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鉴
作者:杜文燮杜文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袖中锦
一卷。宋太平老人撰。《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谓,“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着名氏。其书杂钞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曹溶不考,误收入《学海类编》。”全面否定此书。今检其书,共记天下第一、三出、岭南节、峡州三子、京妇美陋、二妙、四禁、知酒法、老人十拗、带子之人、少见三儿、四事不可久恃、古所不及、盗有三畏、唐畿尉六道、四妖、仕宦三还、四忌、鸡有五德、易为美、仕宦五瘴、五绝、三贱、三荐等二十四事。天下第一条谓:“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磁、浙漆、吴纸、晋铜、西马、东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简寂观苦笋、东华门把鲊、京兵、福建出秀才、大江以南士大夫、江西湖外长老、京师妇人,皆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不见他书记载,是重要经济文化资料。其他有关民俗记载,亦可广见闻,并非一无可取。今传本主要有《格致丛书》、《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居家必备》等丛书本。
温公琐语
蔡确鞫相狱,朝士被系者,确令狱卒与之同室而处,同席而寝,饮食旋溷,共在一室。置大盆于前,诸家馈食者,羹饣卞饼饵,悉投其中,以杓搅匀而分饲之。累旬不问,幸得其问,无罪不承(张宜甫云)。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唐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用于醮祀上清仙箓、灵宝真文、八景五法、六甲秘符、正一盟威箓等道教符箓书中出现的神真仙灵、将官吏兵、玉童玉女等大小神灵,旨在「荐诚于天地,祈福于冥灵」,外消灾厄,内镇五脏,使人早成神仙。其醮仪程序有设坛、斋洁、入户祝、发炉、出灵官、请官启事、送神真、小户祝、醮后诸忌等十三节。从本篇醮仪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第一设立坛位, 第二洁坛解秽, 第三入户祝, 第四发炉, 第五出灵官, 第六请官启事, 第七送神真, 第八敕小吏神, 第九内官, 第十覆炉, 第十一送神颂, 第十二出户祝, 第十三醮后诸忌。从设坛位开始,中经请神送神直到醮后诸禁忌都有明确规定,从中可见唐代道教醮仪的一般情况。 此书为作者编录整理的道教坛醮著作,对研究唐道教斋醮仪式有一定参考价值。
唐太宗入冥记
唐代变文。敦煌话本小说之一。作者佚名。见敦煌写本斯二六三○《唐太宗入冥记》残卷,原无题,依王国维、鲁迅拟题。其中故事据初唐《朝野佥载》卷六之唐太宗入冥故事发展,但已与原故事大为不同。相传太宗入冥感到“杀人数广,昔日享福,今受罪犹自未了”,再无“生路”,“忧心若醉”。但他遇到了鬼判官崔子玉,此人在阳世任辅阳县尉,当家有五百口人,跃马肉食,全是皇帝所赐。当阎王叫他推勘太宗寿命长短时,他想这是一件“祸事”,“若勘皇帝命绝”,怕他回到长安杀自己一家五百口人,而太宗又怕崔子玉揭他老底,不让还阳,结果双方假公济私,进行一项交易。判官先给太宗加五年寿,太宗除保他全家,又封崔子玉为蒲州刺史,又赐库钱二万贯。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二卷,唐智周述,又云成唯识论方志,存卷上。
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于此深经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佛在灵山。与五百比丘,六万菩萨俱。舍利弗说偈叹安乐德。佛放身光集众。观文殊而微笑。文殊启问,佛唱经名。阿难请说,佛赞许之。文殊启问,佛为说六度及六三昧。次明欲入此经,如入虚空。六十增上慢比丘欲从座去,舍利弗留之,更请问佛,佛为解释,令大众获益。增上慢者得证,于是文殊重问云何学,云何行,云何住,云何修进?佛以偈答,次明信解者得二十功德,并说往古金刚幢菩萨,以咒疗众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