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鼎盛万年清
作者:佚名
又名《万年清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乾隆游江南》。章回小说。作者不详。八卷七十六回。叙清乾隆帝私访江南,收周日清为义子,结伴游历南京、镇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乾隆帝因有五宝衫护体,又得神人暗助,故每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肃贪官、斩恶吏、除恶霸、去盗寇,所向无敌;同时察访民情、招贤纳勇。最后以高进忠等豪杰协助官府大破少林寺,乾隆回京,“四海胥安歌帝德”结尾。本书托史衍事,纯属虚构。作者笔下的乾隆既是无奸不察的“圣明”天子,又是除暴安良的侠客义士,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的忠君观念,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百姓的天真幻想。加之书中记述江南风土人情,又有浓厚的平话色彩,因而影响广泛,并成为戏剧和曲艺的重要题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将该书归入晚清侠义小说之列,以为“历康熙至乾隆百三十余年,威力广被,人民慑服,即士人亦无贰心”,“心悦诚服,乐为臣仆”,故产生此类作品。前四卷四十四回有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英商五彩公司石印本、光绪二十二年上海书局石印本,八卷七十六回足本有民国间上海共和书局本、民国间广益书局石印本。近有198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北京城贤臣监国 瑞龙镇周郎遇主
- 第二回 杏花楼奸党遭诛 海边关良臣保驾
- 第四回 区家村智退庄客 金平城怒斩奸官
- 第五回 雷老虎擂台丧命 李巴山比武欺人
- 第六回 梅花桩僧俗比武 西禅寺师徒相逢
- 第七回 林胜捉奸遭反捏 黄坤抱屈遇高僧
- 第八回 下潮州师徒报仇 游金山白蛇讨封
- 第九回 英武院探赌遇名姝 朱仙镇赎衫收勇士
- 第十回 杨遇春卖武逢主 僧燕月行凶遭戮
- 第十一回 遇诗翁蔡芳夺舟 访主子伯达寻江
- 第十二回 夺鲈鱼踢伤伦公子 投村庄收罗众豪杰
- 第十三回 妖道人围困海波庄 玉面虎阵斩高发仕
- 第十四回 少林寺门徒私下山 锦纶堂行家公入禀
- 第十五回 牛化蛟贪财丧命 吕英布仗义报仇
- 第十六回 雷大鹏别师下山 胡惠乾送儿入寺
- 第十七回 下武当道德报仇 游羊城五枚解急
- 第十八回 刘阁老累代光昌 赵芳庆武艺无双
- 第十九回 赵教头知机识主 朱知府偏断身亡
- 第二十回 苏州城白花蛇劫狱 牛头山黄协镇丧师
- 第二十一回 接圣驾区镇威擢职 结亲谊周日青吟诗
- 第二十二回 黄土豪欺心诬劫 张秀才畏刑招供
- 第二十三回 伯制军两番访主 唐教头二次解围
- 第二十四回 待月楼奋鹏护驾 寻芳市老虎丧身
- 第二十五回 毓秀村百鸟迎皇 小桃源万花朝圣
- 第二十六回 游花园题赠佳人词 闹新房戏谑风流话
- 第二十七回 急脚先锋逢恩得赦 投怀柳燕遇主成亲
- 第二十八回 痴情公子恋春光 美貌歌姬嗟命薄
- 第二十九回 蕴玉阁狂徒恃势 天香楼义士除顽
- 第三十回 东留村老鼠精作怪 飞鹅山强贼寇被诛
- 第三十一回 李全忠寻仇摆擂台 程春孝解忿破愚关
- 第三十二回 白面书生逢铁汉 红颜少女遇金刚
- 第三十三回 英雄遇赦沐皇恩 义士慈心叨御赐
- 第三十四回 命金刚碧玉共成亲 逢圣主许英谈战法
- 第三十五回 三英雄庙前逞力 两孝子遇水无灾
- 第三十六回 碧连孝感动家姑 紫薇遗宝赐佳儿
- 第三十七回 报恩寺和尚贪财 广法庵女尼死节
- 第三十八回 王宝珠贪淫殒命 录金言警世除顽
- 第三十九回 叶公子通贼害民 柴翰林因侄会主
- 第四十回 陈河道拯民脱难 邹按察救驾诛奸
- 第四十一回 扬州城府宪销案 金华府天子救民
- 第四十二回 仁圣主怒斩贪官 文武举同沾重恩
- 第四十三回 安福战败飞龙阁 赵虎收伏金鳌吼
- 第四十四回 老大人开科取士 白安福建蘸酬神
- 第四十五回 锦纶堂设坛度亡魂 胡惠干恃恶又寻仇
- 第四十六回 说闲言机匠起祸 夸武艺恶霸打人
- 第四十七回 递公禀总督准词 缉要犯捕快寻友
- 第四十八回 印月潭僧人不俗 仪凤亭妓女多情
- 第四十九回 夺佳人日青用武 打豪奴咏红知恩
- 第五十回 入县衙怒翻公案 到巡抚请进后堂
- 第五十一回 杭州城正法污吏 嘉兴府巧遇英雄
- 第五十二回 害东翁王怀设计 见豪客鲍龙显能
- 第五十三回 重亲情打伤人命 为义士大闹公堂
- 第五十四回 周日青力救郭礼文 李得胜鞭伤鲍勇士
- 第五十五回 醉大汉洪福救主 旧良朋华琪留宾
- 第五十六回 周日青小心寻圣主 杨长祺请罪谒天颜
- 第五十七回 方快头叩问吉凶 高相士善谈休咎
- 第五十八回 识真主高进忠显名 访细情何人厚得信
- 第五十九回 施毒计气煞惠干 逞凶狂打走方德
- 第六十回 伤母子胡惠干狠心 调官兵曾必忠设计
- 第六十一回 调兵围困西禅寺 会议协拿胡惠干
- 第六十二回 西禅寺胡惠干惊变 大雄殿高进忠争锋
- 第六十三回 破花刀惠干丧命 掷首级三德亡身
- 第六十四回 绝后患议拿家属 报父仇拟请禅师
- 第六十五回 奉旨访师方魁跋涉 应诏除害白眉登程
- 第六十六回 闻家信方快头垂泪 探消息马壮士逞能
- 第六十七回 旧地重游山僧势利轻 舟忽至姊妹翩跹
- 第六十八回 俗和尚出言不逊 猛英雄举手无情
- 第六十九回 叩求恕罪前倨后恭 阅读来书惊心动魄
- 第七十回 志切报仇心存袒护 出言责备仗义除凶
- 第七十一回 运内功打死童千斤 使飞腿踢伤谢亚福
- 第七十二回 道人寄语巡抚奏章 阁老知人英雄善任
- 第七十三回 约期比试锦纶下书 结伴同行白眉除害
- 第七十四回 扫除恶霸不忍同门 力敌仇雠击杀至善
- 第七十五回 众教师大破少林寺 高进忠转回广东城
- 第七十六回 顽梗既除八方向化 帝德何极万寿无疆
猜你喜欢的书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乌合之众》是一部讲透政治、经济、管理的心理学巨著,被誉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全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作者在书中以预言家般的洞察力,成功描述了此后一百多年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众多民主革命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
首尾吟
首尾吟,组诗,一卷,135首。为邵雍自创的诗作形式,七律,以“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并结句,首尾连环。富有喜剧气息,曾风行一时。司马光、程颢均有和作。毕亨《题伊川击壤集后》云:“予家食时,手录康节先生《首尾吟》二十余首,读之欣然自得。”至明代,还有“庄昶诸人,转相摹仿”。
汉诗总说
一卷。清费锡璜(生卒年不详)撰。锡璜,字滋衡,江苏吴江(今苏州市)人。其自署称成都,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原来,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汉诗说》十卷,依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所录汉诗加以评释,其性质近似于总集。《汉诗总说》则是《汉诗说》前面总论汉诗之语。杨复吉辑《昭代丛书》时割取此总说部分别成为书,题名《汉诗总说》,则为诗文评性质。丁福保《清诗话》所收即此本。《汉诗说》既为费锡璜、沈用济二人合撰,则《汉诗总说》可能亦是二人所作。《杭州府志》著录《汉诗说》又只题钱塘沈用济撰。《汉诗总说》共四十五条。撰者云:说汉诗,要在示人以法门,使学者有入路,有依据,令其欲喜欲惊,俾天下俱向此中寻味。其说虽似率而成者,然亦不乏灼见,如“诗主言情,文主言道,诗一言道,则落腐烂”,又如“四言长短有多字歌,是汉人古体;五言是汉人近体。”又如“世之说汉诗者,好取其诗,牵合本传,曲勘隐微。虽古人托辞写怀,固当以意逆志;然执词指事,多流穿凿。又好举一诗,以为此为君臣而作,此为朋友而作,此被谗而作,此去位而作;亦多拟度,失本诗面目。余说汉诗先去此二病”等等,皆于人有所启发,可资参考。《汉诗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入总集存目类。《汉诗总说》有《昭代丛书》本、《清诗话》本。
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兼能绘事。远近皆相争购。卒年八十二。著有《宝颜堂秘笈》、《国朝名公诗选》。是书乃所作史论。以一人为主列举数事,或以一事为主列举数人,作者将之折衷后以己意记述,但所言不甚精切,不过所持之论点尚且公正。观作者之其它著书皆善于此。书中所言,于明季台省之弊,可谓切合时要。此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
中阿含经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涅槃”及“生死轮回”等早期佛教基本教理。关于汉译本的传承,传统有属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说法。现学术界一般认为属于说一切有部。本经与南传上座部《中部》大体相应,但多出七十经,属南传《增支部》。本经有汉译别生经六十八种,与本经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符秦昙摩难提亦曾译《中阿含经》五十九卷,已佚。本经有藏译本,近代有梵文残卷出土。敦煌遗书中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