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文泉子集
一名《刘蜕集》。唐刘蜕撰。6卷,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刘蜕为桐庐人,官至中书舍人。所叙爵里不同,或疑是别一刘蜕,尚不得而知。是集前有《自序》说:“自褐衣以后,辛卯(87)以前,收其微词属意古今上下之间者为内外篇,复收其怨抑颂记婴于仁义者杂为诸篇焉,物不可以终杂,故离为10卷。离则名之不绝,故授之以为文泉”。其书不传。明崇祯十三年(1640)闽人韩锡所编仅1卷,系从《文苑英华》等书采出,非其旧帙存本。在此之前,天启四年(1624)吴馡于携李僧寺得桑悦藏本,考索同异,重新编成6卷付梓。是集有序、书、论、铭等体50余篇。刘蜕在《献南海崔尚书书》中说他因时著书满10卷,还有旧役刺书1卷,杂歌诗2卷。可见散佚实多,此集仅十之三四。有《四库全书》本、《别下斋丛书》本、《湖南丛书》本和《丛书集成》本。
国文教学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部以国文教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论文集。朱自清著,开明书店1945年4月出版。收朱自清的八篇论文:《部颁大学“中国文学系科目表”商榷》、《论大学国文选目》、《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论教本与写作》、《论朗读》、《剪裁一得》和《写作杂谈》。这些文章内容涉及到国文教学的目的、教材、教法和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集中论述教学的技术方面。著者认为:“五四”以后的国文教学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地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文教学的质量。该书以他们多年教学的切身经验和潜心研究的丰富成果对国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版时的一则广告评论其“各篇中有谈原则的,有谈方法的,都根据他们的经验而写下来,绝没有漫无实用的浮辞。……他们谈教学,是双方兼顾的,关于教的该怎样教,学的该怎样学,都有论及,也不象有些人那样老站在老师的立场说话。因此,不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帮助。”由于深广地论述了语文教育问题,该书历来受到语文教育史研究者的重视,可称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天史
史籍。清初丁耀亢撰。十卷。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岁贡。历任容城教谕、惠安知县等职。此书系作者取历代书籍中有关“吉凶由人事”之类编纂而成。书成后,有钟羽正为之作序。旧列入史部杂史类。另著有《出劫纪略》、《续金瓶梅》等书。《天史》取材于《左传》、《史记》、《汉书》、《纲目》、二十一史,记载了战国至宋代195件历史事实,是丁耀亢于明崇祯六年完成的一部野史著作。
尚书精义
五十卷。宋黄伦(生卒年不详)撰。伦字彝卿,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进士及第,授左承务郎。该书遍取前人《尚书》说解,依经文胪列,若有异同,则诸说并存,不加论断。每条首列张九成之说,似本九成《尚书详说》而推广之,其书虽嫌庞杂泛滥,然其搜集之功,盖不可没。书中所引杨绘、顾临、周范、李定、司马光、张沂、上官公裕、王日休、王当、黄君愈、颜复、胡伸、王安石、王雱、张纲、孔武仲、孔文仲、陈鹏飞、孙觉、朱震、苏洵、吴孜、朱正大、苏子才等诸家《书》注,均已久佚,赖此书得存其一二。该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六卷,原本久佚,库书从《永乐大典》录出,析为五十卷。惜《永乐大典》所载犹有缺遗,此书旧貌已无从恢复。今存本有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此外尚有经苑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华严经持验记
亦称《历朝华严经持验记》,简称《华严持验记》。佛教感应集。清周克复纂。一卷。收录自古印度龙树菩萨至明代谭贞默之母共四十九人传持《华严经》的神异事迹。大多数人物事迹后附有所引书名,多取材于唐慧英的《华严经感应传》和明袾宏的《华严经感应略记》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