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竹堂集验方

作者:姚思仁
菉竹堂集验方

方书。明姚思仁撰。六卷。思仁字善长,又名罗浮山人,嘉兴 (今属浙江) 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 《律例解》、《救荒全书》 等。历官四十余年,利用公余之暇,抄录方书,搜集散失于民间之秘方,参以己见,分别门类,编撰成书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卷一,分固精、种子、妇人诸门; 卷二,分小儿、诸风、痰火、须发诸门; 卷三,分眼目、咽喉、牙齿、咳嗽、心气、脾胃、安神、蛊胀诸门; 卷四,分疟疾、痢疾、下部、扑跌、火疮、瘰疬、杨梅疮诸门; 卷五,分乳痈、肿毒、臁疮、痔漏诸门; 卷六,分腋气、杂科、伤寒、黄疸诸门。共分三十门。载方约六百五十首。包括临床各科病证。选方以验方为主,多为屡试有效之方。可供临床参考。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 重刊本。

姚思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张庄僖文集

张庄僖文集

文集。 明张永明(1499—1566)撰。五卷。永明字钟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擢南京刑科给事中。连劾张瓒、严嵩等。官至左都御史。永明素清谨,以整饬纲纪为己任。卒谥庄僖。是集约六万四千字。含疏四卷,家训、语录、志铭、杂著一卷。其文多涉时政大事,如《劾严嵩交通郭勋》等,以平实朴实,不尚雕琢见长。有《四库全书》本。

陈文纪

陈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沈炯以外,唯江总所传稍多。此编兼其陈,隋诸作,割并于陈,以足卷帙,未免有违史家;但梅鼎祚既取南北朝文通为编次,以成系列,倘缺其一代,则源流始末有所未详,是以不得已之变例。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简称《伤寒标本》。伤寒类著作。金刘完素撰。二卷。完素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已著录。上卷载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复、食复共四十六种杂证。下卷则集麻黄、桂枝五十二方。书中反映出刘氏学术思想和治疗外热病的体会,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如以凉膈散、天水散、益元散等方治疗外感热病表证,黄连解毒汤、三一承气汤治疗里证,以双解散、通圣散为表里双解之剂,“其言实超出乎朱奉议之上,然亦大变仲景之法者也。”是书对研究《伤寒论》和刘完素学术思想有一定价值。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刘河间伤寒六书》本。

包身工

包身工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夏衍作。刊于1936年6月《光明》第1卷1号,广州离骚出版社1938年6月出版,启明书局1945年11月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再版,曾收入多种文选及课本中。本文是一篇反映旧社会工人阶级生活的报告文学。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有两千多名穿着破衣烂衫专门替别人制造衣料的、被老板们叫着“猪猡”的女工,她们的正式名字叫“包身工”,大部分是贫苦农民的女儿,年龄都在十七、八岁。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管理包身工的工头)的老板。每年,特别是遇到水旱灾害,“带工”们就到家乡或灾区,用能把一根稻草说成金条的嘴巴,游说那些无力抚养、又不忍心饿死自己子女的农民,把他们的孩子骗进工厂。“包身契”规定:期限3年。期限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听天由命。进了工厂,包身工过的是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的地狱般的悲惨生活。一间七尺宽的工房里挤住着十七、八个人,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每天的定食是两粥一饭。所谓的粥和饭,里面只有较少的秈米、锅焦、碎米,较多的是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的渣粕。就是这样的粥每人每顿也只能分到稀稀的一碗。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老板的,她们的工资就是老板的利润,每天除了12小时的强体力劳动,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身体衰竭得不能走路,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子象弓一样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一二·八”以后,东洋纱厂大批的产业工人被解雇,而对包身工这种特殊的廉价劳动力的需要却突然增加起来。全上海30家东洋纱厂的48000多工人里面,包身工就占一半以上。这些厂里拆包、弹花、钢丝等工种,在本国都是男工做的。而在上海,他们竟毫无顾忌地把这些女性不能胜任的工作强加到包身工身上,而她们的工资还不及男工的三分之一。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报告文学,是在白色恐怖下写成的。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残酷压榨、迫害中国工人的罪行,警告那些殖民主义者:“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共三卷,台州守一集,成书年代不详。在《佛祖统纪》、《释氏稽古略》、《释鉴稽古略续集》等著作中,以及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年中(1237-1240)的《释门正统》中都没有提及。《律宗会元》全文共分为十门:诸文原教门、诸文观法门、诸文心境门、诸文戒法门、诸文戒体门、诸文戒行门、诸文戒相门、诸文持犯门、诸文悔罪门、诸文三归门。它虽然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与贡献,但却是对迄宋为止的律宗思想理论的一种提纲挈领的总结,可称为律宗的入门教科书或普及性读本。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略称教诫律仪。又作行相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条录新学沙弥应遵奉之律仪。凡二十三章四六五条。卷首有自序,谓研钻义学之盛,诸善律仪渐趋废颓,然护持正法阐敷遗教,不能不重律规,故作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