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作者:董宿
奇效良方

全名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方书。明董宿撰。六十九卷。宿,四明 (今浙江宁波) 人。正统间为太医院使,治验丰富,擅长本草。编有《试效神圣保命方》。后经方贤编定,改是名。刊于明成化六年(1470)。广集明以前历代验方七千余首。将临床各科方剂,按病证治则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十四门。门下分类,每类均先论后方,详述各方用法,纲目清楚,条理分明,深受后世医家推重。同时,还论述针灸整骨等治法,可供临床参考。有明正统刊本,成化七年(1471)太医院刊黑口本,正德六年(1511) 书林刘氏日新堂刻本。

章节列表

升序↑

董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龙川别志

龙川别志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据其自序称,《略志》10卷,共40条,《别志》4卷,共47条,南宋以来传本或分或合,卷数极为分歧,今通行本《略志》仍为10卷,《别志》则为2卷,条数也均与自序所言不合,已非原本之旧。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太上正一盟威法箓》,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间。道教传说乃汉末太上老君传授天师张道陵。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书中辑录早期天师道符箓十四种,其中部分符箓又见于《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但文词繁简有所不同,盖系不同传本。各种符箓内容格式大体相似,皆列举神将吏兵之名额、符图、神像,以及受箓盟词信仪,用于召神驱鬼,保护身家。

岳归堂新诗

岳归堂新诗

诗集,五卷,谭元春撰,所收诗作大约作于1621年后。谭元春,明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友夏。天启举人。好诗文,与钟惺辑《唐诗归》、《古诗归》,改变后七子独称盛唐诗之风,有竟陵派之称。著有《谭友夏合集》、《谭子诗归》等。

南宋馆阁录

南宋馆阁录

10卷,又续录10卷。陈骙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 (1132) 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与权臣韩侘胄议事多不合,出知婺州。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告老。卒谥文简。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淳熙中,骙长蓬山,与同僚录建炎以来事为此书,李焘为之序。”根据本书内容,可知其载事年代为宋高宗建炎元年 (1127) 至孝宗淳熙四年(1177)。全书分沿革、省舍、储藏、修纂、撰述、故实、官秩、廪禄、职掌九门,对宋代典故、法令记载颇详,是研究南宋职官及政治体制的重要著作。此书在明以前已经窜乱残阙,完本已不多见。惟有《永乐大典》本稍为完具。清代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本参考其他各本加以校刊,补其缺漏三十一条,订正舛误一十六条。对与《宋史》歧互处亦加以注释,以作为参考。但《永乐大典》中仍缺沿革一门,无法再补,实为本书一大损失。现存有《四库全书》本和 《武林掌故丛编》本。

吕著中国通史

吕著中国通史

《吕著中国通史》是我国二十世纪初期著名史学家吕思勉一部史学论著。该书系抗日战争期间吕思勉为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纂写而成,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上册,下册受当时条件限制于1944年出版。以该书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探讨吕思勉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不仅对于我们把握吕思勉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探讨其断代史、专门史与通史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当今史学大众化和展望21世纪中国通史撰述在形式和内容的更好表述等方面具有必要性,而且通过对其研究,总结吕思勉通史撰述的成就,有助于分析和总结20世纪新型中国通史在体裁、体例方面的创新成就,进而分析体现在通史编纂与撰述中的历史观的变化和发展,展示通史撰述对于中国史学的重要意义。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导引品第一,佛于祗园,放舌相光,照十方界。东方执志通慧菩萨,与五万菩萨来集。佛叹其德。次有菩萨,名曰最胜。请问法要?佛具答之,先明初住法。 留化品第二,明二住法。空观品第三,明三住法。色入品第四,明四住法。了空品第五,明五住法。根门品第六,明六住法。广受品第七,明七住法。座上诸大声闻,皆悉号泣。童真品第八,明八住法,授最胜记,敕令现相。定意品第九,明九住法。菩萨成道品第十,明十住法。灭心品第十一,神足品第十二,恭敬品第十三,勇猛品第十四,碎身品第十五,大意与华严十定品同。身入品第十六,辩才品第十七,权智品第十八,化众生品第十九,三道灭度品第二十,乘无相品第二十一,等慈品第二十二,法界品第二十三,道智品第二十四,授九万众生,十一那术天人,皆于中阴成佛。身口意品第二十五,一切菩萨,各各说菩萨慧。梦中成道品第二十六,菩萨证品第二十七,解慧品第二十八,三毒品第二十九,问泥洹品第三十,四梵堂品第三十一,梵天请品第三十二,梵天嘱累品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