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玄武门前元凶授首 显德殿上世民登基
要说李渊虽为一国之君,论功劳得天下,都是李世民的,不过秦王排行居次,长为李建成。秦王与秦琼、敬德等在长安坐享太平;建成、元吉还是狼狈为奸,欲害秦王,将来建成好做皇帝。他们募勇士、遣刺客往害秦王,只是秦王左右文有十八学士房玄龄、杜如晦等,武有秦琼、敬德等,防备甚严,无法下手。秦王宽宏大量,总念手足之情,不肯与建成、元吉为仇。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为莫逆之交,长孙无忌是秦王的妻舅,房玄龄向他说:“殷王、齐王与秦王嫌隙已成,祸机将发。公与秦王是骨肉,不如劝秦王,如周公之事,保护家国。存亡安危,正在今日,不可不先下手了!”长孙无忌听房玄龄之言,往府中向秦王说明,请他速为自保,秦王还是迟疑不决。恰巧突厥兵犯边境,建成向李渊荐元吉率兵往退突厥兵,李渊就命元吉率二十万大兵前往。元吉向李渊请调尉迟恭为先锋,并调用秦王府中的兵将,李渊俱都应允了。这事叫长孙无忌知道了,忙见秦王说:“千岁,齐王欲调敬德为先锋,我府中劲卒随军出征。若是都被他调走,千岁的祸就到了!”秦王说:“同胞弟兄,怎忍下手?”长孙无忌说:“千岁若不下手,他们可就下手了!”秦王无奈,这才召集众文武议事。
君臣们尚未发言,忽见率更丞王晊驰入,见了秦王,因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在侧,不敢发言。秦王引他入内,二人密言良久,王晊乃出。秦王向众人说道:“齐王与太子定计,欲邀我往昆明池给齐王饯行,乘机在席前伏着勇士杀害于我。我死了以后,太子就入宫见皇上请求退位,受禅于他。如若两事成功,太子得了天下,就封齐王为太弟。”长孙无忌说:“事已至此,就得先发制人,后发反为所制了!”秦王长叹道:“骨肉相煎,古今大恶,我固知大祸就在眼前,但愿他们先动手,我后仗义出讨,方为有名。”敬德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千岁若不听众人之言,俺就束手就戮了。”长孙无忌亦说:“千岁若不从臣等之言,我就此去了。”李世民无法,乃问众人。众人向秦王道:“千岁以舜王为何如人也?”秦王笑道:“舜乃古圣人,何消多问。”众人说:“舜父不良,舜母不贤,舜弟不肖。假如当初舜在疏浚水井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弟弟在上面填土的暗算,他便成为井中之鬼了;假如当初舜在粉刷粮仓时,没有躲过他父亲与弟弟突然放火的毒手,他便化为灰烬了。最后又怎么能够登上天子之位,使自己的恩泽遍及天下呢?千岁既知舜为圣人,何不权宜行事?”李世民说:“且卜龟以定吉凶。”众乃取龟。
正欲卜龟,忽有一人进来,夺过龟去,扔于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可是现在的事情并无疑难!而且,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利,咱们就不采取行动了吗?”众视之,乃张公瑾也。李世民说:“依你之言,事果可行吗?”张公瑾说:“非但可行,且应速行!”李世民说:“孤从你等之议。”遂与众人定计,与房玄龄、杜如晦密议妥当,准备依计而行。
这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现太白金星。太史令傅奕密奏李渊:“太白星现于秦野,秦王当有天下。”李渊阅奏毕,正值秦王入朝,举原奏叫世民观瞧。李世民看罢,请求屏去左右,乃向李渊密陈建成、元吉淫乱后宫,无丝毫兄弟之情,欲加害于他的事情。详细奏明之后,李世民说:“儿果枉死,永违君亲,已是可痛。且魂归地下,亦愧无保身之道,还乞陛下恩宥。”说罢,哭将起来。李渊说:“你莫如此,我明日当审问他二人,汝亦宜早参。”李世民乃退。回到府中,就在夜半起兵,命长孙无忌等率领府中精兵往玄武门埋伏。
未几,天光大亮,张妃密遣心腹之人往告建成,说秦王夜内入宫密奏诸事。元吉说:“今日入朝,恐有他变,不如托疾不朝。”建成说:“我内有妃嫔助力,外有宫甲相随,秦王虽强,亦无计可施了。”元吉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往探动静。”于是命人鞴马,他二人将官服换好,身带佩剑,还带着弓箭,与亲随人等在府中上马,然后出府够奔玄武门。一路之上并无动静。到了玄武门内,向宫门太监问皇上在哪里,太监说:“皇上在临湖殿召集裴寂、萧瑀、刘文静、陈叔达、封德彝等临朝会审。”二人料着事情不妙,不敢面君,拨马就走。
李渊到这时已然倦怠,要将天下传与李世民,择于八月甲子日受禅,自称太上皇,乐享天年。这道诏旨传下来,李世民先朝见李渊,接受御宝,然后驾返东宫,在显德殿升座,文武百官拜贺,后世称太宗。李世民遣仆射裴寂祭告南郊,大赦天下,免租税,赐老民,放出宫女三千人。册立长孙氏为皇后;追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太子;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法乃一刺字,均以礼改葬;文武百官各有升赏。这唐太宗乃唐室英明之主,到后来御驾征东平西,给中原扩充领土,各偏邦年年进贡,岁岁来朝,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享幸福。
书说至此,一部《三十六英雄》算是终了,向阅者鞠躬下台,另换新题,再与阅者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