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贤林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由列宁格勒传出来一个惊动全欧文坛的不幸的消息——苏俄的一位天才的青年诗人叶贤林自杀了。叶贤林自杀的这一年,将满三十岁,而三十岁的天才的青年诗人居然就自杀了,居然就不幸短命死矣,这实在是一件足以令人悲悼的事情!他死了之后,无怪乎全欧的文坛抱着深切的惋惜;也无怪乎俄国革命的领袖,如脱洛斯基,也为文追悼他。是的,叶贤林真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应当多活几年,多写出一点东西来!而现在刚满三十岁即自杀了,实在是世界文坛上一个很大的损失……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自杀的原因,到现在还未有真确的发现,但据一般人猜度,自杀的原因约有三种:一、叶贤林曾与世界著名女跳舞家登肯发生恋爱,可是因为登肯已年过四十,而叶贤林年还未满三十,这其间年龄的相差太远,因之思想、习惯种种,也必定不合,因此,他俩的恋爱的结果不免是一场悲剧:登肯感觉到自己不能为叶贤林爱的对象,而叶贤林也感觉到这一层,但是他不得不爱她,这末一来,悲剧就不得不发生了。二、醇酒妇人的生活漫无限制,这弄得他生了很深的肺疾,大家都晓得肺疾是很苦痛的一种疾病,叶贤林为它所苦痛得不得了,因之不免有自杀的念头。三、叶贤林是一个罗曼谛克,在革命的爆发的时期中他爱上了革命,因为革命如暴风雨一般,符合于他的心灵的要求,但是当革命平定下来了,从事于和平的建设的时候,他未免发现了许多不满意的现象,因之他又得了一种政治的幼稚病。叶贤林虽然是苏维埃政权的爱护者,但他始终是一个革命的同伴者,他的思想不免有许多是与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是冲突的。oMc中华典藏网

这以上三种原因,也不过是一般人普通的猜度。究竟叶贤林为什么要自杀呢?谁个也不能说出一个肯定的原因来。叶贤林自杀了,我们只有对于他自身,对于苏俄的文坛,甚至对于全世界的文坛,抱着很深切的惋惜。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是普希金以后仅有的负有天才的诗人,他的诗的风格虽然与普希金的不一样,但当他对于田园的描写,诗中所含蓄的浓厚的,令人十分感动的情绪,及他所用的语句的自然与美丽……这一切一切,真要令我们感觉普希金以后,他算是第一人了。诗人阿列洵说,“倘若普希金是我们的秋天,那末,叶贤林,你呵,你是我们的春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得见叶贤林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叶贤林的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性格,伟大的天才,诗的意味,都颇与普希金的相似。普希金因为决斗而丧命,是一个早夭的诗人,而叶贤林呢,他比普希金更短命些,他居然将满三十岁而即自杀了。古今来天才的诗人的命运似乎都是一样的……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是一个农民的诗人,俄罗斯农民与革命的关系,叶贤林可算是一个化身了。叶贤林是时代的产儿,他的作品充满了俄国乡村的情绪。他的作品所以能十分鼓动人们的心灵的,也就因为他是俄国农民情绪的表现者。叶贤林平常总把自己算为想象主义派的诗人,也许他真是一个想象主义派的诗人。想象主义派对于诗的作品重形象而不重内容,只要求形象的美好,而不问内容的好坏。但是叶贤林的诗的内容是如何呢?他的诗的形象的美好固然足以惊人,但是他的诗内所含蕴的情绪,尤足以令人发生深切的感动。别的想象主义派的诗人,如与他同事的赛尔色涅维奇,马林可夫,很容易做到问形象而不问内容的一层,但是叶贤林却做不到了。在马林可夫等的作品中,的确没含着什么特别意思的,但是我们一读叶贤林的作品,那我们就感觉完全两样了。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的诗如我们的疯狂的,沉醉的时代一样,它能给我们以不可言喻的,剧烈的感动。这是因为叶贤林是时代的产儿,而且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因之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时代的情绪更为深切。oMc中华典藏网

在我们的时代到处都表现着“两重性”:旧的留恋与新的企望。俄国农民最富于保守性,但又很富于暴动性,因为富于保守性,所以农民反对一切新的,变动旧规的;因为富于暴动性,所以农民时常带起锄头来暴动,与新的势力连合一起,十月革命就是这种暴动与城市无产阶级革命连合一起的表现。俄国农民,或者说各国的农民都是如此的,本来具有“两重性”,而叶贤林是这个“两重性”最明显的表现者。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来自荒漠的平原,他与俄国的土地有密切的关系。旧的俄罗斯,那里是荒漠的,贫困的,局促的,惨淡的;那里只听得见松子的摇落声,鸡犬的叫鸣!那里的自然界是单纯而朴实的;那里的农民是在愚蠢的可怜的状态中,他们怕鬼神,他们怕一切为他们所不识的新的东西。但是叶贤林留恋这荒漠惨淡的俄罗斯,他为这个俄罗斯歌吟,他以这个俄罗斯的命运为命运。他爱那如方盒子一般的茅屋,那被人忘却的,被人抛弃的野地;他爱那凄凉的庙宇,及那沉默的,然而又时常呼吼的森林。他自己以为是一个在俄罗斯土地上的旅行者,想探求宇宙的真理,为夜星与上帝的歌者。旧的,农民的俄罗斯为叶贤林的亲爱的故乡。他说他无论什么时候,就是到全世界统一,国界消灭的时候,他也是不会把它忘却的。oMc中华典藏网

但是这个俄罗斯也不仅仅是柔顺的,和平的。在穷苦的,局促的,惨淡的状态中,发生了自然的暴动,这种暴动是无组织的,无思虑的,然而它自有它所趋向的目的。在俄国史上,我们可以寻出不少农民暴动的例证,如斯检潘拉金之乱,普加切夫之乱……然总不能成功。一直到十月革命,暴动的乡村与革命的城市联合一起,才真正地达到解放旧俄罗斯的目的。叶贤林自然是同情于解放旧的,被压迫的俄罗斯的人,因之他参加十月革命,成为十月革命的同伴者。oMc中华典藏网

在革命的面前,乡村的俄罗斯心灵上所发生的种种的感觉与情绪,都在叶贤林的诗中表现着。在俄罗斯的深处,不但燃烧着短小的油灯,呻吟着祷告的小语,但同时也蕴藏着涌激的暗潮,闪灼着狂烈的热焰。因此,这个乡村的俄罗斯的歌者,不仅仅是一个柔顺的,美婉的夜莺,而且是一个激烈的暴徒。oMc中华典藏网

黑的恐怖沿着山丘行走,

将贼的憎恨送入我们的花园;

可是我自己也是一个强盗与痞子,

我生来就是一个偷马的好汉。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觉着自己有无限的勇气,当他听见秋声吼啸的时候,他可以拿起刀来杀人,他可以为剧烈的争斗。因此,在革命的暴风雨里叶贤林与布洛克一样,对于流血并不惧怕,而并且在恐怖震动的波浪中,可以听出合乎他的心灵的音乐……oMc中华典藏网

但是十月革命的指导人,是城市而不是乡村,是无产阶级而不是农民。十月革命前进的方向,是顺着城市的指导而行的,城市的文化将破坏一切旧的俄罗斯,将改变贫困的,局促的,惨淡的乡村之面目。乡村的俄罗斯的暴动助成了城市的革命,但是城市的革命却根本地摇动了乡村的俄罗斯的基础。电气!电气!电气!电气将吃尽了旧的俄罗斯,使之不能保存固有的面目。呻吟的林语,闪闪的星光,晶莹的夜月,一切一切,一切都是隐秘的世界,但是一遇着电气了,就将改变了自己的声色。旧的俄罗斯,叶贤林心灵上所爱的俄罗斯,眼看是要慢慢地,逐渐地,无声地消沉了……叶贤林深深地感到这一层。他明白城市的魔力,而且对此魔力并不起反感的心理,不过因为他与旧的俄罗斯的土地的关系,未免太深切了,因之他一步踏在新的俄罗斯的领土上,而一步又留在他所爱的旧的,过去的俄罗斯的怀里。oMc中华典藏网

煤油在水里,

好似波斯人的毯子;

在晚上的天空里,

闪亮着星斗粒粒。

但是本良心说,

我可以发誓:

巴枯的电灯,

实比美丽的星光还要美丽。

我感到工业的势力,

我听见人力的声音。

我们不必再需要天空中的星火了,

我们在地上可以做得更显得光明。

我看看我自己,我说,

“我们的时代来了,叶贤林”oMc中华典藏网

在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得见叶贤林对于城市的文化是完全接受了。但是这种接受是他理智的接受,而不是情绪的接受。他一方面感觉得新的俄罗斯终究要胜利,但一方面总忘却不了那旧的,乡村的俄罗斯,那是他的生长地。那里有他所爱听的林语……oMc中华典藏网

十月革命后,乡村的俄罗斯真是渐渐地改变面目了。从前是充满着寂静的,保守的空气,可是现在却充满着兴奋的,新鲜的空气了。与旧俄罗斯土地关系密切的老年人,且不必过问,因为他们的时代,他们的习惯,以及他们的情绪,都完全是过去的了。十月革命生了一般新的乡村的青年,他们的生活是活泼的,情绪是快乐的,兴奋的,希望是很丰富的,因之,他们的倾向是脱离旧的,无希望的,保守的俄罗斯,而走入新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共和国。这一般新的人物,他们因为受了十月革命的洗礼,受了城市文化的影响,决不感觉到旧的俄罗斯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地方,只大踏步走向社会主义的目的。oMc中华典藏网

但是叶贤林呢?叶贤林虽然感觉到新的俄罗斯之必胜利,旧的俄罗斯之必消灭,但是他与旧的俄罗斯的关系太深了,因此他很不容易习惯于新俄罗斯的生活。他回到八年未见的故乡,瞻望一番,似乎人物风俗一切都变了样;故乡已非昔日的故乡,故乡已认不得许久出外未归的儿郎,于是他茫然怅惘,宛然如梦一样。其实这并非做梦,乃是故乡的实质变了,而叶贤林还是抱着旧日的情绪。oMc中华典藏网

呵,故乡!我成为一个可笑的人了。

在我的两腮上飞涨起来了干燥的红晕。

这居民的言语对于我简直是毫不分明,

在自己的故乡内似乎成了一个外邦人。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承认自己是一个外邦人,因此他感觉得故乡已不是收容他的场所,他的诗已不是为故乡所需要的了。他并不怨恨,并且还恳求故乡宽恕他。当他听见共产青年团的团员们的歌声的时候,他一方面觉悟到自己是已经要成为过去的人了,一方面承认他们的伟大的将来。oMc中华典藏网

思想的声音向我的心灵说:oMc中华典藏网

“醒了罢!你被什么羞辱了?

这不过是茅屋中的新的人物,

为新的光焰,新的红火所燃烧。oMc中华典藏网

“你已经有一点儿凋残了,

别的青年歌吟着别的歌吟。

他们,呵,他们将成为更有趣味的人们——

已经不是一村而是全地球做他们的母亲。”oMc中华典藏网

叶贤林真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你看他所表现的时代的情绪是如何地真挚而浓厚!他感觉得革命的动力,他肯定革命的胜利,他敬祝着革命的将来。他是俄国革命后一个仅有的能够代表时代情绪的天才诗人。但是他虽然是革命的同情者,而因为他是始终留恋旧俄罗斯的诗人,因此,他不能与革命始终走同一的道路。他说,他能领受一切,他可以将灵魂都交给红色的十月和五月,但只有一张亲爱的鸣琴不愿给与任何人的手里,因为他要这张鸣琴仅仅为他歌吟,细腻地歌吟。这张亲爱的鸣琴是不是那旧的俄罗斯的象征呢?……我恐怕是的罢!因为他说;oMc中华典藏网

就是当全世界

经过了种族的仇视,

消逝了忧怨与虚伪——

我也将重复地歌吟,

歌吟那地球上六分之一,

它的名字叫作俄罗斯。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

oMc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