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志传

作者:钟惺
有商志传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按鉴演义帝王御世有商志传》,一名《有商传》。四卷十二回。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九年(1814)稽古堂刊《夏商合传》本,藏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198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夏商合传》。叙商朝兴亡故事。据书叙,商汤至纣,前后十五帝,几经盛衰而复兴。汤用伊尹、莱朱,天下大治。其子太甲即位,初甚暴虐,放伊尹而终悔悟。六传而至太戊,政复衰微,伊尹之子伊陟教以勤政爱民之道,由是复兴,如是者三。其间插叙西岐之兴,四夷侵扰。盘庚迁殷,数传而至纣,宠幸妲己而乱政,暴虐无道,终致覆国,超过全书四分之三的内容为虚实参半。是书明刊本已佚。今传有清嘉庆间稽古堂《夏商志传》合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当为覆明刻本。所题钟伯敬编辑,当系伪托。

猜你喜欢的书

嘉祐集

嘉祐集

文集。亦名《嘉祐新集》、《老泉先生集》。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累官秘书省校书郎。是集凡十六卷,附录二卷,有《心术》,《远虑》二篇, 《权书》、《衡论》各十篇。其《审势》、《强弱》、《攻守》、《用间》、《驭将》、《法制》、《心书》、《权书序》等八篇为兵法专论。如《心术》篇强调“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攻守》篇提出攻守有三道:一为正,二为奇,三为伏,认为兵出于正道,胜败未可知,出于奇道,十出而五胜,出于伏道,十出而十胜,等等。其《六国论》,以六国之亡喻宋赂之不当。有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婺州州学刻本,题曰《嘉祐新集》;清康熙间苏州邵仁泓刊本,题曰《老泉先生集》;《四部备要》本,为十五卷。

李氏学乐录

李氏学乐录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为七调还相为宫隔八相生全图》、《六律正五音图》,且每图都有说明。其说主于四、上、尺、工、六五个字,除一领调字。余字自领调一声依次升高,又自领调一声依次降低。该书虽对黄钟之宫之所以为律之根本无所发明,但尚可作为一家之说。是书本为李氏所编,因为他师承于毛奇龄,毛奇龄又手定此稿,所以后人将该书编入《西河合集》之中,并题毛奇龄之名于书首。是书有《四库全书》本,《西河合集》康熙本、乾隆修补本,《龙威秘书八集》本《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所奉祖师有明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是知本仪撰于明。述伏魔经法谢恩醮仪。从内容和形式看,与正一部《北帝伏魔经法建坛仪》当为一书。

大易象数钩深图

大易象数钩深图

易学著作。元张理撰。三卷。是一本演绎《周易》图象的书。北宋时,陈抟执着于《周易》象数学的研究,创立图书学派。后来图书学派一分为三,一派是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一派是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一派是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本书的写作,力图综合三派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观点。《通志堂经解》本。此书罗列各种《易》图,有取自周敦颐《太极图说》,有溯源于河图洛书之说,有本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而为之图者,更有以六十四卦衍为图说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纯主陈抟先天之学,朱子所谓‘《易》外别传’者也。

还源篇阐微

还源篇阐微

《还源篇》八十一章,宋杏林石真人所著也。杏林出紫阳张真人门下,为南宗第二祖,悯人读书求道不知自体自悟,故作此篇三复申明,教人返本还源之道。

摩尼罗亶经

摩尼罗亶经

一卷,东晋竺昙兰译。陀罗尼杂集第八卷之别出。说除灾厄之法。摩尼罗亶之义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