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聊斋志异

作者:贾茗
女聊斋志异

又名《女聊斋》。笔记。清人贾茗辑。四卷。作者生平事迹不详。原署古吴靓芬女史贾茗。疑“贾茗”亦为假名。据书叙,仅知作者素崇拜蒲留仙,尝自题其居曰“女聊斋”。是书为仿《聊斋志异》所辑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因所述故事均为女子事,故名。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至民国二年(1913)间,凡八十九篇,约十五万字。内容专载数千年贞女、才女、侠女、情女故事。取材广泛,有采自历代史书者,有辑自唐人小说者,亦有取自明清笔记者。或写情爱,或书节烈,多奇闻轶事,不乏文学精品。如《谷慧儿》、《柯寿南》、《宓珠》、《翠筠》、《玉精》、《姮儿》、《袁姬》等篇,情节曲折,描写入微,人物生动,笔致隽颖,叙事简古,而又能达结构之紧峭,足登聊斋”之堂。为清代笔记小说集中颇有分量者。是书流传不广,有上海春明书店铅印本,一九八四年齐鲁书社铅印本。

贾茗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玄风庆会录

玄风庆会录

玄风庆会录,原题「移剌楚才奉敕编录」。移剌楚才即元初著名宰相耶律楚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元太宗壬辰年(1232)编者自序,内称:国师长春真人(丘处机)昔承宣召,前往西域朝见太祖成吉思汗。其往回事迹,已见于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其谈道论玄之言,皇帝令近侍记录而秘之。作者奉敕编纂刊行秘录,欲使「天下共知玄风庆会一段奇事」。书中所载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会谈内容,以论述大道无为,治身理国为主旨。首论长生之道,强调去声色,屏滋味,以清心寡欲为修身之要;其次论济世安民、积功累德之道。强调以敬天爱民、好生恶杀为本。其言皆浅近平易。《元史‧释老传》记载丘处机西行,劝成吉思汗止戈息杀,与本书旨要大致相符。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本篇仅列举依次向十方天尊、圣真神仙归礼忏谢之文,不载具体仪式节次。

杜甫传

杜甫传

《杜甫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杜甫传》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作者通过描写唐玄宗统治后期黑暗腐败的政治以及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将国家的不幸与杜甫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写出了一个处于世运变换时期的伟大诗人沉沦穷困的命运,尤其写出了乱世中百姓的苦难。《杜甫传》文字优美简洁,结构紧凑有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诗圣”生命史诗。

谈艺录

谈艺录

诗论专著。明徐祯卿撰。成书年代未详。书一卷,二十四则,专论汉魏古诗。其主要内容为创作论,基本观点是重情贵实。认为诗人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情活动是诗歌创作的源头,有了这个源头,才能由“情”而产生“气”,由“气”而生“声”,由“声”而生“词”,由“词”而生“韵”。这就把诗人的感情活动放到诗歌创作的中心地位。同时,“情”与“气”、“词”等表达得好不好,又需要借助“思”、“力”、“才”、“质”等因素来加以辅助和协调。《谈艺录》的许多观点与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何景明相同,如倡导复古,认为“魏诗,门户也;汉诗,堂奥也”,主张“法经而植旨,绳古以崇辞”。但是,《谈艺录》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该书论诗特别强调情:“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故喜则为笑哑,忧则为吁戏,怒则为叱咤。然引而成音,气实为佐;引音成词,文实与功。

绝岸可湘禅师语录

绝岸可湘禅师语录

绝岸可湘禅师语录,一卷,宋可湘说,正从、妙恩等编。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收录其住兴圣、能仁等禅寺的语录,以及拈古、颂古、法语、赞、颂、小佛事,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六套。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唐于阗国沙门释智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