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论
作者:邹韬奋
邹韬奋著,共3集。第一集由生活周刊社于1931年10月出版,共收小言论132篇;第二集由生活书店于1933年1月出版,收小言论139篇;第三集由生活书店于1933年2月出版,收小言论56篇。“小言论”是邹韬奋主编《生活》后开辟的一个栏目,每期一篇,刊于卷首,后合编成三个集子。韬奋非常重视小言论的写作,以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我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要尽我的心力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小言论”的文风明白畅快、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短小精悍,是短评写作的佳品。如《道听途说》、《政府广播革命种子》、《冯玉祥与缎鞋》、《民穷财尽中的阔人做寿》、《思想犯罪》、《择吉安置遗教》、《呻吟的哀音》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章节列表
升序↑第一集
- 一位不嫁的女书记官
- 醋味深重
- 以后谁娶黄女士的便是Hero
- 发了一夜的财
- 柏林大学找不出这位博士
- 同德国的跷脚老太婆赛走
- 门房代理校长
- 潘老太太与中医
- 这位“跑腿”同志说得伤心
- 死后如何?
- 猫欤?狗欤?
- 募捐提倡做死人
- 一位女同志的粽子
- 半个脑子
- 糊涂虫假认真
- 急来抱佛脚是要来不及的!
- 令人敬仰崇拜的女接线生
- 积毒的心理
- 猫捉老鼠的新闻记者
- 阿猫阿狗的成绩
- 奴性十足的舞弊本领
- 我们只得佩服文明国的法律!
- 无耻!
- “人家要笑的”
- 傻子太少
- 白忙了一顿
- 也许是能力的表现
- 偷偷捏捏的大学教授
- 不过被疯狗咬了一口
- 一封万分迫切求救的信
- 虽死何憾?
- 几个特色
- 无可如何的抱歉
- 多么为国争光的教育局长!
- 夜大学
- 不堪设想的官化
- 中外注目中之嫣然一笑
- 争气
- 倒也没有什么希奇
- 老头儿说老话
- 校长供开刀
- 矮弟弟也有刮目的时候
- 民穷财尽中的阔现象
- 五国海军会议与中国
- 烈士倒霉
- 大光明中大不光明
- 硬
- 勉强以笑颜表示欢迎
- 匪首的思想
- 热烈后的静思默念
- 穷光蛋的公道
- 姑作未来的乐观
- 压倒
- 莫德惠勉任巨艰
- 张我华之殊深愧对
- 张翠凤女士和她的母亲
- 始终抱乐观
- 吕焕炎被刺中的凶手
- 敬告工商部当局
- 几死毒手的白英女士
- 浙教厅的研究部
- 留学热中的冷静观
- 赵铁桥盖棺论定
- 租界电话出卖问题的测验
- 劳苦民众中的一桩丧事
- 除去非党员案缓议
- 暴行军人的爱妾撒娇
- 勇敢的中国人
- 辞去遥摄的大学校长
- 李杏花女士胜利之所由来
- 一千五百万元的诱惑力如何?
- 冒险
- 欲盖弥彰的兽行
- 敬慰萧女士
- 尊意云何?
- 自觉与自贱
- 文明国的文明行为
- 戒慎恐惧的局面
- 痛快
- 饭桶领事应即撤回
- 励志社的祝捷盛宴
- 人力车夫所受的剥削
- 厦门当局袒荷之荒谬
- 对蒋张避名致敬的问题
- 全国图书馆之激增
- “真金不怕火”
- 民穷财尽中的阔人做寿
- 学潮之谜
- 日对我之惊慌
- 再论学潮之谜
- 浙省政府改组中的考察费
- 查验入上海的外国人
- 注重同等学力的考试规程
- 平民住宅与阔人洋房
- 教育部的军阀手段
- 孔部长与女同事
- 教部新颁的救济办法
- 考试以后如何?
- 扩充升学预试范围的建议
- 已升且学者奈何?
- 读全国教育最近统计
- 始识中国文明
- 壮哉移民西北的先锋队
- 实业部筹划创办五大工厂
- 英雄末路犹恋虚荣
- 胡氏辞职声中之另一观察
- 赤膊甘地与西装甘地
- 先锋如何?
- 真假电影
- 日新月异的奇妙世界
- 驻华日军又逞暴行
- 所望于西陲学术考察团者
- 交通部孝敬英国吗?
- 辞官救灾的朱庆澜氏
- 失业狂潮中的怪现象
- 蚊虫苍蝇后的老虎
- 料理后事
- 蒋作宾口中的苏俄现状
- 中国看报人民的数量
- 甘地拒绝建立铜像
- 主席老师与洋奴教育
- 考试声中的希望
- 人民不许
- 华北运动成绩进步之可喜
- 荣誉中的自觉
- 学潮中的负责者
- 宗族主义和国族主义
第二集
- 哀监察院
- 国人应奋起一致对外
- 附议《反对今日之鸦片政策》
- 热血民众的唯一武器
- 忸怩作态何为?
- 全民族的生死关头
- 再论热血民众的唯一武器
- 女性从宽录取
- 南开培植寒士的新事业
- 什么“幸福之连索”!
- 人见绢枝逝世
- 天灾人祸
- 甘地又来了
- 浸在水中的数万民众
- 各尽心力
- 自动赈灾之踊跃
- 汉难中的日本军民
- 人类同情的流露
- 主因
- 谈朱子桥先生
- 无国力为后盾之华侨
- 自认为正当之处置
- 呼吁和平的实效几何
- 应彻底明瞭国难的真相
- 唯一可能的民众实力
- 一致的严厉监督
- 对全国学生贡献的一点意见
- 除自救外无办法
- 自救之准备
- 当前的重要关头
- 国庆与国哀
- 历史的教训
- 努力的焦点
- 宁死不屈的保护国权
- 宁死不屈的抗日运动
- 宁死不屈的准备应战
- 决死之心和怯懦自杀之区别
- 姗姗其来迟的和平统一会议
- 战与不战的问题
- 应有牺牲的决心和奋斗的计划
- 日内瓦的巨剧
- 前途如何?
- 夜长梦多的三星期
- 人民已经团结一致的表现
- 谁的卖国主意?
- 为民族争光的马将军
- 敬告义勇军诸君
- 我们何以尊崇马将军?
- 国际间的丑态毕露
- 政府广播革命种子!
- 国联无再研究之必要
- 辟邵力子氏的狡辩
- 谁都没有责备请愿学生的资格
- 金钱和奴性
- 日军阀的匪字妙用
- 革命政府和军阀政府的分界
- 国难与学潮
- 动静两个方面
- 嘴里手里
- 教育家的重大责任
- 逃失锦州
- 生死存亡的最大关键
- 大演空城计
- 两件轰动一时的举动
- 奉送锦州的一段秘密
- 激昂悲壮的东北义勇军
- 本庄繁奏语中最可注意的几句话
- 甚嚣尘上的绝交问题
- 创巨痛深中的曙光
- 奋斗精神的表现
- 最要不得的两种心理
- 敌之所望与我之所忌
- 外报对我之新论调
- 准备长期的奋斗
- 对于国联调查团的感想
- 可得聊以解嘲吗?
- 谁荒谬?
- 评中国银行二十年度营业报告
- 与努力成正比例的效果
- 候补傀儡的名望家
- 中国究竟想不想翻身?
- 与众共弃之汉奸
- 滕烈士之身后凄凉
- 招待孝脱上尉的母亲
- 一群可怜虫
- 马占山反正
- 滥用与搜括
- 国民党与中华民国
- 中国小猫冒险出关
- 丧权辱国中的喜气洋溢
- 溥仪失却好机会
- 逐个击灭战略
- 独裁与双裁
- 掌颊罚跪的市长
- 木头大起劲
- “应不准行”中之邮政罢工
- 万家堕泪哭忠魂
- 加重惩治贪污刑罚
- 苏俄第二次五年计划
- 中大教潮中的一段纠纷
- 日趋严重的国难形势
- 劲儿多好!
- 死路一条!
- 二万人投考的风波
- 学潮中的小题大做
- 论功行赏
- 牛兰夫妇绝食事件
- 冯玉祥与缎鞋
- 誓死周旋
- 朱子老碰着一鼻子灰
- 敬悼殉难的邮局长
- 难为了这位女博士
- 中国给日本的哀的美敦书
- 日舰护送日货
- 公意的表现
- 名犬与名人
- 暗送秋波
- 老实博士大触霉头
- 感谢状
- 匪的公道
- 大呼不好的张宗昌
- 有吉所要带去的礼物
- 做阴寿式的国耻纪念
- 家仇与公仇
- 对照下的惨状
- 不胜钦佩之至
- 为贱民绝食的甘地
- 无庆可祝的国庆日
- 监察委员的公骚
- 国联给中国的特惠
- 鸦片公卖民意测验
- 忧虑国事自杀
- 为军阀诸公铸铁像的研究
- 玩什么把戏!
- 梁作友的下场
- 思想犯罪
- 中山先生诞辰的感想
- 李顿深虑中国青年
第三集
- 翁文灏坚辞教长
- 民心背离中的胡佛
- 招商局收归国营
- 趣剧
- 卧着拿薪水
- 临死不忘义军的徐君
- 无名英雄墓的创建
- 国府迁回南京
- 追悼殉难四童军
- 人间地狱
- 一年一度的新年
- 民权保障同盟
- 木炭代汽油的发明
- 中国又多一处王道乐土
- 又一王道乐土的消息
- 不便发表下的管见
- 幸免心理所得的反应
- 为国捐躯的安营长及士兵
- 自援式的逃命
- 《江声日报》经理刘煜生被枪决案
- 新闻记者
- 三层奴隶
- 萧伯纳妙人妙语
- 萧伯纳的幽默
- 丢脸的问题
- 誓死抗暴与民众
- 中美海军的相提并论
- 阅报被处重刑
- 滑稽剧中的惨痛教训
- 逃军和孤军
- 惩汤呼声中的推究
- 卖身契约的签字问题
- 照八个月镜子
- 大刀吓敌声中的空军幻影
- 盛极一时的妥协空气
- 廖案的印象
- 张学良如此这般的背后
- 我军安然退出
- 娼与非娼的问题
- 废话
- 麻木
- 苦命是注定了的吗?
- 大员与鼠偷
- 择吉安置遗教
- 争辩的焦点
- 高友唐拒绝行贿
- 由抵抗而失败了吗?
- 幽默文字
- 惨痛之又一幕
- 荒谬绝伦的毕业会考
- 听到胡博士的高谈
- 青年体格的检查
- 华北的和平
- 二十五位监委的涕泣
- 限制文法科招生
- 又一次的庆祝成功
猜你喜欢的书
元氏长庆集
六十卷。《补遗》六卷。唐元稹撰。元稹,字微之,又一字威明,河南(河南洛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在逆境中发愤读书,九岁即能属文,贞元九年(793)仅十五岁明经及第。贞元十九年(803)中书判拔萃科制举,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中拜右拾遗,因上书奏和重大案件,得罪权贵,被贬官。长庆中为翰林学士、宰相。唐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后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卒赠尚书右仆射。著有《元氏长庆集》、《元氏类集》、《十体》、《杂诗》等。据白居易《元稹墓志铭》称其著文一百卷,题曰《元氏长庆集》。《唐书·艺文志)又载有《小集》十卷。然而原本已缺佚不传。《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录为六十卷。并记“长庆集百卷,今已其四十卷。”宋代有宣和甲辰(1124)建安刘麟所刊刻,世称闽本,亦已不存。此集为明万历年间,松江马元调重刊。凡六十卷。卷一至卷八为古诗,卷九为伤悼诗,卷十至卷二十二为律诗,卷二十三为古乐府;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为新乐府,卷二十七为赋,卷二十八为策,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一为书,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九为表状,卷四十至卷五十为制诰,卷五十一为序记,卷五十二至卷五十八为碑志,卷五十九至卷六十为告祭文。并有《补遗》六卷。其卷帙与旧说不符,盖编者对原本遗失之处加以补缀,却反失其真。据集前刘麟序称:“稹文虽盛传一时,厥后浸以不显,惟嗜书者时时传录。某先人尝手自钞写,谨募工刻行云云。”则其文均未尝有所增损。应在北宋时即有此残本。元稹在当时颇有盛名,人称“元才子”。又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故其乐府诗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现实,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其艳诗和悼亡诗亦别具特色。此集有嘉靖三十一年(1552)东吴董氏刻本,也是据刘麟刻本翻雕,共六十卷。《四部丛刊》据此影印,有《四库全书》本。目前最完备的本子是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冀勤点校的《元稹集》六十卷,《外集》八卷,《附录》五卷。
征乌梁海述略
乌梁海即明时兀良哈部族,在蒙古诸部之北,而役属于蒙古诸部。大抵蒙古事游牧非平原旷野弗便也,乌梁海事采捕非深山密森弗便也。瀚海以外,迤南近内札萨克,多平原旷野,喀尔喀蒙古居之。迤北近俄罗斯,多深山密林,乌梁海居之。
杂纂二续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苏轼撰《杂纂二续》。
神应经
一卷。明陈会 (生卒年不详)撰。刘瑾补辑。陈会字善同,号宏纲。精于针灸。著有《广爱书》、《全身百穴歌》等书。刘瑾字永怀,号恒庵。此书为所进御书。当在正德年前撰成。此书取 《全身百穴歌》其中部分内容,增补刘瑾治疗经验而成。书中主要记述针灸穴位和操作方法,以及对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等内容。其中有歌诀、图、说。所附折量法、补泻直诀、取穴图说以及针灸禁忌等内容,颇有可取之处。书前有宗派图,称梓桑君席宏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陈会,陈会传二十四人,嫡传二人,一人为康叔达,一人即刘瑾。其中又有席宏达誓词,谓传达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度,阴有天刑,明有阳谴,均为道家野谈,不足为信。有明刊黑口本,日本正保二年 (1645) 田左卫门刻本。
唐宋名家词选
唐宋词总集。今人龙榆生编选。编选者云:“本编所录各家,以能卓然自树或别开生面者为主。”“所选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风或久经传诵者为准。”故此书多名家脍炙人口之作。此外,为使本选集兼作词谱之用,别创符号,置于词之右侧,以●表句,◎表平韵,△表仄韵。此为历来词选所仅见。唐五代词,收入自李白至李煜,作者25家、词143首。宋词,收入自潘阆至张炎,作者69家、词565首。选录每家作品,皆标明采自何书;每首词后,采录有关评语或词话。每一作家作品终了,则后列“传记”、“集评”,分引史传节录或诸家品评,以为作家小传与艺术成就、风格介绍,言简意赅,确切精到。书末《后记》,略述了词的发生发展轨迹。此选本,30年代时原为暨南大学讲稿,曾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经选者增删,又于1957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永历实录
二十六卷(第十六卷已佚,实存二十五卷)。清王夫之 (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崇祯举人。曾参加桂王政权,后觉国事不可为,遂隐居,从事著述近四十年。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都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和文学。著作一百多种,后人辑为《船山遗书》。该书记载永历帝朱由榔在位五十年史事。卷一为大行皇帝本纪,即昭宗匡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余为诸臣列传二十五卷,于永历一朝人物一百零八人立有专传。其《死节》、《佞幸》、《宦者》诸传,较他书为详。对农民起义领袖高必正、李来亨等皆为立传,记其战功,存其事迹。惟与金堡、蒙正发、刘湘客友善,不免门户之见。又因在朝日短,后事得之传闻,所记年月常与他书不符。王闿远称为 《永历实记》、《永历事记》。有同治四年 (1865)金陵书局《船山遗书》本,民国间《船山遗书》本,岳麓书社1982年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