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后传
作者:如莲居士
又名《绣像说唐演义后传》、 《绣像后唐全传》。章回小说。题“鸳湖渔叟校 订”。八卷五十五回。书叙唐代罗通扫北,薛仁 贵征东事。北番狼主遣使者挑战,唐太宗御驾 亲征。不料为屠炉公主设空城计,困于木杨城。 程咬金突围,回朝求救。罗成之子罗通,比武夺 魁,为二路扫北元帅。途中被屠炉公主强逼招 亲,乃得屠炉公主相助,大胜番兵。后高丽国又 挑衅,太宗再次御驾亲征,薛仁贵英勇善战立 功甚多,却为张士贵女婿何宗宪冒领。张士贵 妄图篡位称帝,薛仁贵根据徐茂功锦囊妙计, 擒获张士贵。后薛仁贵挂帅大破番兵,高丽国 王投降,遂班师回朝,受封平辽王。书中多写仙 人、法宝及妖魔。孙楷第认为此书系根据《隋唐 两朝志传》第七十至九十八回,演为罗通扫北、 薛仁贵征东二事,较《说唐前传》尤为荒诞。坊 间多有将一书分为两截,成《说唐小英雄传》十 六回,《说唐薛家府传》四十二回。有乾隆三年 (1738)姑苏缘慎堂藏板本、乾隆三十三年鸳湖 最乐堂发兑本等。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秦元帅兴兵定北 唐贞观御驾亲征
- 第二回 白良关刘宝林认父 杀刘方梅夫人明节
- 第三回 秦琼兵进金灵川 宝林枪挑伍国龙
- 第四回 铁板道土遁野马川 屠炉女夜弃黄龙岭
- 第五回 贞观被困木阳城 叔宝大战祖车轮
- 第六回 程咬金长安讨救 小英雄比夺帅印
- 第七回 老夫人诉说祖父冤 小罗通统兵为元帅
- 第八回 罗仁私出长安城 铁牛大败磨盘山
- 第九回 白良关银牙逞威 铁踹牌大胜唐将
- 第十回 八宝铜人败罗通 罗仁双锤救兄长
- 第十一回 罗仁祸陷飞刀阵 公主喜订三生约
- 第十二回 苏定方计窖罗通 屠炉女怜才相救
- 第十三回 破番营康王奔逃 杀定方伸雪父仇
- 第十四回 贺兰山知节议亲 洞房中公主尽节
- 第十五回 龙门县将星降世 唐天子梦扰青龙
- 第十六回 胜班师罗通配丑妇 不齐国差使贡金珠
- 第十七回 举金狮叔宝伤力 见白虎仁贵倾家
- 第十八回 大王庄薛仁贵落魄 怜勇士柳金花赠衣
- 第十九回 富家女逃难托乳母 贫穷汉有幸配淑女
- 第二十回 射鸿雁薛礼逢故旧 赠盘缠周青同投军
- 第二十一回 樊家庄三寇破获 薛仁贵二次投军
- 第二十二回 樊绣花愿招豪侠婿 薛仁贵怒打出山虎
- 第二十三回 金钱山老将荐贤 赠令箭三次投军
- 第二十四回 尉迟恭征东为帅 薛仁贵活擒董逵
- 第二十五回 白袍将巧摆龙门阵 唐天子爱慕英雄士
- 第二十六回 小将军献平辽论 瞒天计贞观过海
- 第二十七回 金沙滩鞭打独角兽 思乡岭李庆红认弟
- 第二十八回 薛礼三箭定天山 番将惊走凤凰城
- 第二十九回 汗马城黑夜鏖兵 凤凰山老将破获
- 第三十回 尉迟恭囚解建都 薛仁贵打猎遇帅
- 第三十一回 唐贞观被困凤凰山 盖苏文飞刀斩众将
- 第三十二回 薛万彻杀出番营 张士贵妒贤伤害
- 第三十三回 梅月英法逞蜈蚣术 李药师仙赐金鸡旗
- 第三十四回 盖苏文大败归建都 何宗宪袍幅冒功劳
- 第三十五回 尉迟恭犒赏查贤士 薛仁贵月夜叹功劳
- 第三十六回 番将力擒张志龙 周青怒锁先锋将
- 第三十七回 薛仁贵病挑安殿宝 尉迟恭怒打张士贵
- 第三十八回 火头军仙救藏军洞 唐天子驾困越虎城
- 第三十九回 护国公魂游天府 小爵主挂白救驾
- 第四十回 秦怀玉冲杀四门 老将军阴灵显圣
- 第四十一回 孝子大破飞刀阵 唐王路遇旧仇星
- 第四十二回 雪花鬃飞跳养军山 应梦臣得救真命主
- 第四十三回 银銮殿张环露奸脸 白玉关薛礼得龙驹
- 第四十四回 长安城活擒反贼 说帅印威重贤臣
- 第四十五回 卖弓箭仁贵巧计 逞才能二周归唐
- 第四十六回 猩猩胆飞砧伤唐将 红幔幔中戟失摩天
- 第四十七回 宝石基采金进贡 扶余国借兵围城
- 第四十八回 程咬金诱惑盖苏文 摩天岭讨救薛仁贵
- 第四十九回 薛招讨大破围城将 盖苏文失计飞刀阵
- 第五十回 扶余国二次借兵 朱皮仙播弄神通
- 第五十一回 香山弟子除妖法 唐国元戎演阵图
- 第五十二回 盖苏文误入龙门阵 薛仁贵智灭东辽帅
- 第五十三回 唐天子班师回朝 张土贵欺君正罪
- 第五十四回 平辽王建造王府 射怪兽误伤婴儿
- 第五十五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辽王双美团圆
猜你喜欢的书
贞白遗稿
十卷。附《显忠录》二卷。明程通撰。程通,字彦亨,斋名贞白。安徽绩溪人。生卒年未详。洪武十八年(1385)贡入太学。二十三年(1390)举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时方遣诸王将兵,因以封建、策贡士于廷。程通所对称旨,擢第一。授辽府纪善,进左长史。朱棣继位,程通上书数千言,论战守大计。永乐初,锦衣卫都督纪纲发其事,诏械程通诣京师,与二子俱论死。事迹具《明史》本传。所著述凡百余卷,悉毁于官。后十年,其弟赴荆州,辽王以所图程通像及遗稿授之。嘉靖中,党禁渐弛,其从孙长等乃搜访佚篇,裒为六卷。附以辽王并同时诸人赠言及行状、小传等篇,别为四卷。天启中,其裔孙枢及子应阶又集前后建祠请谥之文,为显忠录二卷,附缀于末。即此本。初,程通以祖平久戍陈情乞赐还乡,人称其孝。及建文中,遭逢国难,上防御封事,而卒以是死,人称其忠。今陈情之表具在,而封事独有题无文。盖嘉靖中刻集时,犹有所讳而不敢存。封建二策,乃其受知于太祖,持议颇正。其他诗文,亦俱醇朴有法。虽所存无多,而大节凛然,有不仅以词章论者,固宜与方练诸集并传不朽。本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泪珠缘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集96回,另“楔子”1回。天虚我生(陈蝶仙)著。初集、2集32回本有两种本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观报馆(杭州)铅印本;同年四月萃利公司(杭州)铅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再版)。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萃利公司出版初集至4集64回铅印本。卷首有何春旭《弁言》2篇以及何春楙(懒鹤)、赵组章(冕英)、陈蝶仙、朱素仙(澹香)诸人题诗若干首。卷末附作者《自跋》及金振铎(懒盒)、华亭一鹤(梦石)、汪大可评论各1篇。小说主要叙述杭州宦门之后秦宝珠及其亲友的情缘故事。以“缘”字牵引出秦府第四代儿女的情怀,反映出清末大家庭的盛衰。书中描写人物众多,以秦氏宗族为主,旁及姻亲故旧宾朋闲客童仆奴婢等,人物·性格突出,生动刻画出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诗筏
诗论著作。清贺贻孙著。一卷。先立总论以阐明其诗学观,然后依时代先后评议历代诗人诗作。论诗以“化境”为极则,又以养气为基本前提。其语云:“清空一气,拢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幸。”又提倡作者自写性灵,推崇真率自然的艺术风格。
圣求词
一名《吕圣求词》。词别集。南宋吕渭老撰。一卷。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末进士。此集前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赵师秀序,收词一百三十首。赵序以为吕词“婉媚深窈”,可与周邦彦、柳永比肩,难免偏私之嫌,其词有自制新谱,喜用险字。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鉴止水斋明抄本(善本书室藏书);毛晋汲古阁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35首。
范德机诗集
又名《范德机诗》、《德机集》、《选校范文白公诗集》等。诗别集。元人范梈(1272—1330)撰。七卷。梈字德机,一字亨父,清江(湖北施恩)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使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耽诗工文,用力精深,号为大家,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齐名。有诗话《木天禁语》,《四库总目提要》谓其系伪托。《四库全书》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简称《范德机诗》。现存主要版本有影钞元刊本,无序跋,仅于“纲目”之后附款“至元庚辰(1340)良月益友书堂新刊”。为临川葛雝仲穆编次,儒学学正孙存吾如山校刊。孙存吾为元代选家,另编有《元风雅》。揭傒斯撰有《范先生诗序》,序称庐陵“杨中(字伯允)将刻其诗,命其子继文请序”。是尚有另1种范梈诗集,但未见传本。
行在阳秋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行在阳秋》等。是书仿纲目体,记南明永历元年(1647)至李定国卒于景线凡十五年史事。约三万五千字,记载详核,为考永历一朝史事之重要史料。旧本题明刘湘客撰,然刘为五虎之一,考该书,于五虎事颇著贬辞; 又所载事迹,间有引湘客之言为证者,故非刘所撰甚明。《苏州府志·艺文类》中有《行在春秋》为戴笠撰,盖即此书。有《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明季十二家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