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评三国志演义
作者:罗贯中章节列表
升序↑- 序言
- 读三国志法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 第七回 袁绍盘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 第十三回 李傕敦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冑
-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阪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猜你喜欢的书
奥义书
印度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顾名思义,即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有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之誉。该书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以及印度的伦理道德规范。
兰言述略
四卷。清袁世俊撰,卷首为“艺兰总说”。内分花晶、花性、种类,培养、名贵、杂说,纪事等项,记述兰花的品名,技艺和事典。其中纪事项下,记载道光后植兰名家事迹,情况尤详,为其他记兰之书所不及。世俊字忆江,江苏苏州人。据文献记载和调查访问资料于光绪二年(1876)成书。有光绪二年刻本,光绪二十三年袁仲蔚重刻本。
剑南诗稿
诗集。南宋陆游撰。85卷。收诗9300余首。陆游曾在川陕9年,遍历蜀中胜地,饱览祖国的山川形势和风土民情,尤其是在南郑前线,铁马秋风,戎装驰骋,接触到许多“忍死望恢复”的“遗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因将诗作题为《剑南诗稿》以纪念蜀中经历。早在淳熙十四年(1187),陆游生前其《剑南诗稿》即有门人郑师尹所编20卷本。约在其去世20年后,陆游子子遹复守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除重刊20卷《剑南诗稿》外,又刊刻《续稿》67卷以续前书。而约在嘉定十三年(1220),子遹之兄子虡已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将陆游诗通编为85卷本《剑南诗稿》。子遹与子虡续编的67卷与65卷,其中至少48卷在陆游生前已经基本编定。严州20卷本与江州85卷本《剑南诗稿》,今北京国家图书馆均藏有残本。自宋末至明季未见有《剑南诗稿》全帙覆刊本著录,明末毛氏汲古阁始将85卷本《剑南诗稿》并附《逸稿》2卷,与《渭南文集》合刊为《陆放翁全集》。通行的《四库全书》本与《四部备要》本即源出汲古阁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钱仲联《剑南诗稿笺注》是目前较好的注本。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陆游集》也收有《剑南诗稿》。
玉箫女两世姻缘
杂剧剧本。元乔吉著。写书生韦皋在游学途中和妓女韩玉箫相爱。玉箫的母亲趁皇榜招贤之机,逼韦皋上京赶考,欲将二人拆散。韦皋走后,玉箫相思成疾。临终时嘱其母以 自画像往觅韦皋。玉箫死后,转世为荆襄节度使张延赏的义女,取名张玉箫。 韦皋中状元后,因平定边患有功,官至镇西大元帅,闻韩玉箫已死,悲痛不 已。数年之后,韦皋班师回朝,途经荆襄,于张延赏的家宴上,不期而遇延赏义女张玉箫。韦皋以其容貌酷似韩玉箫而向延赏求婚,遭到拒绝。适韩玉 箫之母携玉萧画像而至,出示遗容,以表明张玉箫即韩玉箫转世。后来奏明 朝廷,奉旨成婚。 该剧歌颂了韦、韩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特别是乔吉多识 青楼歌妓,对处于最底层的广大妓女不甘心于受屈辱和乐于从良,过正常生 活的愿望十分了解和同情,所以在剧中写玉箫对韦皋的恋情十分真切。剧本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沦落青楼的痛苦生活,有进步意义。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
3卷,明船说,明法等编(依驹本印)。第一卷,上堂升座小参示众机缘垂问像赞。第二卷,拈颂。第三卷,行实联芳法语杂着佛事。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大乘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宝。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报深恩。莫要乎与拔。欲成济度。莫大乎盂兰。是以目连道满。首思乳哺之恩。大圣垂慈。广示法供之式。时必择夫自恣。德乃藉于众僧。僧宝所存。法轮斯在。法轮转处。佛常现前。举一即三。最胜无比。圆音一唱。慈亲已脱于苦轮。锡类重咨。芳轨永贻于缁素。谁无父母。如何弗思。况复垂训殷勤。教令念念常忆。自非观心起行。焉能事理双彰。一字法门。非海墨之所罄。四辈齐奉。岂浅近之津梁。略述五重。用探奥旨。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义。一就事。二观心。初就事释名者。即是盂兰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