
玄要篇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观点,重视元气与真息,强调水火阴阳升降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强调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首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牺牲之庐舍”;“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附篇为《三丰先生辑录》,节录了白玉蟾(紫清)、陆西星(潜虚)、李西月(李涵虚)等人的内丹名言,各有特色。
先秦诸子系年
又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钱穆著。作者认为过去人们考论诸子年世,不免三病:“各治一家,未能贯通,一也;详其著显,略其晦沉,二也;依据史籍,不加细勘,三也。”(《自序》)于是广采各种资料,上溯孔子生年,下及李斯卒年,对前后二百年间先秦诸子世年及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考辨。称其所用的方法,先考定《史记·六国年表》,对先秦列国世系加以核定,“别为《通表》,明其先后,前史之误,颇有纠正,而后诸子年世,亦若纲在网,条贯秩如矣。”然后对先秦间诸贤、学士,均为之缉逸、征坠、辨伪,并加以排比联络,使其生平出处、师友渊源,一一条贯。再次,考儒墨两学为先秦诸家发端,由此分源别派,使诸家之学交互融洽,旁通曲达,以明学术流变之迹。全书分为四卷:卷一考孔门儒家及相关人物,为先秦学术初盟期,首考孔子生年,终《孔门传经辨》;卷二当儒墨已分,为先秦学术酝酿期,首考墨子生年,终《老子杂辨》;卷三考晋、楚、魏列国诸子,首考商鞅生年,终屈原,为先秦学术之磅礴期;卷四首考齐湣王在位之年,终《诸子攟逸》,为先秦学术之归宿期。共一百六十三篇。后附《先秦诸子系年通表》及《考辨索引》、《书名人名索引》。该书是研究先秦诸子事迹和思想极为重要的参考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初由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出版。1956年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增定本。1985年中华书局据增定本影印。
九经古义
十六卷。清惠栋(详见《新本郑氏周易》)撰。此书所解,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十经。其中《左传》六卷后更名《左传补注》刊版别行,只存其九。所谓“古义”,是指汉儒专门训诂之学得以考见于当时者。栋作此书,搜采旧文,相互参证,原原本本,可称精核,其价值在王应麟《诗考》、郑玄《周易注》之上。但因栋爱博嗜奇,不能割爱,有个别地方显得牵强附会,或者征引旁文、无关训诂,为例不纯。现存有手稿本、乾隆潮阳县署刻本,乾隆刻贷园丛书本、清刻本、清蒋光弼刻省吾堂四种本。
圆觉经近释
圆觉经近释,六卷,明通润述。
法华经大成
法华经大成,十卷,清大义集并序,张希良序,卷首为始末提纲悬谈经题弘传序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