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诸司公案
作者:余象斗
又名《续廉明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明余象斗编。六卷五十九则。系分类编辑的公案小说。人命类九则,奸情类九则,盗贼类十一则,诈伪类十一则,争占类十则,雪冤类九则,主要是颂扬清官。余象斗编述卷内封题“全像续廉明公案”体制同《廉明奇判公案传》,即卷下分类,类下分则,一则记一判案故事。全书四卷六类,其类目为“人命类”、“奸情类”、“盗贼类”、“诈伪类”、“争占类”、“雪冤类”,每类9、10、11则不等,共收59则判案故事。此本既题《续廉明公案》、《皇明诸司公案传》,可见它与《皇明诸司廉明公案》,即《廉明奇判公案传》的关系。但此书又与《廉明公案》不同,《廉明公案》为“余象斗集”,重在搜集案例;此本为“余象斗编述”,系经余象斗编辑加工。
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人命类 曾大巡判雪二冤
- 卷一人命类 刘刑部判杀继母
- 卷一人命类 朱知府察非火死
- 卷一人命类 胡宪司宽宥义卜
- 卷一人命类 左按院肆赦误杀
- 卷一人命类 孙知州判兄杀弟
- 卷一人命类 许大巡问得真尸
- 卷一人命类 张县令辨烧故夫
- 卷一人命类 韩廉使听妇哀惧
- 卷二奸情类 胡县令判释强奸
- 卷二奸情类 齐太尹判僧犯奸
- 卷二奸情类 韩大巡判白纸状
- 卷二奸情类 陈巡按准杀奸夫
- 卷二奸情类 王尹辨猴淫寡妇
- 卷二奸情类 颜尹判谋陷寡妇
- 卷二奸情类 黄令判凿死佣工
- 卷二奸情类 彭理刑判刺二形
- 卷二奸情类 孟院判因奸杀命
- 卷三盗贼类 熊主簿捉谋人贼
- 卷三盗贼类 舒佥事计捉鼠贼
- 卷三盗贼类 顾县令判盗牛贼
- 卷三盗贼类 柳太尹设榜捕盗
- 卷三盗贼类 许太府计获全盗
- 卷三盗贼类 吕分守知贼诈丧
- 卷三盗贼类 韩主簿计吐樱桃
- 卷三盗贼类 路县尹判盗瓜
- 卷三盗贼类 唐尹判盗台盘盏
- 卷三盗贼类 夏太尹判盗鸡妇
- 卷三盗贼类 周县尹捕诛群奸
- 卷四诈伪类 王县尹判诬谋逆
- 卷四诈伪类 武太府判僧藏盐
- 卷四诈伪类 闻县尹妓屈盗辩
- 卷四诈伪类 商太府辨诈父丧
- 卷四诈伪类 杜太府察诬母毒
- 卷四诈伪类 裴县尹察盗猎犬
- 卷四诈伪类 张主簿察石佛语
- 卷四诈伪类 唐县令判妇盗瓜
- 卷四诈伪类 梁县尹判道认妇
- 卷四诈伪类 李太尹辨假伤痕
- 卷四诈伪类 王尚书判斩妖人
- 卷五争占类 李太守判争儿子
- 卷五争占类 袁大尹判争子牛
- 卷五争占类 于县丞判争耕牛
- 卷五争占类 齐大巡判易财产
- 卷五争占类 江县令辨故契纸
- 卷五争占类 彭知府判还兄产
- 卷五争占类 邴廷尉辨老翁子
- 卷五争占类 赵县令籍田舍产
- 卷五争占类 彭御史判还民田
- 卷五争占类 曾御史判人占妻
- 卷六雪冤类 邹推府藏吏听言
- 卷六雪冤类 冯大巡判路傍坟
- 卷六雪冤类 杨驿宰禀释贫儒
- 卷六雪冤类 赵知府梦猿洗冤
- 卷六雪冤类 王司理细叩狂妪
- 卷六雪冤类 边郎中判获逃妇
- 卷六雪冤类 袁主事辨非易金
- 卷六雪冤类 杨御史判释冤诬
- 卷六雪冤类 崔知府判商遗金
猜你喜欢的书
教父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创作的长篇小说,1969年首次出版。该小说主要描写了1945年至1955年之间,意大利移民科利奥尼家族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之道,科利奥尼家族是五大黑帮势力集团之一,为了能够生存不惜进行各种残忍的攻略,用枪、用斧头、用刑具,最后在斗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了下来,实现了对美国黑帮势力的统一。《教父》较有深度地揭露了黑手党的内幕,有助于了解和认识当代美国的社会状况。此外小说情节惊险,描写生动,引人入胜。 1972年,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
四字经
《四字经》是一本诗经,作者不详,许为清朝人。此书专讲为人处世、孝亲敬长之事,语言浅白,易于习诵。流传不广。《易经·序卦》上的解释:“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这里的“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一是启蒙、教育之意,引伸为新生儿童蒙昧幼稚,心智未开,需要启蒙、培养。而《四字经》就是一部为儿童编写的知识启蒙读物。
三命指迷赋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着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着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杨长论韩侂胄禄命及论幕官袁韵禄命一条,其说颇详,或术家因而依托。自元明以来,诸家命书多引其文,以此本检勘皆相符合,可知仍是宋人所为。《文渊阁书目》载此书一部一册,叶盛《翚竹堂书目》也有此书一册,可见明初此书尚存。至清代则久无全帙行世,唯《永乐大典》所录首尾完备。《四库全书》据以编为一卷。书中所论大抵专主于徐子平,对“夹马”“夹禄”“拱库”“拱贵”辨论详尽,往往发他家所未发,其“拱库”尤为精论。其它亦文意通达多有可取。惟专以月建及胎元为推测之本,则不为定论。盖月建虽是行运所主,但必常以日、时参之,人生十月而产,固为常期,然气禀不齐亦有逾期不及期者,刻悉以十月为限则未免刻舟求剑。此书有《读书斋丛书》本、知不足斋藏宋本、《四库全书》本等。
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
题“先天太极法师卢中苓编”。经中有北宋三十代天师张继先 元代封号。另本仪与正一部《伏魔经坛谢恩醮仪》从形式、内容 到所举师名皆一致,应为一经。后者撰于明。故本经亦当撰于明。 述伏魔经法建坛仪。
六一诗话
原书只称诗话,后人改称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诗话。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时间,《四库提要》谓“熙宁四年(1071)致仕以后所作, 越一岁而修卒, 其晚年最后之笔也。”共二十八条,多叙论诗词作者身世及作品。多评论北宋时期诗人作品,间亦论及唐诗。书前自题:“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故多记述诗人轶事,亦表现出作者提倡艺术锤炼加工,反对浅率,主张诗歌应做到“意新语工”,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正讹集
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撰。万历二年(1574)刊行。计列举六十六项,如千佛衣、五祖不养母、西方十万八千、高沙弥不受戒、盂兰盆、梁武帝、南无佛、三衣、剃发不剃须等,皆为当时道俗所不知而致讹传者,故袾宏详述出典,以释明佛教本来之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