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花志果
作者:汪道鼎
《坐花志果》全书共八卷,另附《醒迷录》等。本书是一本因果故事集:作者叙述了三十年以来所耳闻目见的种种因果之事,罗列果报,劝惩并著。每篇小故事,先 以“七言诗”开篇,勾勒出故事梗概;中间详明、生动地叙述故事;文末,再以“坐花主人曰”的评注形式,点出“为善则昌,为恶则亡”的因果之理。一则则因果 故事,辗转曲折,如是因,如是果,催人警醒,感人至深。自成书以来,流通甚广,深受大众喜爱。鹫峰樵者为之音释,对文中的疑难字词,一一加以注音和解释。 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曾倡印、流通此书。在《印光法师文钞》中,多处可见印光大师为各界人士寄送《坐花志果》的记录。于此更见此书的劝善之功。本此出版,采用文白对照的方式,在每一篇【原文】后,均附上白话【译文】,以适合不同的阅读需求。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音释坐花志果序
- 凡例
- 音释例言
- 上卷 一、何孝子
- 上卷 二、万彦斋封翁二事
- 上卷 三、十金易命
- 上卷 四、余生削籍
- 上卷 五、吴生
- 上卷 六、钱文敏公残杀报
- 下卷 二二、伪书保节
- 上卷 八、乞丐福报
- 上卷 九、偷儿福报
- 上卷 十、皂隶福报
- 上卷 十一、阳羡生
- 上卷 十二、汤封翁
- 上卷 十三、刘会元
- 上卷 十四、沈鸿飞
- 上卷 十五、某刑名
- 上卷 十六、口业
- 上卷 十七、胡封翁
- 上卷 十八、张观察
- 上卷 十九、一洋致富
- 上卷 二十、荷池洗砚
- 上卷 二一、包巽权
- 上卷 二二、曹之英
- 上卷 二三、宣城盗
- 上卷 二四、鬼捉醮妇
- 上卷 二五、梅树藏银
- 上卷 二六、正直为神
- 上卷 二七、勘灾二则
- 上卷 二八、一震三人
- 上卷 二九、昧银被殛
- 上卷 三十、火漆藏银
- 上卷 三一、获盗受谴七则
- 上卷 三二、广平生
- 上卷 三三、吴门细娘
- 上卷 三四、某烈妇
- 上卷 三五、费封翁
- 上卷 三六、费善人
- 上卷 三七、张明德
- 上卷 三八、潘氏世德
- 上卷 三九、解砒毒方
- 上卷 四十、云间守
- 上卷 四一、雷殛阴谋
- 上卷 四二、牛头人
- 下卷 一、受污不辩
- 下卷 二、腹内蛇鸣
- 下卷 三、救人延寿
- 下卷 四、妒奸误杀
- 下卷 五、子死复生
- 下卷 六、殿试卷用淡墨
- 下卷 七、敬师获报
- 下卷 八、抚院吏
- 下卷 九、吴封翁
- 下卷 十、香店
- 下卷 十一、贱值盘剥三则
- 下卷 十二、白云庵
- 下卷 十三、颜太夫人
- 下卷 十四、照例办二则
- 下卷 十五、杨协戎
- 下卷 十六、某选郎
- 下卷 十七、义犬
- 下卷 十八、报恩猪
- 下卷 十九、周云岫
- 下卷 二十、王中丞
- 下卷 二一、李晓林
- 下卷 二二、伪书保节
- 下卷 二三、阴骘两榜
- 下卷 二四、陶顺
- 下卷 二五、雷劈盗弁
- 下卷 二六、掘坟卒
- 下卷 二七、雷警不孝
- 下卷 二八、埋尸获报
- 下卷 二九、陕右生
- 下卷 三十、柯桥某
- 下卷 三一、安港东岳庙三则
- 下卷 三二、蔡方伯
- 下卷 三三、杀婢索命
- 下卷 三四、无头人
- 下卷 三五、朱书闱卷
- 下卷 三六、梦中鹤舞
- 下卷 三七、雷震后妻
- 下卷 三八、顾云樵
- 下卷 三九、口报
- 下卷 四一、风卷麻裙
- 下卷 四二、弃米圊中
- 下卷 四三、埋骨不慎
- 下卷 四四、承德令
- 下卷 四五、鬼文入彀
- 下卷 四六、冷甲
- 跋
汪道鼎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千金翼方校释
《千金翼方校释》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撰,乃《备急千金要方》之续编。其撰述内容有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避谷、退居、补益、中风、杂病、万病、飞炼、疮痈、色脉、针灸、禁经,共30卷。除其扩展《备急千金要方》有关内容外,于本草、妇科、美容、伤寒、养生、中风、杂病、解毒杂疗、针灸等尤所详悉。千金两方载述广博,条理清晰,系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医学典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两晋演义
章回小说。近代吴沃尧著。二十三回。书叙晋武帝统一三国后,自以为海内一统,天下太平,乃恣意淫佚,取吴宫美女,以充后宫。武帝死,惠帝继位,皇后贾氏弄权。贾氏与辅政杨骏争权,杀杨骏,逼死太后,重用小人,淫乱宫廷。引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后又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赵王伦起兵杀贾后,谋废惠帝自立,齐王冏等又杀伦,并互相火并,史称八王之乱。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毒杀惠帝,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晋由是元气大伤,内乱外患不止。本书原拟写百回,完整演述两晋史事,后仅完成二十三回,至怀帝立为止。小说大部分敷衍正史,通俗可读,却不免平铺直叙。初连载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三十三年的《月月小说》。宣统二年(1910)上海群学社出单行本。近有1988年花城出版社排印本,收入《我佛山人作品选本》。
燕子笺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六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中叶。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迎薰楼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刊本,藏芜湖市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迎薰楼刊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迎薰楼刊本。唐朝玄宗年间,扶风茂林才子霍都梁,表字秀夫,父母早亡,流寓西京。霍生风流倜傥,才艺双全,歌赋诗词俱精,尤善丹青妙技。学官秦若水,霍氏世交,嘉其才学,邀在署中读书。时长安黄榜招贤,霍生应同乡鲜于佶约,同去京师赴试。会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作乱,试期延迟,霍生借寓旧识妓女华行云处。一日,霍生为画《春容》一幅,又应行云请,自绘于侧,标致成双,风流无二,送与贡院门首缪继伶处装裱。
咏怀诗
组诗。三国魏阮籍作。今存四言十三首,五言八十二首。后者尤著名。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当政,谋夺曹魏帝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屠杀惨酷。阮籍对此深为不满,又常虑祸患及身,因作此诗以自抒胸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忧时愤世、徬徨苦闷的心情,以及求仙避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上层的虚伪丑恶,则颇多讥刺。但迫于环境,不敢明白倾吐,故诗中文字隐晦曲折,并多用象征手法,形成独特风格。对后世咏怀、感遇一类的五言组诗颇有影响。
防海纪略
王之春编(原题芍唐居士编)清同治十年(1871)顺天原刻本 二册中国边疆图籍录著录又二卷:清光绪六年(1880)上海文艺斋刻本二册。系删补《英夷八寇记》而成。作者鉴于清同治年间中外争端日多,欲以此书为清政府对外交涉中提供借鉴,故叙次得体,事实准确,语词秉直,无多顾忌。书末附《津事述略》,记述同治九年(1870) 天津教案事颇详。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章段;广本叙述行法事者必念诵阿弥陀经并载经文,略本则无。注疏有演底五卷(东日)、探赜一卷(东日)、名数二卷(良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