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红楼梦
作者:秦子忱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凡例
- 第一回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 太虚境警幻谈因果
- 第二回 讯鸳鸯凤姐受虚惊 救妙玉香菱认亲父
- 第三回 黄泉路母女巧相逢 青埂峰朋友奇遇合
- 第四回 观音庵凤姐遇秦钟 丰都城鸳鸯见贾母
- 第五回 庆生辰元妃开寿宴 得家报黛玉慰芳心
- 第六回 试真诚果明心见性 施手段许起死回生
- 第七回 碧落黄泉寻踪觅迹 红颜白发恸子思夫
- 第八回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 叙幽情鹃莺各为主
- 第九回 小宁馨喜降荣禧堂 母蝗虫再醉怡红院
- 第十回 艰子嗣平儿祷神明 滞婚姻贾环怼父母
- 第十一回 丰都城贾母玩新春 望乡台凤姐泼旧醋
- 第十二回 张金哥拦舆投控状 夏金桂假馆诉风情
- 第十三回 胞弟兄相逢不相识 亲姑侄完聚许完姻
- 第十四回 林如海任满转天曹 贾夫人幻境逢娇女
- 第十五回 绛珠宫宝黛缔良缘 丹霄殿僧道陈因果
- 第十六回 史太君示梦绛云轩 贾存老遇儿铁槛寺
- 第十七回 天上人间双颁恩诏 痴男怨女大返幽魂
- 第十八回 贾宝玉初登翰林院 林如海再授都城隍
- 第十九回 荣国府张灯开鬼宴 城隍庙月夜会新郎
- 第二十回 贾迎春摆布薄情郎 史湘云搜求短命鬼
- 第二十一回 六礼告成巧姐出闺 十月孕足平儿生子
- 第二十二回 推己及人咸成佳偶 以真为假错认檀郎
- 第二十三回 真后悔黑夜暗投缳 念前情黄泉求艳魄
- 第二十四回 蒋玉函譬返茜香罗 冯紫英芹献鲛绡帐
- 第二十五回 恣闺谑戏和石头诗 逞才华再建海棠社
- 第二十六回 逢国庆贾氏增爵禄 沐皇恩元妃再省亲
- 第二十七回 酬仙惠建庙祀三贤 报亲恩称觞祝二老
- 第二十八回 传大道妙玉离太虚 证仙缘惜春成正果
- 第二十九回 享祭祀魂返大观园 庆团圆神游太虚境
- 第三十回 警幻女增修补恨天 悼红轩总结红楼梦
秦子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老学八篇
《老学八篇》是国学大师陈柱先生老子研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包含八篇文章,分别对老子的生平、文辞、学说、思想以及老子后学庄子与韩非子的老学进行提纲挈领的阐释,总结了前人关于老子以及《老子》文本的大量研究成果,根据各个版本重新厘定了《老子》各章的文字内容。在书中,陈柱对老子的生平,老子在文学、哲学上的成就、庄子学说与老子学说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富有个性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了早期中国道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且在文字训诂上也颇费了一番研究的工夫。
知医必辨
医论。清李冠仙撰。一卷。冠仙字文荣,号如眉老人,江苏丹徒人。事儒兼医,喜钻研古典医籍,临证经验较多。著有《仿寓意草》等。为矫正时医偏颇,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撰成此书,时年七十八岁。所论十三篇,凡三十二条,约二万余言。包括:举诸书之得失,读医书之难,以例示初学之从违;论诊疾须知四诊、论时邪、论初诊用药,及辨证施治的一些重要问题;关于疟、痢、肝气、类中,及妇、儿、外科中有关疾病论治,多有个人经验,并指出时医误治妄药之弊。认为张仲景方不偏不倚,而自王叔和以下则无有不偏,至张景岳尤甚。主张“遇热症则用河间,遇阴亏则用丹溪,遇脾虚则用东垣,遇寒虚则用景岳”,要在择善而从。所论多有创见,论理精辟,文笔流畅。但是对吴又可《瘟疫论》所持完全否定批判态度,则欠妥当。有一九一八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刊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八四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点注铅印本。
广黄帝本行记
一卷。题唐阆州晋安县主簿王瓘撰。原书三卷,上、中二卷述黄帝成长及治理天下之事,此二卷已亡佚。今仅存一卷, 即下卷,叙述黄帝修道成真之事,因收入《道藏》得以保存。主要记述黄帝使天下大治之后,寻仙访道之事。记载了黄帝师从宁封子,受其龙娇之经,见紫府先生,登于风山受《三皇内文》天文大字,以劾召鬼神,见中黄子,受九茄之方,见大隗君黄盖童子,受《神仙芝图》十二卷,陟王屋,开石函,发玉笈,得《金鼎九丹之经》,复受《九转之诀》于玄女,往天台受《金液神丹之方》,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从广成子得长生久视之道,最后乘龙升天。可作研究黄帝与道教的参考资料之用。收入《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撰人不详,约出於宋代。内载北斗七元星君玄章,据称乃汉明帝於终南山遇北斗七真所授。附录符咒、诵经诀、二使者说等。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章与阴帙《北斗七元金玄羽章》同名,内容有同有异。二章皆有七星玄章。本章多出 “左辅星官玄章”和 “右弼星官玄章”,无符、咒、诀、说。
元诗别裁集
原名《元诗百一钞》。诗总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合选。共9卷。收录元代诗人一百五十二家,诗六百一十九首。按文体编排。他们又合编了《宋诗别裁集》,与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刻,称《五朝诗别裁集》。此书选诗以“三唐之格”(即盛唐、中唐、晚唐)为标准,所选诗篇大都是抒写封建士大夫思想感情和生活,其中也有一些反映了汉人在元朝统治下抑郁不得志的苦闷。选诗注意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收录了少数民族诗人的一些作品,艺术上颇具特色。有乾隆间然藜阁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据此本缩版影印。
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
具名,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二卷,赵宋法贤译。备说理观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