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食炁金匮妙录
作者:京黑先生京黑先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云梦断忆
陈白尘作。三联书店1984年1月出版。这是作家于1982年赴美期间写就的一本回忆“文革”期间“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共八篇。获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作家“触动十年动乱某些伤痕之处”,本意是为了思索十年动乱的根源。因而,这本集子虽写的是些零碎的对于“干校”生活的“断忆”,却努力透过那个年代各色人等音容笑貌的回想,对放牧鸭群的描述,对日常起居、住行、探亲的追忆,表达对那场浩劫的满腔憎恶,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友爱的向往,以及对法西斯专制主义的义愤。云梦位于湖北,古为泽国,“文革”中为文化部干校所在地。作者以此为空间背景,细致地回忆、抒写了人生旅途上一段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历。如所居的无门茅舍的被盗,当鸭倌与鸭群同乐同悲,被打成“黑帮”的经历,对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的慨叹,无不于自嘲中透出辛酸,于风趣中透出凄婉,于诙谐中透出愤懑。在写法上,由于阅历的丰富及思想的深邃,已绝无情节和景色的堆积,而是运用刚健浑厚的杂文式笔法,常从一事、一人、一景生发开去,使纵横之笔上升到理性的境界。信笔抒写,如行云流水,漫不经心,却令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伤寒心镜
一卷。金常德(生卒年不详)撰。常德字仲明。镇阳 (今地不详)人。早年习文,后弃文攻医,从师于张子和。曾参与整理张子和所著 《儒门事亲》,且摭《儒门事亲》之遗著 《治法心要》。此书又名《张子和心镜别集》、《伤寒心镜别集》。书中载有七篇论文,论述伤寒双解法、发表、攻里、寻衣撮空、伤寒六经传足经不传手经、亢则害承乃制等内容,论述通俗易懂,多所发挥,基本上为刘河间、张子和之说。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宣统元年 (1909)上海千顷堂石印 《河间六书》 单行本。
行军掉队记
掉队以后,我们,一共是五个人,在这荒山中已经走了四个整天了。我们的心中,谁都怀着一种莫大的恐怖。本来,依我们的计划,每天应该多走三十里路,预料至多在这四天之内,一定要追上我们的部队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打了折扣,四天过了还没有追上一半路程。彷徨,焦灼……各种各色的感慨的因子,一齐麇集在我们的心头。五个人中间,只有我一个人有一枝手枪——一枝土式的六子连——其余的四个人,差不多都只靠着我这枝东西保护。
汰存录纪辨
《汰存录》清黄宗羲撰。明末历史笔记,一卷。明夏允彝有《幸存录》,颇多持平之论,如谓“东林中亦多败类。攻东林者亦间有清操”。黄宗羲门户之见甚重,站在复社的立场上,深诋其书,为东林党辩解。作者《汰存录序》:“余见近人议论,多有是非倒置者,推原其故,大略本于夏彝仲。彝仲死难,人亦遂从而信之。岂知其师齐人张延登,延登者,攻东林者也,以延登之是非为是非,其倒置宜矣。独怪彝仲人品将千秋并存,此录则其为玷也大矣,谓之不幸存录可也。”《仪礼·士丧礼》:“祝淅米于堂。”汉郑玄《注》:“淅,把也。”“弛”为“汰”本字。把有洗涤义。《汰存录》意即将《幸存录》污垢涤除。谢国桢“晚明史籍考”著录黄撰“汰存录”外,又著录巢鸣盛“汰存录纪辨”(未注明版本)一种。今查覈是编与吴江薛凤昌辑“梨洲遗著彙刊”本“汰存录”内容同,惟前多巢撰“原序”。而此序据谢考係採自花朝生“甲申朝市小记”所收,显非原编所有。可异者,巢序首冠“原序云”,而黄撰“自序”则冠以“原按云”,似又与薛辑略异。巢序为“幸存录”辨日:‘此殆非夏子之言,其为小人附会之言也。…即无“汰存”可也’。
华严经要义
华严经要义 (2005年8月27-9月4日讲于上海沉香阁),在大乘经典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本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华严经》在历史上被判为“一乘顿教”,所以一般称为“经王中之王”,由此可见《华严经》的重要性。《华严经》共有三种翻译,现在比较盛行的《华严经》是唐朝实叉难陀尊者翻译过来的,一共八十卷、三十九品,有四万五千颂,将近七十万字,一般称作《八十华严》,卷帙很浩瀚。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
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