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福

作者:佚名
痴人福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8回。无名氏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书局石印本。卷首有嘉庆十年(1805)梅石山人的序,称“偶于残卷中捡有一书,系是抄本,名《痴人福》”,“令梓人翻刻印行世,大可点省于世事耳。”有绘图18幅。该书讲述田北平的故事。荆州田北平虽然富甲一方,但像貌奇丑,却阴差阳错地连娶了3个如花似玉的妻子,然而都嫌其丑陋,逃避净室,并题匾额为“奈何天”。田北平得仆人田义之助,焚券免债,输粮助边,救济军队及灾民,多有善行,故而感动了上帝,遣使把他变形为美男子。皇帝也因功封他为尚义君,3个妻子皆为诰命夫人,一门从此和谐。小说本事出自李渔《无声戏》第一回《丑郎君怕娇偏得艳》,亦即《连城璧》第五回《美妇同遭花烛冤,村郎偏享温柔福》,主人公名阙里侯。后李渔自己又据此敷衍,作为传奇《奈何天》,改主人公名为阙素封,编为一部极富讽刺意义的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喜剧。小说《痴人福》就是根据传奇《奈何天》改编而成,故而处处留存有戏曲的痕迹。由于改编粗糙,所以《痴人福》作为小说显得线索杂乱,头绪纷繁,联络生硬,且人物都一出场便自报家门,叙述身世,故事情节进展也多从人物口中说出,戏曲色彩十分浓厚。同时,小说也承袭了传奇富于讽刺色彩、语言活泼生动、多用口语,以及李渔作品惯有的好发议论的特点

猜你喜欢的书

磨坊之役

磨坊之役

本书是左拉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揭露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黑暗、宗教伪善、资产阶级丑恶,同情穷人的苦难,赞颂劳动者的伟大,对统治阶级荣誉观念沦丧和普通人民的英雄主义进行对比写照,对小市民生活和艺术家的活动进行描绘,对婚姻、死亡、情欲等问题进行研究,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

出口成章

出口成章

文艺论文集。写于1955年至1963年。1964年2月作家出版社初版。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收录了作者的《序》和文艺论文22篇。

大破玉佛寺

大破玉佛寺

民国鸳鸯蝴蝶派作家冯玉奇著,讲述了绿珠等一行人上玉佛寺报仇,用和合剑杀死了癞痢僧和玄妙僧,欲放火烧寺,被浮云长老、我佛山人及金光圣母三人阻止并训导了一番,绿珠等人心满意足的回到柴家庄,闭门静修,不再江湖上奔走。过了三年,德悟和尚心有未甘,遂向绿珠等寻仇,又引起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故事。该作品为武侠题材,通过对书中主人公人物及经历的刻画与描写,劝忠劝孝,燃犀烛奸,实为寓意褒贬。小说主题深刻,立意深远,使人感到作者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光,非常值得一读。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

戴望舒作。1927年夏作于松江。初收于1929年4月上海水沫书店版诗集《我的记忆》。戴望舒在创作《雨巷》后,对刻意追求诗的音乐美感到厌倦,试验着各种新的形式,努力“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诗论零札》)。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探索诗的形式方面,为自己制造的合脚的鞋子,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也因此命名为《我的记忆》。诗人在这首诗里,运用了象征主义“思想知觉化”的创作方法,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开掘。诗人将记忆作为熟稔的朋友,赋予记忆以性格、声音和神态,用幻化的“第二自我”来暗示实体的自我。诗人通过记忆这个好朋友,不拘形迹的随时来访,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自己蛰居松江时的矛盾心态。这首诗的韵律不在于字的抑扬顿挫,而在于诗情的强弱起伏,虽然不押韵,但念起来和谐。诗人还摒弃了典雅华丽的藻饰,而代之以朴素自然,富于表现力的现代口语。诗无定节,节无定行,行无定字。在诗的形式上,趋向散文化和口语化,体现了诗的散文美(或口语美)。戴望舒开创的这种新的诗体,是借鉴了法国后期象征派的无韵自由诗体,结合我国新诗的传统发展而成。卞之琳说:这是一种“既有民族特点也有个人特点的白话诗体”(《戴望舒诗集·序)》。这种具有散文美的诗体,经艾青等人的宏扬,已成为一种风气,将新诗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艾青说: “戴望舒起初写诗是用韵的,到写《我的记忆》时,改用口语写,也不押韵。这是他给新诗带来的新的突破,也是他在新诗发展上立下的功劳。”(《就当前诗歌问题访艾青》)

药师经白话解释

药师经白话解释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由金兆年、吴秋琴两位居士译注的《药师经白话解释》,自1990年至1991年在《广东佛教》总13-21期连载,受到读者的欢迎,时有读者要求印赠单行本,鉴于连载期间,作者也将稿件寄上海佛教协会出版发行,故未能及时列入《广佛丛书》印赠,今夏承浙江新昌大佛寺悟道方丈发动四众热情助印。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

法玺印禅师语录,清正印说,性圆等编。十二卷。卷一至卷二收住江西南康建昌县凤栖山同安禅寺语录;卷三收住江西南昌府靖安县龙门山暇僧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南城清化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示众、茶话;卷六收,法语;卷七收,勘验机缘、参见机缘;卷八收,书、启;卷九收,真赞、自赞;卷十收,颂古、付法偈、诗;卷十一收,佛事;卷十二收,募疏、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