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集

作者:周作人
泽泻集

周作人著。北新书局1927年9月初版。为1927年前散文的自选集,收入小品、杂感、书序等共21篇,前有序文,引述戈尔特堡批评蔼理斯“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和一个隐士”的话,实际上是援蔼理斯以自剖,并提出“我希望在我的趣味之文里也有叛徒活着”以自律。从集内文章看,有关“三·一八”惨案等政治事件的几篇杂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的“叛徒”的抗争。而篇幅更多的是《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北京的茶食》、《谈酒》、《爱罗先珂君》等小品散文,或抒写故乡风物与京城生活;或谈论饮食文化与生活趣味;或忆述友人情谊与评介书籍等,均带有明显的“隐士”之风。这类文章,往往以洒脱不拘的笔法,从容清谈,广征博引,咀嚼人生的意趣,寄托闲适的情致,在艺术上自成风格,“由于它的意境恬适而情调隽永,缓缓说来,有似絮语,博学多识,益人心智,故读他的作品,正如喝绿茶,嚼谏果,入口虽觉平淡,但加回味,却使人分外感到甜美。”

猜你喜欢的书

燕京岁时记

燕京岁时记

风俗志。清富察敦崇编写。富察敦崇,满族人。所编是书以一年从始到末的顺序介绍各时的节令、风俗、禁忌和各种仪礼娱乐活动。其中有一月的元旦,八宝荷包、祭财神、破五、人日、打春、灯节、筵九、打鬼、大钟寺、白云观、厂甸、东西庙、土地庙、花儿市、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二月的太阳糕、龙抬头、春分、清明,三月的蟠桃宫、潭柘寺、戒台、天台山,四月的舍缘豆、万寿寺、妙峰山、榆钱糕、黄鹂,五月的端阳、雄黄酒、天师符、城隍出巡、过会、瑶台、磨刀雨,六月的洗象、祭马王、祭关帝、十刹海、扫晴娘、酸梅汤,七月的丢针、鹊填桥、法船,八月的中秋、月光马儿、月饼、兔儿爷摊子,九月的九月九、钓鱼台、九花山子、财神庙,十月的十月一、添火、卖宪书、风筝、毽儿、咘咘噔、太平鼓、走马灯、蛐蛐儿、聒聒儿、油壶卢、粟子、白薯,十一月的翻褂子、冬至、九九消寒图、拖床、溜冰鞋,十二月的腊八粥、大白菜、雍和宫熬粥、封印、封台、春联、门神、除夕等等。是书与 《帝京岁时纪胜》 的内容互有异同,可参证补充。书中有些内容,也与宫廷事务有关,如打春条,就按礼部则例,说明是日大兴、宛平县令设案于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还有府县生员、尚书、侍郎、府尹及丞等进午门,至乾清门、慈宁门,太监接奏等礼仪的经过。凡此种种,多为有用资料。是书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刊印,1961年,北京出版社据原刻本排印。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与 《帝京岁时纪胜》 合订出版。另外,是书曾有法文和日文译本。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中国古代家书。颜之推著。本书旨在告诫颜氏子孙遵守儒家传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上智之人不教而成,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对于中庸之人,则应加强教育。主要是以礼为教本,读圣贤之书,以达到诚孝、慎言、立身、扬名的目的。认为对后代的教育应从婴儿时代抓起,甚至实行胎教,即让孕妇目不邪视、耳不妄听。在孩子出生以后,就应以仁义礼节来教育。之所以重视幼时教育,是因为此时儿童神情未定,易受熏陶感染。人即使到了中年,也应加强学习。本书还提出了具体的道德原则,来调节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关系,认为父对子不应溺爱,兄与弟要和睦。在处理夫妇关系上,坚持男尊女卑的原则,认为妻子不应主持家政,更不应参与国政,只能在家服侍丈夫。人们持家要以“中庸”为准则,教育子孙在待人处事上要小心谨慎。反对悭吝,但又要俭朴持家。家里要有财富和奴婢,但不能太多。官也要当,但不能超过中品以上。只有在各方面切忌过与不及,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还要求人们教育子孙重视节操,反对奴颜卑膝。既要重视生命,又要追求名誉,如不能兼得,就应舍生取义。本书宣扬的虽是封建的伦理纲常,但也有许多合理的思想,对改善今天的家庭伦理气氛和社会风尚仍有借鉴意义。

唐诗选

唐诗选

唐诗选注本。今人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初版,后曾重印。茂元祖父为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有《韩昌黎文集校注》。茂元承家学,精熟唐诗文,曾有论文多篇,结为《晚照楼论文集》。此书虽为选本,实凝聚数十年读诗心得,贯穿以对唐诗史的系统认识,具有相当学术性。全书选唐诗人一百十五家,诗五百馀首,大抵承初盛中晚四唐说,推重盛唐诗,强调气格、音调、韵致、神采,但能兼顾初唐、元和、晚唐诸派乃至二三流作者,故选目颇具特色。作者小传与注释常有发明与新见,尤为精粹。以其出版较早,曾一度风靡。重印本对选目、传、注均有所修订。

肯綮录

肯綮录

一卷。北宋赵叔向撰。赵叔向号西隐野人,一作西隐老人,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潜出至京西。金人退,引众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义兵。因部将密告将谋不轨,被刘光世奉诏捕杀。赵叔向平时“闲居多暇,饮酒读书,足以自娱,有疑误随即记之”,以成此书。自谓“昔蒯生自名其书曰《隽永》,取肉肥而味长,我则异于是,殆是眉山先生羊骨帖中语,终日摘剔仅铢两于肯綮之间者,因以名录”(《肯綮录》小引),特定书名为《肯綮录》。全书共记俚俗字义、签美误、梅雨、伯夷叔齐名字、筠为竹、圣节香钱、万俟音墨其、九方皋、孟子字、晋宋前南方鹅贵、震灵丹、涕洟、伊蒲塞非素馔、钟馗小妹、㕲漱书、燕脂、客作、紫姑伸狱、 火骨成灰、长物、元二、井干、絃当作弦、抨棋、九拜、三老五更、香薷、玉龙膏、赵清真高士入冥、东坡易箦、衡字从角、撰与择通、就馆等三十三事。《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首辨俚俗字义,于陆法言唐韵注中摘录以备考证。然唐韵为孙愐作,法言隋时人,所著乃切韵,非唐韵,开卷先误。又谓孟子名 ‘轲’应读口个切,不知韩愈石鼓歌正押平声。其他辩证亦多说部习见之文,无可采录。”其实,书中所记多为赵叔向耳闻目睹之事,皆有根据,非为臆造,亦可参考,不能全废。今传本主要有《学海类编》、《艺海珠尘》、《函海》、《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商务印书馆 《说郛》节本不分卷。

求闻持表白

求闻持表白

求闻持表白,一卷,日本觉鍐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4册

因果本起经

因果本起经

因果本起经,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收于房山石经第0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