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金钢
作者:刘流
刘流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出版。1942年, 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对蒋介石国民党加紧了政治诱降,一方面回师后方,集中主力,从5月1日开始,向冀中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斗争异常激烈和残酷。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八百万冀中军民从血泊中站起来,团结一心,抱定了有我无敌的决心,英勇地展开了反“扫荡”。以赵保中、史更新为代表的一支八路军武装,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冲破敌人的“铁壁合围”、“梳篦清剿”,发动民兵,清除汉奸,同时大闹县城,毁坏公路,组织群众暴动,最后,终于打得日本鬼子死伤溃败,并且一举捣毁了盘踞在县城的鬼子猫眼司令部。通过这一系列的斗争,八路军创造了千古未闻的奇迹壮举,他们的行动震山河、荡人心、惊天地、动鬼神,特别是排长史更新骁勇善战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品以传统的评书形式结构全篇,场面宏大,情节跌宕起伏,颇有艺术魅力。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史更新死而复生 赵连荣舍身成仁
- 第二回 白手夺枪排长奋勇 仰面喷血鬼子丧魂
- 第三回 史更新一弹突围 独眼龙两次逃命
- 第四回 释误会同志喜相逢 破包围敌酋惊马倒
- 第五回 孙大娘慈心救难 刘铁军毒计害人
- 第六回 搜捕无踪伪军遭袭 寻找未见支书突围
- 第七回 找伤员发动民兵 释私怨听取正论
- 第八回 李金魁抓住解老转 孙定邦跟踪何大拿
- 第九回 用乔装齐英施巧计 陷迷阵老转说真情
- 第十回 听情报敌伪军起纠纷 探洞口卫生员效忠诚
- 第十一回 遇危难坚强逾钢铁 掳妇女残暴胜豺狼
- 第十二回 挥大刀丁尚武逞威 耍长枪李金魁奋战
- 第十三回 何大拿献绝户计 史更新定众人心
- 第十四回 抗强暴妇女尽坚贞 逞淫凶敌伪小火并
- 第十五回 捉二虎楞秋除奸 救妇女肖飞献智
- 第十六回 三勇士潜入敌穴 众妇女冲出囚牢
- 第十七回 齐英寻找县书记 武男不舍再生娘
- 第十八回 庇武男大姑遭难 作死斗义子报仇
- 第十九 一群鬼子入罗网 三路民兵战沙滩
- 第二十回 游鬼域老转魂飞 受酷刑志士气壮
- 第二十一回 地头蛇一齐出穴 飞行员独身入城
- 第二十二回 飞行员大闹县城 鬼子兵火烧村庄
- 第二十三回 探水井走狗尸沉没 保机密众民血横流
- 第二十四回 枪声响兽群崩溃 血坛祭万众宣誓
- 第二十五回 两炮楼封锁村路 一口井吸住人心
- 第二十六回 探机密伪乡长图谋 受耻辱新娘子自杀
- 第二十七回 武工队飞行闪战 田书记远策深谋
- 第二十八回 唇剑舌枪宣传战 生龙活虎埋伏兵
- 第二十九回 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 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
- 第三十回 英雄智取神鬼惧 群众暴动天地惊
刘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十先生奥论注
宋代散文总集。40卷。不著编者姓名。最早刻于宋代建阳麻沙坊。此书选程颐、张耒、杨时、朱熹、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刘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等16人的策论之文,分为帝王论、古圣论、汉臣论、五经论、时政论、史论、杂论等7个门类并加以注释。原目为前集、后集和续集,各15卷。续集脱去5卷,故仅存40卷。前集前7卷亦有残缺,且无注释,估计也是后补的。因此,书名《十先生奥论》,实则所收作家16人。其注释多用夹注的形式。文题之下用一句话慨括本篇主旨,文中夹注重在诠释文意出处。其注征引繁富,往往数倍于原文。个别篇章也有首批。此书主要是为应试举子提供范文,所收文章往往论古及今,文辞犀利,说理透彻而又雄辩,代表了宋代说理散文的主要风格。因此四库馆臣称其“议论往往可观,词采亦——足取”。有《四库全书》本,取自宁波天一阁范氏藏书楼宋代版本。
道光彰化县志
清李廷璧主修,周玺总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十二卷,首一卷。本志体例仿余文仪《台湾府志》及康熙《诸罗县志》志目折衷而成,志分封域、规制、官秩、学校、祀典、田赋、兵防、人物、风俗、物产、杂识、艺文。卷首有例言、圣谕等。本志多取《续修台湾府志》及《诸罗县志》等
文学通论
钱基博著,选编历代文论,自三国以至民国。《国学必读》是钱基博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既考虑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选文精审。他认为文学“可通国学之邮”,故而以文学为上卷。《骈文通义》是钱基博对骈文的综合研究评点著作,分《原文》《骈散》《流变》《典型》《漫话》五篇。今以类相从,附于《文学通论》之后。
百家姓注释
我国古代简明姓氏手册。北宋时编,作者佚名。因北宋皇帝姓赵,是当朝国姓,故赵姓列于百家姓之首。钱是五代十国时吴越小朝廷皇帝的姓,故次之,孙是吴越王钱俶之正妃之姓,李是后唐李后主之姓,故“赵钱孙李”便为百家姓第一句。“百家”是一个习惯用语,本义是指士族,泛指天下诸姓。百家姓共收录约500个常见姓氏。由于只列姓氏,以四字为句,按韵排列,虽无文理,但读来琅琅上口,易记便诵,故一问世,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姓氏普及读物,也是古时流行的儿童启蒙课本。《百家姓》流传后,明吴沈又编有《皇明千家姓》,改以朱姓居首。清康熙时以康熙本人名义,由臣僚编有《御制百家姓》,又以“孔”姓居首。但流行的仍然是《百家姓》。
地之子
短篇小说集,台静农作,收入《地之子》 中的小说有14篇,正如鲁迅所说:“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作者从民间取材,以朴实而略带粗犷的笔触,描画出人间的酸辛和凄楚。《蚯蚓们》展现的是典卖亲人的尘世惨剧,《负伤者》 中反映的是富豪霸妻,自己也被陷入狱的人间不平,《烛焰》描画的是旧社会习见的所谓“冲喜”,揭露了那种封建婚姻的残酷面貌,《天二哥》里把那种以欺凌弱者为荣的天二哥的愚昧自负刻画得生动逼真,《新坟》里的四太太,女儿被大兵奸死,儿子被大兵打死,家产被吞没,她被折磨得发疯,而这一切,却成为茶客们取乐的谈资,茶客们冷酷和麻木的面貌,跃然纸上。《拜堂》描写了穷人汪二和自己寡嫂成婚,细腻地刻画了他们那种追求、羞愧、委屈的复杂心理,写出了下层人民暗淡的生活和顽强的生存意志。作为未名社的一员,台静农明显地受到了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他执著地反映着现实人生,用他的心血描画着耳闻目睹的种种人间不幸,因而这些作品尽管主要还只是素描式的勾勒,它毕竟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某一方面。
不可刹那无此君
不可刹那无此君,一卷,宋义銛述。义铦曾撰《不可刹那无此君》赠于俊芿。此书现收入《续藏经》第57册中,由三十六句七言偈颂构成,内容主要阐述一心三观、一心三谛以及一念三千思想,属于天台学方面的著作。关于此书的撰述时间及赠送经过,泉涌寺藏此书抄本最后所附跋文有所交待,因此段跋文不见于《续藏经》本,故引述如下:大唐宋天台宗,达磨山阴沙门义铦,开禧丁卯暮春述天台宗大旨。嘉定二年己巳仲春四日,录赠日本国芿法师。文中所说的“天台宗大旨”,实际就是指《不可刹那无此君》而言。据此可知,此书撰于开禧三年(1207)三月,两年后,即嘉定二年(1209)二月四日再录赠予俊芿。此书名的由来可能源自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的一段话。《晋书》卷八十记载,王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此文中的“此君”,当指竹子,含有虚心贞节,岁寒不移之意。而义铦化此典故作为自己的书名,其中尽管将“此君”寓指作天台观教中的“一心”,但作为赠送作品,显然折射出了义铦对俊芿的依依不舍之情。附带指出,此《不可刹那无此君》一书通过俊芿传至日本后,宝永三年(1706)比叡山沙门秀云孤岩对此还作过注释,在日本有过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