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象数论

作者:黄宗羲
易学象数论

《易》学著作。明末黄宗羲撰。六卷。前三卷主要论《易》象,后三卷主要论《易》数。作者认为,易学“至京房、焦延寿而流为方术,至陈抟而岐入道家”,后世学者为宋儒“象数”之言所迷惑,不明本原。自序称:“《易》广大无所不备,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说,而《易》之本义反晦。世儒过视象数以为绝学,故为所欺。今一一疏通之,知其于《易》本了无干涉,而后反求《程传》,亦廓清之一端。”前三卷论《河图》、《洛书》、先天、方位、纳甲、纳音、月建、卦气、卦变、互卦、筮法、占法,附所著《原象》为内篇,全部是关于象的论述;后三卷论《太玄》、《乾凿度》、《元包》、《潜虚》、《洞极》、《洪范》数、《皇极经世》等

猜你喜欢的书

罗丹论

罗丹论

《罗丹论》是里尔克初到巴黎为探究罗丹的雕塑艺术而写的一本艺术评论专著。里尔克在罗丹身边多年,以其细腻的观察和诗人的笔触撰写了这部关于罗丹其人其艺术的论著,成为艺术史上的一部杰作。梁宗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法语教育家于一身的翻译家,也是法国象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旗手。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

短篇小说是海明威最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众多短篇中的一个男主角,这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从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又成为士兵、复员军人、作家和父亲——这个过程与海朗威本人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亦步亦趋,清晰地凸现为海明威作品中一长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个,之后在海明威各个长篇中出现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历史。关于尼克· 亚当斯的故事《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因此被认为是可以独立成书并极具自传性的小说集。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共24篇,系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中译本。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

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作者钱基博,1935年版,书中考镜源流、缕述变迁、介绍版本,尤其可贵的是指出书的具体读法,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经典,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

中国宋代官方编修的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武备日见废弛,在对夏战争中又屡遭失败。仁宗赵祯恐将帅“鲜古今之学”,遂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命曾公亮、丁度等同加编定,历时三年半成书。仁宗亲制序文冠于篇首,于庆历八年(1048)刊行。南宋绍定四年(1231)重刻,均不传。现有明弘治、正德间的复宋本及嘉靖本,清《四库全书》本以及明清抄本等多种。另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明刊本。该书“凡军旅之政,讨伐之事,经籍所载,史册所记,祖尚仁义,次以钤略,至若本朝戡乱边防御侮计谋方略,咸用概举”。该书共40卷。前集20卷,分制度15卷,边防5卷。前者重在论述选将料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水战火攻、武器装备等用兵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常识。后者介绍了边防各路州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军事要点等。

史记四库本

史记四库本

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著。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此外有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是清朝后期较好的本子。四库本《史记》系根据殿本《史记》抄写而成,分为正文、索隐,正文为司马迁所著原文,其中“楮少孙曰”是司马迁以后汉元帝时期的楮少孙所写。索隐为唐代司马贞所作,其包括节录《竹书纪年》的记载以佐证或互见。对地理名词、典章制度和语句音意的解释等。四库本《史记》正文前还有有清高宗(乾隆帝)御撰的序和四库馆臣所作的《四库全书提要·史记》。

江南野史

江南野史

北宋龙衮撰。此书专记南唐事,旧来著录多入载记类。宋初人记载南唐史事的著作是最为丰富的,五代十国的其他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宋初撰录南唐史事的有6家,仅举今天尚存于世的来说,就有郑文宝的《江表志》、陈彭年的《江南别录》、作者佚名的《江南余载》以及龙衮的《江南野史》。北宋末至南宋初更出现了马令和陆游两家颇具规模的《南唐书》。南唐偏安一隅,传闻异辞较多,因此这些众多的撰著都各有其参考价值。《江南野史》一书,宋代各家书目都著录为2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还说全书共有84篇传文,但明清以来传本都只有10卷,传文也只剩下34篇。此书虽不用记传之名,但实为纪传之体,其情形类似陈寿《三国志》中的吴志和蜀志。该书第1卷为先主李昪传,第2卷为嗣主李璟传,第3卷为后主李煜传,第4卷以下才是臣僚的传记,共有宋齐丘等引人的传,像韩熙载,冯延巳这样的名臣都未见其传,估计是已经亡佚了。另外王明清《挥麈后录》说此书有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的传,今本也未见,当亦在亡篇之中。此书所记南唐事,以出自故老传闻者居多,其中自不免有传闻失实之处,宋人书中曾对其有所纠正,但本书在诸家记南唐史事的书中时代较早,亦有为它书所不及处,如孙晟林文肇等传就与新旧《五代史》颇有异同,可资参考。后来马令和陆游两家《南唐书》均有不少内容采自此书。此书有《四库全书珍本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