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作者:朱鼎臣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明代神魔幻化长篇小说。又名《观音出身南游记传》,《南海观音全传》,《观音传》,《南海观音菩萨出身香山修行》。4卷25(或26)回。朱鼎臣编。传世有明焕文堂刊本。卷1题《新锲全像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内封题《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署“南州西大午辰走人订著”,“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浑城泰斋杨春荣绣梓”,上图下文。清嘉庆十年(1805)大经堂刊本,题《南海观音全传》,亦署“南州西大午辰走人订著”。嘉庆二十四年维新书局本。以上3本均为25回。叙南海观音菩萨修行成仙的历程。云其本为西域王婆伽三个女儿之一,名妙善。执意不赘嫁,专心念经,又到白雀寺修行。她不怕豺狼虎豹的威胁,忍受各种苦累活计的折磨,真心感动了玉帝,分派诸神代劳和保护。西域王为逼女儿出寺,火烧白雀寺,将妙善绑赴法场。因有玉帝保护,刀砍刀断,枪戳枪折。前半部叙述观音坚心修道,矢志不移的故事;后半部叙述观音及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文字简略粗疏,但在民间颇有影响

朱鼎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路吉阿诺斯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无神论者,讽刺散文作家。其作品思想敏锐、文笔生动、辛辣而又不失幽默,在古代备受推崇,对后世亦影响很大,恩格斯称之为〝古代的伏尔泰〞。 〝他把辩论术应用于对话,这本是哲学家的用法,有如柏拉图的著作也采用这种方法,可是在他的对话里所讲的却不是哲理,而是日常小事,这便成了一篇短小的喜剧了。他又采用历代喜剧家,如阿里斯托法涅斯,墨南德洛斯,赫洛达斯,以及墨尼波斯的手法,造成他的特殊的讽刺对话。〞 周作人在1962-1965年翻译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诸神对话》、《海神对话》、《死人对话》、《妓女对话》等20篇作品,可认为此书是周译的最高成就。

一片阳光

一片阳光

林微因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但篇篇来自心灵的深处,散发着悠悠诗意与脉脉情理,流荡着纯真的美质—诗性美。其诗性美在情感方面体现为真诚,细腻;在精神方面体现为智性,坚韧;在语言方面体现为流丽,诗意,画意美。

梦幻居画学简明

梦幻居画学简明

画学论著。清郑绩著。五卷。分凡例及论山水、论人物、论花卉、论翎毛、论兽畜等。提出“画虽小技,当究用笔用墨,炼形炼意,得气得神”。就山水画的述古、论形、论忌、论笔、论墨、论景、论意、论皴、论树、论泉、论界尺、论设色、论点苔、论远山、论题款、论图章等基本技法入手,强调“形象乃为画学入门之规矩也”,然后,才能谈“从有法归无法”。又从述古、工笔、意笔、逸笔、尺度、点睛、肖品诸方面,论及人物画,指出“写山水点景人物,以山水为主,人物为配”;而“写人物补景山水,则以人物为主,山水为配”。强调在一幅画中,或意笔,或工笔,不应有“一幅两家”的现象,认为“此近俗流弊”,“殊不合法”。又以述古、树木、草木、藤本等论花卉,提出“写花草,不徒写其娇艳,要写其气骨”。强调“色墨并用,工意兼全”、“练笔毋失花情,写生善用墨气”。以述古、山禽、水禽,论翎毛,在叙述传统基本方法之后,指出“须平日多看生鸟,胸有成见,执笔乃得传神也”。以兽类、鳞虫论兽畜,强调“不徒绘其形似,必求其精神筋力。盖精神完则意在,筋力劲则势在。”书后有作者同治五年(1866年)所作跋。《画论丛刊》据绍兴周氏藏钞本收录。

缀术

缀术

【已经失传】古代数学经典名著。刘宋祖冲之著。共5卷(或6卷)。成书约于5世纪中叶至6世纪初。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是国子监算学科钦定的教科书,规定学习年限为4年。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失传。据《隋书·律历志》等史料推断,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为确定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准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并给出密率:335/113,约率22/7。现这两个数字被誉为祖率,这一成就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记录在8个多世纪后的1427年才被中世纪伊斯兰国家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所打破。是我国古代数学水平高度发达的标志。但祖率的推算之法不得详知。其二,《隋书·律历志》云祖冲之“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故可推断该书含由面积差求边长或圆的直径(开差幂),由体积差求边长或球的直径(开差立)等内容,这是需要解二次方程或三次方程的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其三是天文历法中的有限差分法。据数学史家钱宝琮考证,该书还含有关于计算分数的近似值等内容。此外,祖冲之父子在球体体积计算中颇有创新,成绩斐然,该书是否含有这些内容不得知之。有人认为该书是祖冲之在钻研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后,写成数十篇专题论文附缀刘书之后而成,以为“缀述”。因此“缀术”为“缀述”之误。该书是自《九章算术》后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内容深奥,成绩辉煌。

十地论义疏

十地论义疏

十地论义疏,卷一、三,北周法上撰,卷一首尾缺,卷三首缺,北周智辩题记,佚名题记,编号二七九九。

如幻三昧经

如幻三昧经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