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臣

- 姓名:朱鼎臣
- 别名:字冲怀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朱鼎臣,明小说家。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邑庠生,生卒年及生平均不祥,约生活于万历时期。著有《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另日本尊经阁藏有万历刊本《鼎镌徽池雅 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响大明春》一书,题“后学庠生冲怀朱鼎臣集”,可知他对戏曲亦有嗜 好。其余生平事迹无考。
主要作品
《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史传》
《鼎锲全相唐三藏西游传》
《新锲全相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新锲鳌头金丝万应膏徐氏针灸全书》
《新锲鳌头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
《新锲阁老台山叶先生订释龙头切韵海篇星镜》
朱鼎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雄艾文荷
长篇历史小说。英国作家司各特著。小说写12世纪末英国撒克逊乡村骑士的儿子艾文荷武艺超群,在诺曼人理查国王麾下当骑士。“狮子王”理查在战争中身囚异国,其弟约翰亲王阴谋篡夺王位,国内情势混乱不堪。约翰亲自主持盛大的比武会,以争取人心。其时理查和艾文荷已经回国。比武第一天,艾文荷化名“脱藉骑士”,打败了约翰方面的五个勇将,取得了优胜,他选定罗维娜为比武会的“皇后”。第二天,艾文荷在理查王的协助下打败了各武士的进攻,但不幸身负重伤,多亏了犹太人艾萨克和他的女儿蕊贝卡的精心治疗,才脱离危险。第三天比武,绿林好汉罗宾汉化名上场,表演了神妙的绝技。约翰亲王得知理查已经脱险回国,内心惶恐,比武会草草收场。约翰探知理查的下落,并派人暗杀,罗宾汉救下了理查王。后来蕊贝卡被布里昂挟持,艾文荷带伤前往,与布里昂比武,解救了蕊贝卡。理查宣布约翰叛逆,重登王位,获得民众的拥护。理查王亲自主持了艾文荷与罗维娜的婚礼。倾慕艾文荷的蕊贝卡忧伤离去。小说生动地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子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揭露了诺曼征服者的骄横残暴,同情被征服的撒克逊人民。小说在情节结构、场面、气氛的渲染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人物刻画方面则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梅品
赏梅专著。南宋张镃撰。1卷。镃有诗名,工画竹石古木,酷好梅花。淳熙十二年(1185)购得南湖滨曹氏荒圃。园中原有古梅数十株,又增取别圃之红梅、千叶缃梅,合300余株,移种成列,分区培植。建轩堂临之,时与诸诗友聚会观赏。因“审其性情,思所以为奖护之策”,叙赏花之感受,于绍熙五年(1194)撰成此书,书于堂上,使观赏者有所警省,以爱敬梅花。全书分为四事,共58条。“花宜称”26条,“花憎嫉”14条,“花荣宠”6条,“花屈辱”12条。其澹阴、晓日、薄寒、细雨、夕阳、竹边、松下等条,皆为宜梅的自然环境,能使观赏者感到赏心悦目;而狂风、淫雨、烈日、苦寒等,皆于梅不利,且败坏赏花者心情。此书反映出宋代文人艺梅、好梅、赏梅的风尚。周密《齐东野语》全录之。传世单行本有《百川学海》、《夷门广牍》、《说郛》、《香艳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江南鱼鲜品
清代陈鉴撰。陈鉴,字子明,南越人。全文600余字,记述鲥鱼、刀鰶、鲤、鳊鱼、鲟鱼、鳢鱼、鮰、鲫鱼、面条鱼、黄鱼等20多种产于江南地区的水产鱼类的性味、形体,间及一些饮食方法,是研究江南沿海居民饮食生活的重要史料。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撰人及时代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此经乃禳除火灾之文。内称炎燎灾变乃上天警告愚民,凡不敬天地三光,不忠不孝,欺压小民,暴积横取之为,皆有神明「奏行天罚,遣火部临之」。作恶者若能改过迁善,信奉经教,有灾之日诵此经咒,则可清除罪咎,令保安全。篇末列四言咒语及五言偈语一首。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一卷。宋彭耜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观点明确,即重视句读。该书依《政和御注》解老氏音义异文。他将在《老子》中所校、所注音、所释的字句,都分章录出,集李畋《老子音解》、林东《音释》二家注释,补陆德明释文之未备。自序称“其经之正文,则专据《政和御注》本,而诸家之同异,亦互见于其中”实非妄言。该书对于后世学者了解前人研究《老子》的诸家异文,实为可参; 并可窥知今已亡佚的关于《老子》的 《音解》、《音释》等诸说。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真意堂本。
训蒙骈句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