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举要
作者:徐镛
内科著作。清徐玉台撰。六卷。玉台名镛,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清代医家。撰有《儒门游艺》等。本书成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卷一六经合论,论述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泻心汤、五苓散等方剂应用。卷二时邪合论,论述四时感症、时疫、霍乱等病。卷三杂证合论,论述偏枯、咳嗽、反胃等内科杂证。卷四治法合论,论述脏腑经络病的治则。卷五古今方补注,对苍术白虎汤、玉女煎等三十二方加以注解。卷六玉台医案,介绍常见病的治验。本书内容丰富,论证析理多采张仲景、李东垣等历代名家之说,并有徐氏卓见,所附医案且能发人深省,足资临床参考。有《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八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徐镛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柏斋集
诗文集。明何瑭(1474—1543)撰。十一卷,文十卷, 诗一卷。嘉靖己酉(1549)郑王所刻。其论学以格致为 宗,这一思想集中在《送湛若水序》中,谓:“甘泉以存心 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 良知之说,而瑭独以躬行为本。卷首有贾待问序,嘉靖二十八年(1549)郑王序等序文。卷一为讲章、奏疏等,卷二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诗(其前有嘉靖四年自序)。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一卷、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撰。案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曰,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五季多故,隐於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著《山水诀》一卷。汤垕《画鉴》亦曰荆浩山水为唐末之冠,作《山水诀》,为范宽辈之祖。则此书本名《山水诀》。此本载詹景凤王氏《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後,赋体数更,而自汉及唐,未有无韵之格。此篇虽用骈辞,而中间或数句有韵,数句无韵,仍如散体,强题曰赋,未见其然。又以浩为豫章人,题曰豫章先生。益诞妄无稽矣。别有《笔法记》一卷,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案《唐书·艺文志》载荆浩《笔法记》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山水受笔法》一卷,沁水荆浩浩然撰。今检记中称石鼓岩前遇一叟,讲授笔法。则陈氏所记乃其本名,《唐志》所载乃省文呼之,王氏《画苑》所注又後人改名也。二书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以相传既久,其论亦颇有可采者,姑录存之,备画家一说云尔。
隋炀帝海山记
小说。佚名撰。二卷。上卷原题下注曰“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原题下注曰“记登极后事迹”。鲁迅认为系编者所加,收入《唐宋传奇集》时删去。本编上卷写炀帝自出生至杨素扶他有国,继文帝位后,营造宫苑,奢侈淫乐的宫闱生活。下卷写炀帝东幸,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从多方面揭露炀帝独断专行,谏诤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野,逼民造反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批判和认识意义。有《古今说海》、《古今逸史》本《说郛》节删本。为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录。
粤词雅
词论著作。近代潘飞声著。一卷。专论历代广东词人词作,以清人为主,论词尚典雅。作者以粤人身份,记集粤人之词及有关之事,凡二十六则。因作者拟辑录岭南六家词,即崔与之(菊坡)、刘镇(叔安)、李昴英(文溪)、赵必(秋晓)、陈纪(景元)、葛长庚(如晦),故此书所记多六家之事,间或录其词,尤以葛长庚为多。此书初见龙沐勋所编《词学季刊》,有《词学季刊》本和《词话丛编》本。
闽川闺秀诗话
清代诗歌史料著作。4卷。梁章钜撰。书中论及福建女诗人103人,其中卷1录38人,卷2录29人,卷3录15人,卷4录21人。体例上逐人分条记述,分别录其姓名、字号、籍贯、婚配,列其诗集或代表诗作,并简述其诗歌特色。所录诗人风格多样。有慷慨激昂,于香奁中不可多得者;有藻丽凄清,蕴藉委婉者;亦有颇具古风,俊逸萧洒者。卷1和卷2多录旧时诗人,材料大半出自《福建通志》、《闺秀正始集》、《国朝诗别裁集》及一些地方县志。卷3为作者家族众女子专卷,其家中的名媛淑女,包括作者的母亲、叔母、妻子、胞妹、女儿、儿媳等,皆有诗名。卷4所录诗人多与作者同时,或为其远亲后辈,或为其友人妻眷,记叙亦较详细。有《二思堂丛书》及《香艳丛书》等本。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翔实,感情深挚,文笔淳厚。许寿裳笔下的鲁迅,不是神,而是人,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另一方面,他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习惯的人是不一样的,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特别所以稀少,因为稀少所以我们需要鲁迅。许寿裳是最能理解鲁迅的同时代人,鲁迅的伴侣许广平在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回忆之文,非师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