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记

作者:余象斗
北游记

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 传》,《北游记玄帝出身传》,《北方真武祖师 玄天上帝真武志传》。章回小说。明余象斗编 著。四卷二十回。叙真武玄天上帝的故事,玄 天上帝乃传说中道家所崇拜的偶像之一。隋 炀帝时,玉帝见刘家琼花树金光灿灿,乃分一 缕真魂托生为刘氏后代。因琼花树当不起玉帝 后身供养,三清点明本相,指引到蓬莱山修行。 二十年后,凡心动,又托生为哥阇国玄明太子, 享十年太平天下,再到蓬莱山修行。因经不起 女色,又投胎为西霞国王子,名玄晃,做十五年 国王后,经天尊点化,弃国到灵鹫山修行。修成 真仙去见玉帝,封他去掌管太阳宫,宫中三十 六将均下凡作乱。他再次下凡为净洛国王子, 斗母元君度其成仙,天尊赐宝剑,玉帝封为真 武大将军。奉旨收妖,降伏妖魔三十六名,均为 玄天部将。真武被封为混元九天万法教主荡魔 天尊。存清道光十年大经堂《四游记》合传本, 启文堂单行本,小蓬莱馆《四游合传》亦收入。

猜你喜欢的书

江行的晨暮

江行的晨暮

朱湘是二十年代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清华四子)之一,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除诗歌创作之外,朱湘的散文创作也取得了同样重要的成就。《江行的晨暮》精选了朱湘经典的散文作品和部分他与妻子、友人的书信。朱湘的文章以描写、叙事见长,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述日常平凡的人与事;语言优美真切,直抒胸臆,充满诗意和画面感;他常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散文,谈古论今,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盎然的生趣,回味无穷。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六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澄。吴江(今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帝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国王。诏命正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臣翰林院编修徐葆光至其邦行封中山王礼。此书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徐葆光自琉球返国后奉上。书为六卷。书首有封舟图,针路(航路)图。针盘图及定更(定海中行船里数)用的琉璃漏图。并记有赴琉球国的海行日记,及其国的风俗、月令、物产、岛屿情况等内容。记述颇为详细。

美人赋

美人赋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一说出于后人伪托。《古文苑》、《艺文类聚》见载。葛洪《西京杂记》:“司马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文章述己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因相如“美丽闲都”而谮之。相如于是答梁王,己不好色,并与孔(丘)墨(翟)之远避女色不同。遂举二例证之。其一说,东邻有一美女,恒“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其二说,自己暮宿上宫时,“有女独处,婉然在床”,为已设旨酒,进鸣琴,歌“有美人兮来何迟……”而“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此文虽含讽谕,但多佚荡情思,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同旨。全文以丰富的想象和铺陈手法描绘女性的神情举止、体貌服饰,极为生动细致,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且巧妙运用对话与氛围描写,又善以对比来渲染主题,具有明显的艺术效果。张溥曰:“《美人赋》风诗之尤,上掩宋玉。盖长卿风流放诞,深于论色,即其所自叙传……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赋为后世作品中女性的描写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锁魔镜》。无名氏撰。末本。剧演玉帝以赵昱为嘉州太守,因斩蛟有功于民,敕封灌口二郎神。义弟哪吒为降魔大元帅,镇摄玉结连环寨。二郎过寨,哪吒留之痛饮。酒酣比射,二郎一箭误中天狱锁魔镜。镜破,被锁之九首牛魔罗王和金睛百眼鬼逃往黑风山。天将追之不及。驱邪院主奉玉帝之命遣天神往二郎处,责令二郎与哪吒擒拿妖魔,将功折罪。经过激战,二魔被擒。探子向驱邪院主报告擒魔战况。此剧传本有二:一为明刻本,上述内容提要即据此本;一为明抄本,正名较刻本少一“醉”字。一至三折,两本相同,惟刻本宾白简洁,曲词衬字较少;抄本宾白拖沓,衬字较多,上场人物亦繁。第四折两本互异。抄本第四折为二郎神和哪吒向驱邪院主报告擒魔经过。盖抄本为元明间舞台实演底本。《孤本元明杂剧》依明刻本校印,复取明抄本第四折为第五折增入之,实非原剧面目。本剧正末第一、二、五折扮哪吒,第三折扮天神,第四折扮探子。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续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云杜故事

云杜故事

笔记。清易本烺撰。一卷。本烺字眉生,京山人(今属湖北)。道光举人。是书成于光绪间。约六千字。多采诸邑志和文人笔记,文字虽短,内容甚丰,于历史事件、文人诗词、乡贤遗闻、名人轶事、出土器物等无不俱载。 兼有考证,如《京山孝》博采群书,论证翔实可靠。亦偶及灵怪,多为荒诞不经之事,尤喜谈科举宿缘。有光绪三馀堂《湖北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行世。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

密教著述。元末明初夏道人集。一卷。属密教忏仪课诵类著述,说准提忏仪课诵行法。据准提经咒仪轨结合忏仪法编成。主要包括护身入坛、归命、忏悔三部分,而以归命部分为核心。所据准提经咒与唐代诸译不同,与法贤译本接近。卷首有项谦、谭贞默、道盛三人于清顺治年间所作序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