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作者:鲁迅
中篇小说。鲁迅著。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全篇共九章。故事之前先着重描写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展现阿Q的个性特点。再写阿Q在赵太爷家帮工时,向女仆吴妈求爱而被赶出赵家,从此走上流浪生活的道路。辛亥革命爆发后,阿Q开始神往于革命,去投奔假洋鬼子,结果遭到一阵斥骂。在赵家遭抢劫后,阿Q竟无辜地突然被当作“抢劫犯”成为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未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阿Q悲剧性的一生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形象地表明只有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现农村的革命变革,才有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作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剖析了由于封建的经济剥削和精神毒害而形成落后的“阿Q精神”。小说以喜剧形式蕴含悲剧主题,借典型环境塑造各类典型人物,语言生动简炼,富有幽默和讽刺色彩。《阿Q正传》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
猜你喜欢的书
晚年
《晚年》是太宰治第一本小说集,作者在附录中说到我以为这也许是我唯一的遗著,青年时代的太宰治,游戏人生,数度自杀,思想支离破碎,精神极不安宁,可称为叛逆和反抗的时代。 在这一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小丑之花》,是《人间失格》的先声,作品主人公依然为《人间失格》里的叶藏,追逐着爱,又逃避着爱,并延续着跳水自杀的情节。其他十四篇小说包括一个附录,都展现了太宰治动荡不安,沉郁苦闷的内心世界。
小把戏
《小把戏》(P"tit-Bonhomm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作品共2卷31章。本书受狄更斯的影响,并且作者也将这本书题献给了狄更斯。在爱尔兰的一座小城,一个江湖艺人正在表演一场富丽堂皇的英国宫廷觐见场面,而使这个木偶把戏活动起来的是一个装在箱子里的三岁男孩,这个贫苦孩子的流浪故事从这里开始,充满了悲惨和离奇的情节,最后却以美妙的喜剧结尾。
傲轩吟稿
元诗别集。胡天游撰。一卷。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 岳州平江(今属湖南)人。当元际乱时隐居不仕。约卒于至正末。其诗兵焚之余仅存十一,收入顾嗣立《元诗选》。计存各类诗一百一十六首。悲怆苍凉,多抒发身逢世乱,才华不得施展之叹。感情真挚。《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不多见,主要版本除《四库全书》本(曾影印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清抄本(丁丙跋)等。集中的诗是按体裁类编的,但最后1篇为《述志赋》。卷末无附录。其集兵燹之余,篇什散落,存者仅什之一。明弘治间,其七世裔孙湘刻之。嘉靖初八世孙大器复编次重刻。观其诗,大多悲壮激烈,长歌慷慨之中,能发乎情,止乎礼义,身处末季,惓惓然想见太平,犹有诗人忠厚之遗。
春雨杂述
书学论著。明解缙撰。一卷。本书涉及书法的部分,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法详说》、《书法传授》等。在《书学详说》中论及学习书法的过程:“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忽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此余所以为书之详说也。”
论书表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要录》本、《墨池编》本等等。
从容录
凡六卷。南宋万松行秀撰。又称万松老人评唱天童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将天童山宏智正觉禅师所作颂古百则附加示众、着语、评唱而成。从容,为万松行秀晚年所居庵名。本书所以作成,初系行秀之门人耶律楚材,因随从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悲于远离其师,遂屡致书请师评唱天童颂古。行秀乃于燕京报恩寺从容庵撰此书,命侍者离知笔录,元太祖八年(1223),送往西域予楚材,翌年楚材作序。其中各则均分为示众、本则(公案)、颂古(文中附加短评─着语)、评唱等四部分,示众相当于碧岩录之垂示,系说明一则之宗旨;本则为古则公案,叙述先人证悟之因缘;颂古为宏智以偈颂拈提,说明本则之宗旨;着语为将本则、颂古之语句加以解说短评;以评唱部分为本书重点。本书与碧岩录并称禅门二大宝典,碧岩录属临济宗系统,本书则属曹洞宗系统。注疏有默绍之从容录颂解一卷、松云之从容录事略十七卷、鼎三之从容录接觜录二卷、梵丁之从容录笔削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