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宋慈云走国全传
作者: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后续五虎将平南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又名《后宋回龙传》,八卷三十五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最早刊刻为清嘉庆二十五年二友堂和素心堂刊本,此后尚有道光二十年坊刊小本,四美堂、维经堂、圆桂堂刊本,光绪二十一年上海书局石印本和宣统三年上海华英书局石印本。书演北宋神宗朝,左丞相陆云忠之子陆凤阳奉母命进京探父,恰遇右丞相庞思忠之子庞云彪强抢穷秀子王昭之女玉兰,陆上前阻止,失手打死庞云彪。陆丞相押子登朝,司马光、韩琦奏请开封府尹包贵审理。包贵系包拯继子,素称鲠直,受理此案,甚觉难办。乃先命夫人归隐本土,又赠银令陆公子逃亡,己则吞金而亡。庞相见其遗下奏本,劾奏陆相纵子行凶,即将此本焚去。陆相与庞相金殿相殴,误中神宗额上,神宗大怒,将陆相绞死,陆后贬入冷宫,兵部尚书寇元即致书高勇(高怀德之后)、郑成(郑恩之后)、呼延庆(呼延赞之后)、狄龙(狄青之后)、杨文广(杨宗保之后)五位藩王回朝保救陆后。陆后于冷宫中产下太子,寇元惧庞妃陷害,将太子抱归抚育,而以他人之女代之。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贤良母命子省亲 英雄汉锄奸惹祸
- 第二回 遵国法押子登朝 承君命抗奸定案
- 第三回 保忠良视死如归 抹奏折被蒙似偶
- 第四回 五路藩王归国急 三忠扶主进谋高
- 第五回 露机谋含冤殒命 尽臣节构死殴奸
- 第六回 辱庞妃郑彪中计 保藩王赵储规陈
- 第七回 投古庙神祇指示 遇故人英雄结拜
- 第八回 善善国入贡兴师 寇兵部泄机表储
- 第九回 赦藩王回关复职 妒仇嗣买马为名
- 第十回 岳元帅诈病回师 耀武侯提兵代印
- 第十一回 保英雄柴王谏主 悯忠嗣种帅诓奸
- 第十二回 泄军机二将分逃 卸罪名三雄妙算
- 第十三回 刘家庄佳人着祟 双龙山杰汉招亲
- 第十四回 忘大义小人泄忿 假办公奸佞穷过
- 第十五回 辜恩狠毒难逃法 守礼贤良易丧身
- 第十六回 图杀奸臣因致仕 重托孤儿悔昔非
- 第十七回 泄真情贾氏归阴 拜假父慈云落泊
- 第十八回 王太子招灾遇舅 孙指挥狭路逢仇
- 第十九回 范太尉按律除奸 庞国丈唆兵损子
- 第二十回 存大节庞清捐躯 施妖术道人伤将
- 第二十一回 避妖术君臣失散 破高山龙凤分离
- 第二十二回 散双龙焦帅班师 逢村汉储君权驻
- 第二十三回 贪功谋害倾家业 遇救收留脱网罗
- 第二十四回 赠龙帕露泄真情 拘储君伤残家口
- 第二十五回 王太子穷途得济 程小姐险道逢安
- 第二十六回 识储君主心结拜 赚佞党用智安排
- 第二十七回 龙凤再离仍寄迹 君臣复会定三军
- 第二十八回 奉懿旨提兵对垒 破大敌用火攻营
- 第二十九回 看龙舟储君惊失 渡怀江吏部欣逢
- 第三十回 贪功奸佞终难遁 有福君王定脱危
- 第三十一回 疆场地妖道破敌 紫金山柴王会兵
- 第三十二回 破妖术众军授首 解重围五路兴兵
- 第三十三回 议兴师暗投密旨 谋墓位明聚群奸
- 第三十四回 众藩王起义兴师 群奸佞交锋遭网
- 第三十五回 获私书封臣会合 诛奸佞继统团圆
猜你喜欢的书
田家历
明代农书。作者或题高濂、或题程羽文,或称俞宗本辑,真正的作者无从考证。本书大约成于明代中叶以后,为月令体裁,每月分列耕种、蚕桑、园艺、畜牧、农产加工、农家副业等项目,但无具体叙述。另外《隋书·经籍志》在五行类中著录有《田家历》一书,共十三卷,作者不明
龙虎手鉴图
龙虎手鉴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代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首列一图,以干支和卦象方位匹配水银、白银、黑银、朱砂、黄土、青龙、白虎、烧铅、煮汞。后附图解,指示天道阴阳运转次序及内丹修炼之火候。宣称:「还丹不依天道,必无成理」;「终而复始,运毂如轴,徧克既定,日辰无差,则天道阴阳之动息可移于掌握之执也。」图解之后,又有七绝诗十八首,皆述内丹修炼之术。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炼丹理论及丹法,分为九篇。其篇目依次为:卦气、火候、药诀、正疑、甲庚、五行、药证、具用、九转。大略谓安立坛室炉鼎及炼丹火候,皆须模仿天地造化,万物生成运转之象数。又强调铅汞药物非世间凡物,乃出于天地之先。真铅与真汞相亲,阴阳交合,金丹乃成。其炼制以三年为期,一年为小还丹,二年为中还丹,三年为大还丹。书中引用张果、刘海蟾之语,兼涉内丹。
龙瑞观禹穴阳明洞天图经
原题宋翰林学士李宗谔修定。《宋史·艺文志》著录曰: “李宗谔《图经》九十八卷,又《图经》七十七卷,《越州图经》九卷, 《阳明洞天图经》十五卷。”鞠帙《图经》盖后人节录上述后两种 《图经》而成。本书现存诸本中,以 《道藏》本早出。
俄罗斯的童话
(苏联)M.高尔基著,鲁迅译。于1912年-1917年间陆续发表,1918年结集出版单行本。鲁迅从日译本转译,于1934年9月至1935年4月间译出九篇,以“邓当世”的笔名陆续发表于《译文》月刊;后七篇则因“得检查老爷批云意识欠正确”,未能继续刊登,后来与已发表过的九篇同印入单行本,1935年8月刊行。“这《俄罗斯的童话》,共有十六篇,每篇独立,虽说‘童话’,其实是从各方面描写俄罗斯国民性的种种相,并非写给孩子们看的。发表年代未详,恐怕还是十月革命前之作,今从日本高桥晚成译本重译,原在改造社版《高尔基全集》第十四本中。”第二回,对于第三篇,又有这样的《后记》两段。“《俄罗斯的童话》里面,这回的是最长的一篇,主人公们之中,这位诗人也是较好的一个,因为他终于不肯靠装活死人吃饭,仍到葬仪馆为真死人出力去了,虽然大半也许为了他的孩子们竟和帮闲‘批评家’一样,个个是红头毛。我看作者对于他,是有点宽恕的,——而他真也值得宽恕。
醉思乡王粲登楼
元杂剧剧本。简名《王粲登楼》。郑光祖撰。末本。剧情梗概为:汉末,书生王粲父卒于官。父执丞相蔡邕数次来信叫他进京,王粲于是辞别母亲去长安。蔡邕曾与王粲之父指腹为婚,准备将女儿桂花嫁与王粲。因见王粲满腹文章,只是胸襟孤傲,为函养其锐气,有意将王粲冷落在旅馆,并于酒筵上当着曹植的面故意羞辱王粲。王粲因此一怒而去。蔡邕却又托曹植暗助王粲资财,使其去投刘表。王粲路途中生病,资财用尽,见刘表后因骄傲失礼不为刘表所用,流落荆州。友人许达请王粲到溪山风月楼游赏,两人饮酒叙谈,各抒心中不平。王粲叹自己怀才不遇,流落他乡,感而作诗,并欲自杀,被劝阻。此时朝中使臣来宣王粲回长安,皇帝见有他的万言策,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管左丞相事。王粲回京,谢曹植往日相助和代奏万言策之恩。蔡邕来见,王粲先是拒绝相见,后又故意羞辱。这时曹操说明一切都出于蔡邕的暗助,王粲方悟,于是拜谢丈人。王粲、蔡邕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剧本只是依据王粲的《登楼赋》虚构情节,多与史实不符。因剧本写出了不得志文人的怀乡之感,且曲词典雅优美,故深得元明曲论家赞赏。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