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浮云

作者:高阳
玉垒浮云

高阳著,该书以北洋军阀时期为背景,通过张作霖、郭松龄等历史人物的政治活动,展现民国初年的权力格局变迁,书名取自杜甫《登楼》诗句。作者采用“以历史入小说,以小说述历史”的创作手法,将考据所得史实融入叙事体系,形成典型的密集叙事风格。小说以1925年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为起始时间节点,记述时任安徽省长兼军务督办王揖唐赴黄州开展政治斡旋的活动。通过多线叙事展现北洋军阀体系的权力博弈,涉及张作霖东北军系与段祺瑞皖系的政治较量,其中郭松龄倒奉事件构成重要情节支点。

猜你喜欢的书

李太白文集

李太白文集

诗文集。唐人李白撰。三十卷。白有《李太白集》已著录。此编系来人宋敏求在乐史所编三十卷本基础上,参以各本,重编而成。书成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乐史所编本前二十卷有诗七百七十六首,宋敏求又从王溥家所藏之三卷本(三卷中缺下卷,仅存二卷)李白诗集中补充一百○四首,又从“唐类诗诸编洎刻石所传,别集所载者“补入七十七首,共得一千○一首诗,编为二十三卷;又将原乐史本别集十卷所载之赋、表、序、碑、颂、记、铭、讚文等编为六卷,附于诗后;李阳冰、魏颢、乐史序及范传正、李华、刘全白、裴敬四人为李白作的墓碑碣记,共编为一卷,列于诗前,成一新三十卷本。宋敏求本“沿旧目而釐正其汇次”,各类漫无次第。后曾巩对其编次加以更订,晏知止校刻。该刻本卷一为诸家序、碑、志、碣记。卷二至卷二十四为诗,分为乐府、歌吟、赠、寄、别、送、酬答、游宴、登览、行役、怀古、闲适、怀思、感遇、写怀、咏物、题咏、杂咏、闺情、哀伤二十类。卷二十五至卷三十为杂文。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该书有蜀刻大小二本。该本收诗数量之多,远超以前各本。但其中杂入伪诗亦复不少。苏轼曰:“今《太白集》中有《归来乎》、《笑矣乎》及《赠怀素草书》数诗,决非太白作,并后来五代间贯休、齐己辈诗也。”(《书李白集》)。陆游《入蜀记》亦指出,此为宋敏求“贪多务得之过”。虽然如此,该本仍有遗漏,如《才调集》所收之《寒女吟》、《会离别》二首,《文苑英华》所收之《初月》、《雨后望月》、 《对雨》、《晓晴》、《望夫石》、《冬日归旧山》、《邹衍谷》等十七首,均缺收。有宋刻本,典藏北京图书馆,日本静嘉堂亦有收藏,恐即蜀本。

童子礼

童子礼

《童子礼》,明代屠羲时所撰。 从《礼记·少仪》始,记录儿童举止言行的规条的书很多。屠羲时在前人提出的规条的基础上,总结加工,提出了“检束身心之礼”、“入事父兄、出事师尊痛行之礼”、“书堂肄业之礼”三方面的要求,文字比较浅显,也比较易行。清代注意世风民俗的学者陈弘谋认为此书“不前诸条更为切近,童子所不可一日无者也”。正因为如此,对后来颇有影响。 今天我们审视这些规定,固然有僵化死板的一面,但也有从小就培养文明礼貌的一面。此书中自有可取之处,应进行分析,以区别对待。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原题「元阳子修,通玄先生注」。元阳子疑为唐人羊参微,通玄先生应为五代道士张荐明。《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撰「金液还丹龙虎歌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元阳子歌为五言诗二十八句,咏颂外丹。大旨以龙虎铅汞为丹药,以水银为丹基。诗云;「和气和太初,初气终归一。母子本相生,相生又相失。」注文曰:「姹女水银,玄阴水基,二气相合一体,而成还丹。」此诗又见于元阳子撰《还丹歌诀》卷下。

归田诗话

归田诗话

一名《存斋诗话》、 《吟堂诗话》。明代论诗著作。3卷。瞿佑著。作者于明成祖永乐中以诗祸入狱,谪戍保安,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得免。返归故里后,即仿欧阳修《归田录》而作此书,主要辑其早年论诗之语。3卷之中,上卷主要论唐诗,中卷论宋、金、元诗,下卷论元末及明诗。全书以品诗、记事为主,阐发诗论见解。论诗比较重视思想内容,尤其重视宋代的爱国诗。如“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东鲁遗黎”、“岳鄂王墓”数则,表现了比较高昂的民族意识。谈诗多能联系诗人的身世和时代,探究作品的立意、感情和社会作用,甚至提倡“直言时事不讳”。

佛性观修善法

佛性观修善法

一卷,中国佛教典籍。三阶教创始人信行撰。 本文献是三阶教的重要着作。未为历代経录所着录,亦未为历代大藏経所收。关於《佛性观修善法》的内容与研究,可参见拙作《〈佛性观修善法〉的基础研究》(载木村清孝博士还历记念论集《东亚佛教的形成与展开》,2002年,春秋社)。 现知在敦煌遗书中保存该文献写本两件,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北敦07879号(制79,缩微胶卷8386号)与北敦14802号(新1002)。北敦07879号首残尾存,尾题作「□□观修善法」,尾题的前两字脱落。北敦14802号从中部起抄写《佛性观修善法》这一文献,存有首题,但文本尾残。将两号相互对照,北敦14802号所存为该文献的前部分,而北敦07879号所存为该文献的後部分。两者约有2600字相互重复。由此可以将两个写本合并而复原《佛性观修善法》的全文。复原後,全文约有一万余字。并可补足北敦07879号尾题所残两字,恢复为「佛性观修善法」。 前此,业露华已将北敦14802号整理录文,发表在《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上。所以在此仅将北敦07879号整理录文。与北敦14802号重复的部分,参校该号及业录文。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宋霅川沙门仁岳撰,一法式。二观想。三礼赞。四持诵。五忏愿。六证验。七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