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池
作者:刘璋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编凤凰池续四才子书》,十六回。题“烟霞散人编”,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除本书外,还写有《幻中真》。 日本亨保十三年《舶载书目》著录,当创作于雍正十年(1732)前。北大所藏刊本版式与耕书屋刊本同,均不分卷,而多“华茵主人序”,鼎翰楼刊本分四卷。书叙明代河南洛阳才子云剑,乃兵部侍郎子。父母早亡,才学出众。因被诬通盗,避祸苏州,被致仕总兵文斌延请至家,因与文斌女若霞相爱。文斌被兵部尚书诬谄,诛其族。若霞改男装,化名云湘夫投章太仆为幕宾。章见湘夫文采出众,以独生女湘兰妻之。婚后知原委,结为姊妹。云剑辞文斌家后,结识江西吉安府才子水湄,两人赴考,文剑中状元,水湄中传胪。若霞得云剑、水湄消息甚喜,以章太仆婿之便会水湄,为湘兰作伐,水湄欣然应允。后又经各种磨难,云、水二生与若霞、湘兰终成眷属。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赏梅花侠概诗才并见 舞宝剑鬼谋蝎计前来
- 第二回 榻悬香积谁怜迁客是仙人 诗和齐纨不惜改妆寻吉士
- 第三回 奇女子因奇梦得遇奇缘 傲书生逢傲才全消傲骨
- 第四回 醉公子何来月下惊人 忆多娇只为楼中断句
- 第五回 忠臣陷虎坑愿作刀头鬼 淑女投豸史暂为幕府之宾
- 第六回 有心一见倾心认真成假 睹面几曾识面因旧逢新
- 第七回 东床坦腹愿天速变男儿 西阁谈心对月宜联姊妹
- 第八回 假偏遇假一首诗窥破机关 痴复逢痴三杯酒旋成奸计
- 第九回 金玉代倾为良友得逢圣主 琵琶别抱恨奸朋忽奔佳人
- 第十回 假名娇客相逢顶替春元 无义相公巧值多言银鹿
- 第十一回 对面不相逢暗暗传知消息 笑谈来窃听明明说出根由
- 第十二回 白丁公子狗洞里思食天鹅 青眼泰山龙座前求婚丹凤
- 第十三回 担水卖人奸兵部当场遗丑 命题限韵圣天子枉驾为媒
- 第十四回 三军奏凯方表是男儿 一疏朝天始成为侠烈
- 第十五回 是是非非二小姐千般巧计 颠颠倒倒两状元满肚疑心
- 第十六回 打破疑团旧朋友与新朋友一家完聚 参通妙想大姨夫与小姨夫两姓姻缘
猜你喜欢的书
从地球到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28章。该作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的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然脂余韵
诗话著作。近人王蕴章撰。王蕴章字蒪农,无锡(今属江苏)人,壮岁曾游历域外,有词名。此书六卷,取徐陵《玉台新咏》序“然脂(一作燃指)暝写”之语为名,然非如《玉台新咏》之专辑艳诗,而以有清三百年之闺阁诗人为辑录对象。张美翊《名媛诗话序》谓王蕴章曾据有沈善宝《名媛诗话》详刊本,实为其编纂是书之基础。始辑于民国三年(1914),未成书前曾散载于涵芬楼各月刊中。1918年结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刊行,有铅印本。
小窗自纪译注
小窗自纪是明代文学家吴从先所著的一部儒家通俗读物的杂说著作,其中包涵儒、佛等各家学说,以修身养性为主,兼顾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和评说,是一本包罗广泛的书籍,与《小窗艳纪》、《小窗清纪》和《小窗别纪》共称为吴从先“四纪”。以谈修身养性为主,包涵儒、道、释等各家学说,兼评历史人物及事件。每一则均有注释和译文,并有历代点评,尤其在注释中加入佛学义理的阐释。原书四卷,明万历年间有刻本行世。全书数百则,洋洋洒洒,舒展自如,议论的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于平淡中作惊人之语,在清新疏朗的字句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唐智周撰,日本范轻题记,秀英题记,缺卷上。
略论安乐净土义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安乐净土义、安乐土义、略论。相对于‘广论’。本书略说三经一论之广义,论安乐净土之相及其生因。由六个问答构成:(一)安乐净土之形成,并确立不摄属欲、色、无色之三界。(二)说果上之别相,举诸种庄严功德。(三)三辈九品之分别。(四)胎生者之相。(五)胎生者不了佛智,起疑惑。(六)明示十念相续法。亦即第一、第二问释能化之因果,第三问答以下,辨众生之果相。注疏有里书一卷(妙观)、同见闻一卷(圣观)、句解二卷(智及)等。
金刚三昧经
西藏名Rdo-rjeh!i tin%-n%e-h!dsin-gyi chos-kyi yi-ge 。全一卷(或二卷)。北凉时代(397~439)译。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内容系阐释诸法空、真如、如来藏等,计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无相法品、第三无生行品、第四本觉利品、第五入实际品、第六真性空品、第七如来藏品、第八总持品。本经虽仅一卷,然已赅摄诸大乘思想,堪为菩萨出世度人之法宝。本经之西藏本乃译自汉本。又本经之注释书有明代圆澄之金刚三昧经注解四卷、新罗元晓之金刚三昧经论三卷、清代诛震之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