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原始

作者:李中立
本草原始

本草类著作。明李中立撰。十二卷。中立字正宇,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攻举子业,考中进士,曾任大理寺评事等官职。博学多才,兼通医理,尤精于本草。此书撰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书中将药物以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为序分为十部。共载药物五百种。每品均以大字详其药性,主录《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原文,酌录诸家本草之言。对药物的名实、性味、产地、形态等详加考证,对药材的优劣详加辨析。又记药物的采收季节,药用部分,修制方法等,并绘有药材实物图谱,较为逼真。是书为我国较早的一部药材学专著,书以袖珍本刊行,便于携带,流传较广。有明万历四十年雍丘李氏刊本,清翠筠山房刊本,一九二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李中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钥匙

钥匙

《钥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由教授和妻子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作者试图在暗潮汹涌的四角关系中刻画人性之不解与多变。《钥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小说全篇由教授和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两部日记有鲜明而扭曲的共同特点——日记本是隐私的,但男女主人公记日记初始就希望对方能够读到,所以时不时流露出为对方而写的心态。他们既希望对方能够揣测自己的隐蔽欲望,又不希望对方猜到后给予明确的反应。谷崎润一郎将四人多角关系的暗潮汹涌、心计伪装描写得淋漓尽致,试图揭示人的欲望亦创造亦毁灭的双面性。

黄华集

黄华集

金代诗文别集。8卷。王庭筠撰。王庭筠喜爱黄华山景物,居于此地10年之久,自号“黄华山主”。据《金史》本传,他有文集40卷,但原本久佚。近人金毓黻辑录王庭筠佚文,重新编次为《黄华集》,并将其刊入《辽海丛书》之中。本集卷首有《黄华集叙目》,目录之后有金毓黻写于甲戌(1934)十月的识语。卷1为文6篇,卷2为诗(包括断句4则),卷3为词,卷4为家集(收有王遵古、王万庆的诗文8篇),卷5为记事,收录有王庭筠及其祖父、父子等亲属的传记资料,卷6为题识,卷7为杂记,卷8为年谱。书后附有亡佚诗文篇目、引用书目。本集虽为8卷,但仅卷1—3为王庭筠作品,其余5卷均为附录。本集是现在传世的王庭筠诗文及有关研究资料的汇辑,内容颇为丰富完备。卷8的王庭筠年谱是金毓黻所撰,系年精确,考辨详明,比如元好问《中州集》说王庭筠享年47岁,《金史》从之;但元好问在《王黄华墓碑》中又说享年为52岁。对此,金氏取52岁之说,并就两说作了考证。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原不题撰人。据卷末后记,应为北宋道士张承先所撰。《通志‧艺文略》已着录此书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宜称道士受《灵宝五老赤书真文》之日,应依法祭醮,以招降天真,以后三年一醮,三醮而止。本篇即张承先所撰醮祭招真仪法。篇内详叙招降灵宝五帝灵官,请神灵侍卫护身之法。

偶像

偶像

《偶像》,连载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出师表》,1941,11/1---1943,3/28。1944年重庆南京新民报社初版单行本。小说描写了正处于50岁左右年龄的丁古云,一位正经的“老古董”,追求女学生,最终却被被蓝、夏两个女人诈骗的故事。蓝、夏两人审时度势,为了钱财,利用男性好色软弱的特点,诈骗了一个又一个,最终在乱世过上了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尚可的生活,讽刺意味极为强烈。故事的细节刻画得很生动,尤其是在人物心理的变化上,是一贯的张恨水的风格。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

《慈禧及光绪宾天厄》,记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病危及死后葬事。所述虽来自传闻及西方报道,但言语平实,较少夸张,有一定史料价值。据《满清野史丛书》本标点整理。

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

明张居正撰。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 (今属湖北) 人。明代著名政治家。隆庆时,为首辅,万年初年,神宗年幼,国事均由他主持。是书即为万历元年 (1573),朱翊钧 “初登大宝”,张居正 “采摭前代君人治迹……可劝戒者”,并 “各因事绘图系之” (该书序言) 以备御览的。书中远溯唐虞,下讫汉、唐、宋,共编辑唐尧、虞舜、夏禹、商场、周文武、宣王、汉高、汉文、汉武、汉昭、汉宣、汉成、汉光武、汉明、汉昭烈、唐太宗、唐玄宗、唐肃宗、唐宣宗、唐宪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多位帝王的事迹百余条,内容包括任贤图治、感谏勤政、面斥佞臣、遣归方士、不受贡献、焚香读书、敬爱母教、不喜珠饰、后苑观麦、轸念流民等117条目。其中有一些有关宫廷的资料,可为研究者参考。因是书是给年幼的皇帝专门编写的,因此不但选、撰精心,而且又深入浅出,加上图文并茂,可作为启蒙读物,辨古知今,增长知识。是书前有隆庆六年 (1567) 进疏一篇,说明善为阳为吉,恶为阴为凶,故取尧舜以来善可为法志八十一事 (数用九九),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 (数用六六)。《四库全书》将是书收入《史部·史评类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