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作者:张竹坡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为底本,用眉批、行间夹批、行内夹批形式揭示《金瓶梅》之艺术成就。以为该书为“世情书”、“史公文字”,而非淫书。充分肯定该书描绘市井社会逼真如画,刻画人物“各不相同”,艺术手法丰富多姿。书前有《竹坡闲话》、《金瓶梅寓意说》、《苦孝说》、《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冷热金针》等总评文字,每回前有“回评”。张氏因袭崇祯本对《金瓶梅词话》本有所改动,并在语言上对崇祯本小有润饰、改动,如改“胡僧”为“梵僧”、“虏患”,为“边患”,“金虏”为“金国”之类,或可能出于清初政治之考虑。日本人鸟居久靖谓“此书居于第一奇书中的善本”(《金瓶梅版本考》)。有康熙三十四年(1695)本。一九八七年齐鲁书社出版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校点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张竹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刘忠肃集

刘忠肃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大书长语

大书长语

书论。此书卷一为正心、识字、师授、心悟、通变、结构、真态、神气、乘兴、贵熟等十则,凡二十一则。他认为“草书千字不敌楷书十字,楷书千字不敌大书一字,愈大愈难”,故主张为大书者当先端正认识。一则“学书自做人始,做人自正心始”;二则深明六书之义,“恶有扁署而可作别字”;三则从明师指授八示、八病、运笔捉襟等法;四则“机巧由于心悟,所悟乃能造微”;五则“不可专习一体,须遍参诸家,各取其长而融通变化”。以上五则是大书者首先要具备的条件。书写时需先经营位置,字个、间架、笔画等要相适配合;要尽字之真态而勿参己意;要“大字惟尚神气,形质次之,最忌修饰”;要“乘兴趣乃克臻妙,非兴到不书”;要“心不厌精,手不厌熟”,“笔下自然,应规入矩”。以上各则多关联笔法,是为大书者必须注意的事项。署书、堂扁、绰楔、镌漆、鉴定一则,叙述了各种大字不同的书写方法,尤强调鉴定一则,主张切不可护疾忌医,应“过得众人眼,始放老夫心”。原古一则叙述历代书法之流变,强调大书必须各极其旨,一字之中诸体兼备。客问一则是大书笔法的诀要,谓“字贵正锋,操笔要直,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体执有向背,气脉相联属”。纸说、笔说、墨说、砚说四则,皆从便于大书角度叙述之。

字鉴

字鉴

辨正文字的字书。元代李文仲撰。凡五卷。李文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馀未详。据卷首颜尧焕、于文傅、张楧、唐咏涯、黄潜等人所撰叙文云,李文仲伯父李伯英曾撰《类韵》三十卷,从形、音、义三者关系出发,训释文字假借用法,该书脱稿未久,伯英逝世,因而字形笔画多未校正。李文仲遂撰此书,以辨正字形,刊除俗谬。并对前人字书,如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张参《五经文字》、宋郭忠恕《佩觿》以及毛晃增注之《礼部韵略》等书中错误,均有举正。以二百零六韵编次文字,以《说文》为依据辨正字形,一般均在注释音义后指出俗体之讹谬,如“尨,莫江切。《说文》:‘犬之多毛者,以犬从彡。’俗又加犬作狵,非。”作者于文字形体的正谬区别甚严,但并不一味强调从古。本书清初由朱彝尊抄得,张士俊刊行,方得行世。今存有清张氏泽存堂本、道光五年(1825)刻本等。

陆锡熊诗集

陆锡熊诗集

陆锡熊诗集5首。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唐义净译。补录卍十九题记。根本说一切有部所传,是现存律藏文献中最为浩繁者,也是最晚译出者,为藏传佛教徒所遵循。汉译为唐代义净翻译,藏译于吐蕃时期译出,藏译在内容上比汉译全面。1931年在吉尔吉特(今属巴基斯坦)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梵文本。传统上分为四部分,即律分别、律本事、律杂事、律上分。律分别包含比丘分别、比丘尼分别、比丘别解脱戒经、比丘尼别解脱戒经四部分。藏汉译本全,汉译为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50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20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1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1卷。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法,一卷,唐金刚智译,略云金刚童子念诵法,尾题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瑜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