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五花剑
作者:孙家振章节列表
升序↑- 说部题词
- 序
- 第一回 太元境群仙高会 软红尘五侠寻徒
- 第二回 黄衫客一剑诛妖 红线女单身杀盗
- 第三回 服仙丹素云换骨 衍宗派红线传拳
- 第四回 白素云飞行绝迹 黄衫客来去无踪
- 第五回 报亲仇初试桃花剑 救女侠误中竹叶镖
- 第六回 雷一呜因伤卧病 云万峰仗义复仇
- 第七回 竹叶镖万峰殒命 藻藜抓一鸣被擒
- 第八回 白素云两番探虎穴 黄衫客一怒掣龙泉
- 第九回 传葵花剑仙侠收徒 破竹叶镖英雄哭友
- 第十回 白素云三探卧虎营黄衫客双祭飞龙剑
- 第十一回 雪奇仇淫凶授首 报私愤名妓蒙冤
- 第十二回 酷吏逼供词飞霞下狱 雏环诉屈冤素云探监
- 第十三回 文云龙仗义挥金 薛飞霞守身如玉
- 第十四回 燕子飞慕色劫狱 聂隐娘救女上山
- 第十五回 访义士有心传道 试侠肠无意怜香
- 第十六回 名士美人双学艺 剑龙钗凤两联姻
- 第十七回 盗印信双侠警贪官 寄书函一人传密报
- 第十八回 秦相府夫妻行刺 刘公岛师弟重逢
- 第十九回 抱不平打死乌天霸 施绝技惊走燕子飞
- 第二十回 柳叶村燕于飞采花 松针岭虬髯公祭剑
- 第二十一回 剑击剑棋逢敌手 好杀奸血溅僧头
- 第二十二回 柳员外击鼓鸣冤 方知县悬金缉犯
- 第二十三回 三岔道上血案重重 九折岩前人头累累
- 第二十四回 众差罗拜虬髯叟 群侠难擒燕子飞
- 第二十五回 燕子飞毒打珊珊女 虬髯公怒责空空儿
- 第二十六回 空空儿寒宵盗剑 珊珊女月夜飞刀
- 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拙故剑飞还 削铁成泥宝刀失色
- 第二十八回 缚情丝空使美人计 触剑锋几寒侠士心
- 第二十九回 收宝剑十侠下仙山 吐霜丸大娘开杀戒
- 第三十回 十仙侠收徒归大道 五花剑传世演奇书
孙家振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神秘住宅
德·梅拉马尔伯爵家的祖宅是个凶宅,他的祖父和父亲全都因此命丧黄泉。他刚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宅,即被指控犯了绑架窃宝罪、关进牢房他深感噩运难逃,准备自杀。这时一青年挺身而出救了他。这青年为什么要救伯爵?他与神秘住宅又有什么关系?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道家丹道典籍。原书不分卷,不著撰人姓氏,亦不著时代,但《宋史·艺文志·神仙》与《通志·艺文略·道家》均已著录,唯《宋史·艺文志》注:“葛洪与郑思远问答。”另外书中尚引用《阴符经》语,如第十页有“黄帝阴符云(并非阴符经原文):同师者受闭在于金口金柜,千金不传,万不失一”云云。是知此书当出于唐宋间。 该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记葛洪与郑思远关于道术存身与金石炼丹的问答。首论全神延形之道,认为“阳精魂立,阴精魄成,两精相薄,而生神明,神以形用,形以神生”,阐述形神之间关系,并且“神以道全,形以术延”,强调可以通过修道以全神,术数以延形。次论道术之旨,认为“道隐无名,术彰有实”,道成则神全,术行则身存,只要修成道术,就可以全神存身而不老。而术则包括导引胎息,御女还精,饵丹在身。末论存身之法,炼丹之道,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金一石之谓丹”。石“乘阳而热”,金“乘阴而寒”,使金石相合,阴阳得中,则金精石液,合炼成丹,饵之即可强筋坚骨,起厄度世。这仍然指的是金石大丹,与汉晋丹家坚信金石可以不朽的思路是一致的,符合葛洪《抱朴子》之旨。 此书后半部分载炼金精石液,炼铅汞成丹之歌诀。计有《瑶瓶歌》《太上诀傅天师》《太清经口诀》《阴长生歌》《龙虎诀》《五金歌》《大还丹歌》等。或言内丹,或言外丹,其言颇多可采,并可熟知炼师借外丹言内丹之隐诀。不过念念不忘欲求长生,仍需炼得金液大还丹,否则大道难成。 全书于药物、鼎器、一切烧炼之诀要皆详加诠释,确为丹道典籍。读之,不仅可进一步了解汉晋丹家思想,而且对气功养生、道家房中之术,以及炼制外丹所用石药都有较深入的体会。其中有关金液大还丹部分,对古代化学史的研究也有相当价值。
琅嬛记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集,旧题元人伊世珍辑集(有作唐段成式或明桑泽撰, 均不足信)。关于书名“琅嬛”二字出典:作者说, 《玄观手钞》 (仙书之类)谓,张华为建安从事,一日遇着仙人, 在石室中, 见到奇书多种。此石室额为“琅嬛福地”。伊世珍希望本书终将成为石室奇书,所以名为“琅嬛”。今本三卷,有清嘉庆《闲居录》附刊本、 《津逮秘书》本、 《学津讨原》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说郛》本(唯《说郛》本为一卷)。本书辑录宋元笔记一百余种中有关志怪的小说或短则,好似读书时随手抄录的札记一般,故价值不大。
云泉诗
诗别集。南宋薛嵎(约1270年前后在世)撰。 一卷。 嵎字仲止, 一字宾日, 永嘉(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官长溪簿。此集收诗百余首。多歌咏自然景物及个人日常生活。其诗以新切为宗,注重词句锻炼,刻意求工,有“永嘉四灵”之余风。但写景细琐,范围较窄。有《四库全书》本、《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两宋群贤小集》本。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一卷,宋心月说,内题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应附前录。又名《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辑录其偈颂、小佛事、赞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梁启超谈佛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典的现代理解的高度升华。对于佛教中最玄妙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梁启超都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作了解释。梁启超的解释浅显易懂,触及到佛典的本意。 编辑推荐梁启超说: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自由无系缚,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的境界,大概是涅槃真义吧。 慈悲,慈谓与人同喜,悲谓与人同忧。对于一切众生,恰如慈母对于爱子,热恋者对于其恋人,所有苦乐,悉同身受。 佛说法五十年,一言以蔽之,曰“无我”。佛典屡用色、名二字,色指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