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伤疾患
〔自学时数〕2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异物入目的处理原则。
2.掌握撞击伤目的证候和治疗。
3.掌握真睛破损初发的处理方法及辨治。
4.了解紫外线、红外线灼伤的临床表现。
5.掌握酸、碱烧伤的急救措施。
眼的外伤疾患是指眼部组织因意外引起的伤害而言,临床统称眼外伤。常见的致伤因素,有机械性与非机械性两大类:前者如撞击伤目、真睛破损等;后者如强光伤目、酸碱烧伤等。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及预后与致伤因素、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及时合理处理与否有关。眼部外伤疾患的特点可概括为五:
1.眼居高位,前部暴露于外,做工时往往注视被敲打处高速、旋转的物体,故而易被此类物体损伤。
2.眼珠构造精细,组织脆嫩,功能复杂,受伤后不易修复,有些组织修复后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态和功能。如黑睛、瞳神、睛珠等组织受伤,轻者影响视力,重者可致失明。
3.眼珠内脉道幽深细微,内含真气、真血,即使轻微损伤,也可伤气伤血,使气滞血瘀而阻隔神光。
4.致伤物体大多污秽,受伤处易被污染,特别是黑睛、神膏,因无血络分布,抗邪能力较低,易被风毒侵袭,而出现严重证候。
5.因两眼气血经脉相通,一眼受伤,特别是真睛破损,有时尚可影响健眼。若治不及时,可致双目失明。
外伤的原因十分复杂,损伤部位及症状轻重亦无一定,五轮皆可受伤,或一轮独重,或连及两轮三轮,甚至有五轮俱伤的。一般以水轮、风轮损伤最重,气轮次之,血轮再次之,肉轮最轻。就损伤程度而言,眼珠无穿破者较轻,穿破或有突出者较重。其预后,轻者易治而预后多良,重者难治且易生恶变,甚或导致失明。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眼外伤,在防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证处理眼外伤病人,要详细询问病史、自觉症状,了解致伤物的性质、形态,然后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应注意受伤部位,有无穿孔和异物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法:除风益损。
方例:除风益损汤〔170〕。
(2)外邪侵入,热毒炽盛:
证候:创口污秽浮肿,白睛红赤,神水不清,黄液上冲,甚则脓攻全珠,寒热头疼,或珠软如绵,视力全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例:犀角地黄汤〔240〕合五味消毒饮〔29〕。
2.外治:
(1)受伤早期,重在处理伤口;可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患眼,清除一切污物。创口表面如有异物存在,宜滴用局部麻醉剂(1%的卡因溶液)后细心除去。如创口小,对合良好,又无眼內组织脱出者,可不必缝合,如伤口较大宜仔细分层缝合;如神膏脱出伤口之外,应予剪除;若睛珠嵌于伤口,应充分清除。
(2)术前术后均可滴用黄连眼药水〔5〕。
(3)必要时滴用扩瞳剂。
(4)根据伤情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国际单位,以防破伤风。
(5)伤眼宜行包扎。
3.手术:眼珠严重损坏,眼内容物脱出较多,视力完全丧失,或珠内灌脓,眼珠赤痛或珠软如绵,无治愈希望者,可考虑手术摘除伤眼;如眼内有异物存留,特别是金属异物,应及早手术取出。
(四)临证权变
受伤早期,出血不多者,服用清热平肝、祛风散邪的石决明散〔48〕亦可。疼痛较剧者可加用七厘散〔9〕冲服。
伤眼有化脓趋势或已经化脓者,若伴发热恶寒等全身证候,病情较重者,可改服普济消毒饮〔227〕;若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之证,当服用眼珠灌脓方〔220〕。
患眼牵损者,可参考瞳神紧小、云雾移睛视瞻昏渺、青盲等证辨证论治。
〔调护〕
1.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强烈震动。
2.每日更换敷料,细心观察伤口情况,直至愈合。
3.忌辛辣烟酒,以免生热助火,加重病情。
〔文献摘录〕
《目经大成•物损真睛》:“此泛言目忽被金木、打伤、跌伤,迫在轮廓之甚者,初患必赤肿疼涩,……稍瘥,始现伤痕,或黄或白。白者害迟,黄者速而险,有赤障头疼,症必变。……其为尖细之物所触,浅小可治,若伤大而深,及内损神膏,外破神珠者,纵然急治免得枯凸,明终丧尔”。
强光伤目
由强光照射引起的目赤疼痛、羞明流泪和视力障碍的病证,称为强光伤目。早在北魏高僧宋云的《行纪》中已载因雪光盲眼之事,谓:“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亦将“雪山巨睛视日”列为丧明原因之一,告诫应预防强光导致目病。
伤目的强光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等。凡对环境中的紫外线、红外线防护不够,或直视强光,如太阳光、电弧光、乙炔焰及熔化的玻璃、钢铁等,均可伤人眼目。所以在现代从事电焊、气焊及玻璃厂、钢铁厂的工人和旁观者;直接观看日蚀,或长期暴露接触冰川、雪地、沙漠、海面等眩目耀眼环境的人,发生本病较多。后者又称雪盲。
〔病因病机〕
1.直接观看日蚀,或无日蚀而仰视太阳;
2.长期暴露在高山、冰川、雪地、沙漠、海面等反射阳光较强的环境中;
3.从事或观看电焊、气焊、炼钢、熔制玻璃等工作而防损不够;
4.水银灯下拍摄电影及从事光疗的医务人员防护不够。
上述诸种情况均含过强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因光属阳属火,过强则能灼伤眼目,使暴露于外的眼睑、白睛、黑睛甚至瞳神发生损害。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强光伤目的诊断和辨证,应根据病史和临床证候进行分析。被电焊、气焊等白色强光灼伤者,损伤多在外眼。一般在4〜8小时发病。被光照后,患者初感眩耀眼花,个别患者出现涩磨不适,羞明视昏。4〜8小时后证候加剧,出现目晕,羞明流泪,碜涩疼痛,胞睑红肿,紧闭难睁,每于夜半及凌晨因剧痛而就诊。此时检查患眼,可见睑内红赤,气轮赤丝满布,或兼抱轮红赤,白睛外膜浮壅,风轮似有云雾隐隐。此为紫外线灼伤所致。若长期反复照射,目外神水被铄,可致胞睑赤烂,白睛涩痛,黑睛混浊等,以致造成视力障碍。
被熔化的玻璃、钢铁等红色光线灼伤者,病变多在内眼。患者先有耀眼感觉,接着出现云雾移睛、视物易色、或岀现眼前闪光。发病24小时以后上述症状消失,但可遗留眼前正中的阴影,导致视力障碍。长期反复被伤,睛珠被灼,亦可混浊而变生如银内障。此为红外线灼伤,目内脉络瘀滞,真精被耗而然。
太阳光所含紫外线和红外线均强,所以目窍被日光灼伤,前述两类证候均可发生。一般被高山、冰川、雪地、沙漠、海面等环境中反射的太阳光灼伤者,多为紫外线伤;瞻视太阳而被灼伤者,多为红外线伤。
(二)论治要点
急则治标,疼痛剧烈者以止痛为主。痛止后则着重清热养阴、活血散瘀,以恢复视力为主。
(三)常见证治
(1)紫外线灼伤:
证候:眼痛剧烈,牵连头部亦痛,胞睑红肿紧闭,强睁则热泪如汤,睑内红赤,白睛混赤,或白珠外膜水肿浮壅,或兼黑睛混浊。
治法:止痛、清热、润燥。
处理:局部滴用0.5〜1%的卡因眼液1〜3次(注意不可多滴,以免影响组织修复),再改用新鲜人乳或牛奶滴眼,均有缓解红赤疼痛之功。此外,针刺治疗亦有卓效,可选用局部按揉匹白穴,或针刺合谷、睛明、风池、瞳子髎、攒竹、翳明、丝竹空等穴,每可于1〜2分钟内痛止睑开。病情重者,也可结合服用1〜2剂祛风清热汤剂,如银翘散〔222〕、驱风散热饮子〔125〕之类。
(2)红外线灼伤:
证候:羞明,视物易色,眼前闪光,云雾移睛,视物昏渺,或有小片状阴影遮隔神光。
治法:清热养阴,活血散瘀。
方例:加减四物汤〔81〕疏散瘀邪,清利头目。全方有养阴血、清邪热、活血散瘀之功,红外线灼伤者,耐心服用,可有较好疗效。
(四)临证权变
紫外线灼伤在疼痛缓解后,一般红退肿消,无后遗证。个别损伤严重者,可遗留黑睛翳障,当参照聚星障、花翳白陷辨证论治;反复被伤而形成睑弦赤烂、白涩证、赤丝虬脉等证者,又当参照有关章节予以治疗。
红外线灼伤形成的如银内障,可参照前“如银内障”的内容辨证论治。
〔调护〕
1.电气焊、玻璃、钢铁工人及在雪地、冰川、高山、沙漠、海上工作的人员,应戴适当的防护眼罩。
2.勿无端视日,观察日蚀应戴防护镜。
酸碱烧伤
酸碱对眼部组织的烧伤是最常见的化学物质腐蚀伤。受伤的程度与预后,取决于酸碱的性状、浓度、量的多少、接触时间的长短,以及受伤后紧急处理的措施是否合理等因素。如果酸碱的浓度高,入眼量多,接触时间长,每易出现严重后果,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甚至毁坏整个眼珠。
〔病因病机〕
1.常见的酸性伤主要是由硫酸、盐酸、硝酸以及某些有机酸所引起。酸溶于水,接触眼组织后,低度的酸溶液仅引起局部刺激;而高浓度者与眼组织接触后,即与表面组织结合而凝固,不向纵深渗入。因此,酸烧伤比碱造成的损害相对较轻;但若浓度甚高,接触时间长,同样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毁坏眼珠。
2.常见的碱性伤主要有石灰、氨水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物质既溶于水,又溶于脂肪,接触眼组织后,除与组织蛋白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之外,还可使组织脂肪溶解,以致碱性物质能继续向组织深部渗透和扩散,进一步发生破坏作用,造成比酸性伤更为严重的后果。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酸碱进入眼内,轻微者仅见灼热刺痛,畏光流泪,白睛红赤,黑睛混浊等。重者则伤眼剧烈疼痛,强烈畏光,热泪如泉,白睛外膜红赤壅肿甚至坏死,黑睛广泛混浊坏死,甚至风轮穿破,伤及深部组织(特别是碱性伤),可出现黄液上冲,瞳神紧小、干缺,睛珠混浊,甚至眼珠萎陷。
(二)辨证要领
本病的辨证,关键是根据病史,辨明伤眼物质的性质。酸、碱烧伤的临床区别是:酸性伤创面较浅,边界清楚,不扩大加深,伤后数日与受伤当时无明显差别,坏死组织容易分离脱落,眼内组织反应较少、较轻;碱性伤创面较深,边界不清,且易继续扩大加深,伤后二三日与受伤当时比较,明显加深扩大,坏死组织不易分离,眼内反应较多且较重。
(三)常见证治
(1)不论酸碱,在受伤当时,均应争分夺秒,就地取大量清水进行急救冲洗,如自来水、井水、河水等均可。冲洗越早、越彻底、预后越好。最好的方法是将眼部浸泡在缸水中,睁开或拉开眼睑,头部左右摆动,眼睛不断开闭及转动,浸洗约10分钟。切忌用小量水冲洗,以免扩大烧伤范围。眼内残存的固体物质,应彻底清除。急救处理后,再进行中和冲洗,具体如下:
(2)酸性烧伤,可用2〜3%小苏打溶液作中和冲洗。病情重者可用20%磺胺嘧啶钠溶液1ml(即2ml、0.4g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半支射)注于白珠外膜之下。
(3)碱性烧伤,可用2〜3%硼酸液作中和冲洗。病情重者可再用抗坏血酸注射液50〜100毫克注射于白珠外膜之下,每天1〜3次。
(4)石灰伤不可作上述中和冲洗和注射。应先予0.37%依地酸二钠溶液冲洗,接着用1〜2%浓度的依地酸二钠滴眼。
(5)局部均需频点人乳泡黄连溶液或鲜牛奶,或用鲜鸡蛋清频频点眼。
(6)内服药物,初期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祛风止痛为主。可选黄连解毒汤〔212〕,犀角地黄汤〔240〕加减。后期以退翳明目为主,内服消翳汤〔176〕加玄参、麦冬、丹参、红花、石决明等。
后期还可外点八宝眼药〔12〕。
〔调护〕
1.患眼应以眼垫包封,以防感受邪毒;
2.忌食辛辣以免加重病情。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异物入目的处理原则。
2.简述撞击伤目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论治要点。
3.试述撞击伤目的外治法。
4.详述真睛破损初发的伤眼处理方法。
5.真睛破损如何辨证论治?
6.紫外线。红外线灼伤的临床表现如何?
7.试述酸碱烧伤后的急救措施。
8.详述中和冲洗的方法和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