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花

作者:佚名
罂粟花

《罂粟花》(又名《鹦粟花》、《通商原委演义》) 版本:光绪三十三(1907)年自印本。二十五回。 叙述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签下南京条约的始末。

猜你喜欢的书

春醪集

春醪集

梁遇春著。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3月初版。收入随笔体散文并文学论文、作家评传共13篇作品。题名“春醪”,见自序所引《洛阳伽蓝记》游侠语:“不畏张弓拔刀,但畏白堕春醪。”作者虽觉得“我们年青人都是偷饮了春醪,所以醉中做出许多好梦”,但仍愿陶醉在人生的幻梦里,“高举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表述了一种在愤世的感伤中积极探索人生的执着与悲壮。集内文章多以博闻强识为根基,注重独立思辩、敢于标新立异,努力阐发自己对知识、对人生的新颖见解。如开篇《讲演》即表示不迷信中外名人的讲演,主张由个人率性读书悟得智识学问;《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反对吃后悔药,相信要深悟人生滋味,非肯定“过去”的独立价值不可;《醉中梦话(一)》不同意胡适关于写作的观点,《“还我头来”及其他》反对人云亦云,力主用自己的头脑思维,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提出“在我们青年旁边想用快刀阔斧来取我们的头者又大有人在”,“所以‘还我头来’是我的口号。”作者一反流俗,好做翻案文章。如因感慨于人们热衷讨论人生观而无结论,便提出探讨“人死观”的问题(《人死观》);鉴于人们喜欢恭维绅士君子,偏著文盛赞与君子相反的“流浪汉”(《谈“流浪汉”》);人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他提出“春朝”一刻值千金(《“春朝”一刻值千金》);人说悲哀之可悲,他则说“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更可悲(《“失掉了悲哀”的悲哀》)。即使在收入本集内的几篇文学论文如《文学与人生》、《文艺杂话》中,也体现了这种独抒己见、发人之所未能发的特点。《查理斯·兰姆评传》则道出了作者膺服英国随笔作家兰姆并深受其影响的创作思想根源。文笔坦率快捷,渗透着睿智才华,但由于涉世毕竟不够深广,故立论阐发亦有偏狭之处。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原题朱棣等撰。书成于明永乐中。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分三篇:其一为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御制〈灵济官碑〉。内称明成祖于病中得二神默佑,施以灵符妙药,使成祖病愈,故册封二神号曰「洪恩真君」,并敕有司大新庙宇,祭祀二神,以答谢神恩。 其次为〈二真成仙〉,概述二神事迹。二神即五代南唐国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兄弟。二王皆宽仁忠孝。好善志道,镇守金陵有功,民间立祠祭之。据说二人仙去后为斗中都水使者,默佑下民,有救济水旱火蝗之灾及治病嗣续、卫国却敌诸般灵异,感天帝诰封其兄为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弟为九天玉阙昭灵博济真人。明成祖又加封二神真君尊号,并于京师立行祠以祀之。 其三〈保奏真君文〉,乃道士王某所撰。从文中所述可知《正统道藏》所收八篇洪恩灵济真君斋仪,皆为王某编撰。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撰人不详。书中有「真一子(彭晓)金丹歌」,似出于五代以后。一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铅汞成丹之术。据称此术出自葛玄、郑隐、葛洪,后由无名氏传崔黄冠,崔传授西方仲成,仲成授戴道亨,道亨授杨旭兄弟。书中所述丹法称作「二因四变」。二因即炼丹所用真铅、真汞二药,「雄曰真铅,雌曰真汞」。四变即炼丹中四次变化:一变名就胎借矾、二变名阴质阳胎、三变名六神伏尸、四变名朱髓换形。其炼丹程式大致为:将雄铅雌汞二药配合中宫,入釜火养,于十二时中分寅、申、巳、亥四次行火,炼至七日而成宝。据称人服之可长生,「鸡餐成凤,蛇化为龙」。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是一本普及读物,于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陆续在两本《杜牧诗选》上做了补充修改,又另纸写就了新增的诗注。其后,这些内容均未及出版。此次编校,即据此加以整理。先生在改写前言的一条注释时说:“关于杜牧卒年,有不同的说法,详本书末拙撰《杜牧卒年考》。”为此,特将《杜牧卒年考》作为“附录二”收入此书,尽管先生的补改本后记中未曾提及。(《杜牧卒年考》乃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樊川诗集注》时先生为其撰写的附录。先生还为此书撰写了前言,落款时间是“一九六二年三月”,附录的写就时间应该与之相近。)

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第十一卷近代前篇(上下册)》本书叙写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一段历史。上册包括文献资料和研究概况;历史基本线索的综述;典章制度的变革及经济、文化学术、科技、艺术等的发展演变。下册为人物传记,共收入35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文字畅达、持论公允,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学术研究水平。

金刚经新异录

金刚经新异录

金刚经新异录,一卷,明王起隆辑著并序,佚名序(尾缺),内题皇明金刚经新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