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韵事
作者:高阳
29章,1978年5月1日出版。康熙废黜太子后,朝中时局混乱。原本寄予厚望的皇四子,竟做出十分不检点的行为,令康熙大失所望。 康熙驾崩,倾国动荡。九王夺嫡中,雍正以异常巧妙的手法继承了大统。但其后他为了铲除异己而发动的大规模的屠戮行动,也让他背负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骂名。 乾隆继位后,大赦天下, 整顿吏治,成为世人口中的明君圣主。机缘巧合下,乾隆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并非太后所生!同时他因为自己无法遏抑的深情,陷入了一段可能撼动朝野的风流韵事中…… 自古以来,帝王总有着一张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历史小说大师高阳以其独到的见解,从历史的脉络中采撷诸说,带领读者一探康雍乾三代惊心动魄的宫廷内幕,也向展示了高高在上的帝王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猜你喜欢的书
里柯克短篇小说集
精选了加拿大著名作家里柯克的幽默短篇小说经典名篇。它们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读者。在其众多作品里通过幽默与讽刺艺术地表现了人生的种种尴尬、痛苦与悲哀,怀着悲天悯人之情嘲讽了人类的众多人性弱点,如自私、自负、贪婪、虚伪等,在针砭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等弊端的同时,也向人类的同情心、仁爱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发出了笑的请柬。他那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生活素养锻造的幽默,熔喜剧精神与悲剧意识于一炉,既能引人欢笑,又能发人深省。他在幽默艺术上的辉煌成就以及他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衷心爱戴。如今人们谈论加拿大文学,首先提到或谈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李柯克了。难怪今天的加拿大人常常自豪地说:英国有狄更斯,美国有马克·吐温,加拿大有里柯克。
六研斋笔记
笔记。明李日华著。四卷,又《二笔》四卷、《三笔》四卷,共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日华工于书画,故是编所记论书画者十之八。词旨清隽,其体皆类题跋。盖锦贉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故出笔皆辄肖之也。其他所记杂事,亦楚楚有致。”大要为小品散文。如卷一二则:“甲子冬十二月四日,春波旧居,改构落成。移居之前二月,搬运大都书画十之九,床、几、琴、砚、奇石、古敦彝十之五,而他物仅足用,先君宝器,多破裂者,不忍弃也。赵子昂句云:‘贫尚典衣贪购画’……余所贻后人者,书画二事,虽未能精丽,然亦粗足备玩索矣。”又:“文衡山先生《寒林》,捎空戳云,有从地一涌而出者。断不可以手追。焚香默坐,对之如在荒江野岸,维舟霜柳之下而已。”至于考证,则每有所失。提要已指出,并云:“大抵工于赏鉴,而疏于考证。人各有能,有不能,取其所长可矣。”有崇祯间初刻本,前有天启六年(1626)其门人刘日羲序及崇祯三年(1630)陈懋仁、王起隆序、鲁得之序,崇祯七年江元祚序多篇。嗣后有清乾隆中刊本、《四库全书》本、上海有正书局本、《国学珍本文库》本、《李竹懒先生说部丛书》本。
何氏语林
《何氏语林》30卷,明何良俊撰。这是一部仿《世说》体的轶事小说,明清以来颇为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载,东晋裴启撰有《语林》一书,其书久佚,后来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即是仿效裴启《语林》的体裁而作的。自《世说》行世后,历代仿作蜂起,《何氏语林》就是沿袭裴启《语林》的名称和《世说》编例的一部专记轶事琐闻的笔记小说,虽以《语林》为名,但和曹臣《舌华录》专记言谈比较起来,还是更偏重于记事。何氏有感于《世说》记事择言以玄虚简运为宗旨,失之偏颇,范围亦狭,又虑及“后世典籍渐亡,旧闻放失,苟或泥此,所遗日多”,遂披览群籍,随事疏记,广征博收,精审简汰,以成此书,。全书上起两汉,下迄宋元,凡2700余条,分门编次,共38门,其中36门全依《世说新语》之旧,另增“言志”“博识”两门。除去故事的正文之外,又按梁刘峻注《世说新语》的体例,援引公私史乘、稗官杂著300余种来作注脚,介绍人物生平或补充故事,以与正文对照映衬。每门卷首都有小序,用以解释篇目,并说明编辑意图。从取材上来说,此书比《世说新语》的范围要广得多,但作者所引用的典籍原书俱在,我们今天都还能看到,因此史料价值是谈不上的。本书虽不再录已见于《世说》的故事,却仍采刘峻注文,所以也不免重复。只是在明人仿作的《世说》体笔记中,此书的影响较大,流行较广,仍然值得一读。
宋东太一宫碑铭
宋东太乙宫碑铭,北宋翰林学士扈蒙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诏建太一宫于皇都开封东南。次年,太宗又亲诣太乙宫礼祀太一神,并命扈蒙撰此碑文记述其事。
武则天
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 她临危不慌,计算精确可靠,稳打稳扎,方寸不乱。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 不同的人会对这位中国的第一个女皇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 那些崇尚致胜术的人会把这个敢作敢为女人视为天下第一英雄。 那些女权主义者会对武后乱伦、淫乱这些罪名十分不屑。 历史学家会谴责她除异己、诛大臣、信图谶、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等行为。但又会对她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崇文学、重著述等措施而信服。从题材上看,南宫搏写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女人。为什么专挑妇女人,写些风流韵事呢?是作者意存佻挞、性好风流吗?不然。女人的身世,跟宫朝政局时代社会、人际网络、基本上无甚关系。这些女人,是因与君王等特殊男人有关了,才间接与这个社会和历史有关的。关联起来以后,她们可能被指责为祸国之妖姬,可能成为时代沧桑的见证。但就她本身来说,她的生命、喜怒、情受、遭际,共实自成脉络、自成风景。南宫搏所要描绘的,就是这一段风景,因此,他不但关切历史中的个人,还希望能检索大的社会历史之外的个人史。
群书治要译注
一称《群书理要》。唐魏征、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编。五十卷。书成于贞观五年(631)。太宗李世民欲览前代得失,因命辑录经史诸子有关治道政术者,纂成此编。叙自传说中的五帝至晋历代帝王兴衰事迹,旨在阐明兴邦治国要义。包括经书十卷,十二种;史书二十卷,八种;子书二十卷,四十七种。所本诸书多属唐初善本,有裨校勘。内收《晋书》二卷,为十八家晋史遗文,尤为珍贵。桓谭、崔寔、仲长统、袁准、蒋济、桓范政论,亦赖本书得存梗概。国内久无传本。今本系本日本宽政、天明、尾张诸本刊出,缺卷四、十三、二十共三卷。有《四部丛刊》本等。此为译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