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红楼梦新编
作者: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续红楼梦》,又名《增补红楼梦》、《增红楼梦》、《红楼重梦》。四十回。题“海圃主人手制”,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年(1805)刊本;清嘉庆十年(1805)文秀堂刊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成德堂刊本。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红楼续书选”排印本,199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红楼梦》资料丛书 ·续书”排印本。通灵宝玉被渺渺真人、茫茫大士携归大荒山,安置于青埂峰下,因其曾被人主封为“敷文真人”,故玉帝令长庚星召敷文真人赴阙受职。又经梓潼真君查得“宝玉唯有情痴,并无淫恶”,日值功曹亦奏薛宝钗“静守女箴,克娴妇道”,于是天帝命金童玉女持通灵宝玉和金如意暂赴尘间,另成一番事业。
章节列表
升序↑- 弁言
- 自序
- 第一回 证仙果帝廷受职 敦妇道勋府持家
- 第二回 沭恩纶山左江西秉鉴 占惠迪金童玉女临凡
- 第三回庆三朝开筵款客监礼闱破格抡才
- 第四回贾雨村尘廛卖卜甄士隐边海建功
- 第五回 探花郎卜姻谐凤侣 词林客合卺结鸾俦
- 第六回 敷文真人奉命监场 潇湘仙子临坛感旧
- 第七回 左金童性定悟前因 右玉女梦游登大觉
- 第八回 梅翰林因诗择婿 贾副宪触绪联姻
- 第九回 刘姥姥为媒申旧约 王嬷嬷下定话奇缘
- 第十回 弭旧憾以直报怨 笃亲情本经行权
- 第十一回 荣国府六旬开庆晏 御史台片语沐殊恩
- 第十二回 惊四座贾茂叔挥毫 感三湘梅月娥对月
- 第十三回 据成案秉公量坍地 申国法持正抑豪强
- 第十四回 因公触怒褫职何惭 奉命恤刑复官无枉
- 第十五回 赋梅花重开诗社 游泮水独步文坛
- 第十六回 临风览胜系归舟 剪韭留贤逢旧雨
- 第十七回 经历连婚赴新任 秀才因旧缔良缘
- 第十八回 赏金带践约无心 修玉斧邀朋觅句
- 第十九回 史湘云猜枚露仙迹 梅月娥乞巧结奇丝
- 第二十回 甄嘉言建策筹边 周廷抡行师挂印
- 第二十一回 秋试春闱双得意 嘤鸣萝施两随心
- 第二十二回 撤金莲奉诏迎婚 调玉烛班师锡爵
- 第二十三回 设宴题诗琼林独耀 披图入选凤藻重荣
- 第二十四回 抚循山左济奇荒 视学江西悬藻鉴
- 第二十五回 秋燕春莺闲斗口 花姊月妹喜谈心
- 第二十六回 赐归省重幸大观园 沐君恩内迁少司马
- 第二十七回 临安伯因旧嫌构怨 状元郎奉新命封王
- 第二十八回 堆雪团泄露春辉 集花片砌成情字
- 第二十九回 以道事君敢言晋职 遇礼而止解组归农
- 第三十回 龙虎石博物重偏邦 袄佛教名言推上国
- 第三十一回 隐士庐中逢旧隐 仙人岛上遇真仙
- 第三十二回 抵粤门三载归舟 朝丹阙二臣复命
- 第三十三回 凤藻宫诞麟颁凤诏 金华殿倚马试金门
- 第三十四回 山吏部竹林内七贤 白司马香山中九老
- 第三十五回 西岳进香收虎怪 南郊直夜制猿精
- 第三十六回 押黄纸奎阁平章 颁白麻枫廷大拜
- 第三十七回 仲贵妃敕修栊翠庵 探姑娘劝整大观园
- 第三十八回 晋齐吴楚话行踪 雪月风花联旧社
- 第三十九回 沐殊荣建坊旌善 颁特诏入祀明恩
- 第四十回 荣国府开宴庆遐龄 红楼梦还元归太璞
猜你喜欢的书
庄靖集
一名《庄靖先生遗集》。金代诗文别集。10卷。李俊民著。李俊民卒后,元世祖赐其谥号为“庄靖”。《庄靖集》存诗7卷,文3卷。其中卷1存古赋2篇,四言古诗10首,五言古诗14首,七言古诗36首;卷2存五言律诗39首,七言律诗140首;卷3存五言绝句120首,六言绝句25首;卷4存七言绝句139首;卷5存七言绝句131首;卷6存七言绝句52首(其中5首有目无诗),七言绝句集古120首;卷7存乐府28题67首;卷8存序3篇,传1篇,谱1篇,记11篇;卷9存碑铭6篇,赞1篇,启2篇,榜12篇,青词17篇;卷10存祭文8篇,疏25篇,表2篇,上梁文6篇,杂著8篇。刘瀛在《庄靖集序》中称李俊民:“其文章典赡华实相副,字字有源流,句句有根抵,格律清新似坡仙,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熟,脉胳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之亚也。小诗高古涵蓄,尤有理致而极工巧,非得天地之秀,其孰能与比。”《庄靖集》原刊本已佚失,今存主要版本有明正德三年(1508)李瀚刻本、清乾隆二十八年(1773)刻本及数种清抄本。
此事难知
二卷。元王好古撰。王氏对仲景之学推崇备至,同时亦推崇其师李东垣的伤寒之论,于是乃著此书光大东垣之学,元至大元年(1308)撰成此书。此书集东垣医学论文、医学理论。专述东垣之绪论,于伤寒证治十分详审。《四库全书提要》评此书云: “史称杲(东垣) 长于伤寒,而《会要》一书元好问实序之。今书已佚传,则杲之议论犹赖此以存其一二。”书前有至大元年自序,称其得师之不传之秘,旬储月积,浸就篇帙。上卷集论文三十六篇,对脏腑、病源以及仲景之法加以论述,收载张仲景伤寒论方证七十九则; 下卷载论文五十八篇,阐述经络、脉证等内容,对难解论说多附图解,并附录十六种杂证。书中对于伤寒六经证治尤为详细。论述尊经但并不拘泥于经,多有精僻独到之见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对研究东垣学说及古代医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元至大元年刻本、明成化二十年 (1484)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本、《四库全书》 本。
老君音诵诫经
北魏寇谦之撰。道教经书。一卷。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自称太上老君授予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清整道教, “除去三张伪法”。此书即《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的残余部分。书中称老君授其系天师正位,要他并教生民,佐国扶命,实行乐章诵诫新法,除去“伪诈经法科”。和《神咒经》一样,也提到“李弘”,说“称名李弘,岁岁有之”, “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并对此大加斥责。又描绘了老君出世之时种种神奇景象,说老君“更出新正”,赐给命应长生者神药,升仙度世云云。书中所立设治、署职、授箓、上章等项科仪,对三张之法皆有所更张,反映了寇谦之整顿天师道的主张,为研究北天师道重要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又名《金书玉字洞房上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北朝。据称乃上清紫精君、皇初紫虚君之经,上相青童君传授。内言存思北斗九星及洞房神君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绪言
清戴震著。分上、中、下三卷。本为其《孟子字义疏证》初稿。是作者指名批判程朱理学的第一部著作。首先肯定宇宙天地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物质世界,其物质基础即是“阴阳五行”,认为“阴阳五行,天道之实体也”。世界上一切人物皆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性即人所禀得的阴阳五行之气。“人物分于阴阳五行以成性,舍气类更无性之名”。提出人的感性情欲即源于气化自然,因而是合理的,反对宋儒“存理灭欲”的道德说教。草成于乾隆三十四年 (1769),写定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对《原善》和 《孟子私淑录》观点的综合、增补与发展。后又增定成 《孟子字义疏证》。其基本观点与《孟子字义疏证》一致。 上卷重点论述理气、心物关系,中卷论述人性伦理问 题,下卷重点批判程朱理学。
五灯全书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献。除七佛、西天、东土诸祖外,凡五灯会元以后之祖师、耆宿、居士等,无论正系旁系,皆广为搜录立传,计有七千余人,为传灯录之集大成者。本书承认唐代天王道悟等之法系。此外,书中有若干人物重复编列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