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仙外史
作者:吕熊
清代长篇章回体历史传奇小说。作者吕熊,字文兆,号逸田叟,清初苏州府昆山人。生平不详。全书共100回。小说以明朝初叶统治集团内部“削藩”斗争为背景,以“燕王靖难,建文帝逊位”为题材,叙写了山东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与明王朝错综复杂的斗争故事。全书前14回借《明史纪事本未》铺叙展开。写唐赛儿诸多奇异怪事。其后写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杀景清、诛方孝孺等一班建文帝的忠臣义士,并篡位登基。后叙唐赛儿聚民起义,攻青州、克登州。尊奉建文帝为主。小说主旨褒忠贬叛,在抨击明末种种社会弊端的同时,寄寓了作者追思故国之恋情。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民主思想和政治改革的主张。作品带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唐赛儿被视为嫦娥转世,燕王是天狼星投胎,其他一些人物也都带有神幻色彩。小说结构较为紧凑,内容也较丰富。但在总体上仍显粗糙。此书未出版就曾被人誉为“新大奇书”,但因其“触当时忌”,为统治者所不容,清同治七年(1868)被列入淫词小说而遭查禁。《女仙外史》最早刊于康熙50年(1711)原本已佚。今存清末坊间石印本,198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重排出版。另有百花文艺出版社本、齐鲁书社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西王母瑶池开宴 天狼星月殿求姻
- 第二回 蒲台县嫦娥降世 林宦家后羿投胎
- 第三回 鲍仙姑化身作乳母 唐赛儿诞日悟前因
- 第四回 裴道人秘授真春丹 林公子巧合假庚帖
- 第五回 唐赛儿守制辞婚 林公子弃家就妇
- 第六回 嫁林郎半年消宿债 嫖柳妓三战脱元阳
- 第七回 扫新垄猝遇计都星 访神尼直劈无门洞
- 第八回 九天玄女教天书七卷 太清道祖赐丹药三丸
- 第九回 赈饥荒廉官请奖 谋伉丽贪守遭阉
- 第十回 董家庄真素娥认妹 宾善门假端女降妖
- 第十一回 小猴变虎邪道侵真 两丝化龙灵雨济旱
- 第十二回 柳烟儿舍身赚鹿怪 唐月君为国扫蝗灾
- 第十三回 邀女主嵩阳悬异对 改男妆洛邑访奇才
- 第十四回 二金仙九州岛游戏 诸神女万里逢迎
- 第十五回 姚道衍倡逆兴师 耿炳文拒谏败绩
- 第十六回 王师百万竖子全亡 义士三千铁公大捷
- 第十七回 黑风吹折盛帅旗 紫云护救燕王命
- 第十八回 陈都督占谶附燕王 王羽士感梦迎圣驾
- 第十九回 女元帅起义勤王 众义士齐心杀贼
- 第二十回 太阴主尊贤创业 御阳子建策开基
- 第二十一回 燕王杀千百忠臣 教坊发几多烈女
- 第二十二回 铁兵部焦魄能诛卫士 景文曲朽皮犹搏燕王
- 第二十三回 鲍道姥卖花入教坊 曼陀尼悬珠照幽狱
- 第二十四回 女无师延揽英雄 诸少年比试武艺
- 第二十五回 真番女赚馘高指挥 假燕将活擒茹太守
- 第二十六回 仝淳风义匿司公子 高监军计袭莱州府
- 第二十七回 黑气蔽天夜邀剎魔主 赤虹贯日昼降鬼母尊
- 第二十八回 卫指挥月明动寨 吕军师雪夜屠城
- 第二十九回 设玉圭唐月君朝帝朔 舞铁锹女金刚截仙驾
- 第三十回 吕军师献馘行宫 唐月君燕飨诸将
- 第三十一回 骊山老姥征十八仙诗 剎魔公主讲三千鬼话
- 第三十二回 两奇兵飞救新行殿 一番骑廛战旧细君
- 第三十三回 景公子义求火力士 聂隐娘智救铁监军
- 第三十四回 安远侯空出三奇计 吕司马大破两路兵
- 第三十五回 两-旗死生报故主 二军师内外奏肤功
- 第三十六回 唐月君创立济南都 吕师贞议访建文帝
- 第三十七回 帝师敕议内外官制 军师奏设文武科目
- 第三十八回 两军师同心建国 一公子戮力分兵
- 第三十九回 美贞娘杀美淫宫 女秀才降女剑侠
- 第四十回 济宁州三女杀监河 兖州府四士逐太守
- 第四十一回 吕司马谒阙里庙 景佥都拔沂州城
- 第四十二回 僇败将祸及三王 蛊谣言谋生一剑
- 第四十三回 卫指挥海外通书 奎道人宫中演法
- 第四十四回 十万倭夷遭杀劫 两三美女建奇勋
- 第四十五回 铁公托梦定切苍黎 帝师祈霖恩加仇敌
- 第四十六回 帝旨赐谥殉难臣 天缘配合守贞女
- 第四十七回 幸蒲台五庙追尊 登日观诸臣联韵
- 第四十八回 炼神针八蜡咸诛 剪仙蓑万氓全活
- 第四十九回 郑亨争将当先丧律 景隆克帅落后褒封
- 第五十回 蒲葵扇举扫虎豹游魂 赤乌镜飞驱魑魅幻魄
- 第五十一回 鬼母手劈奎道人 燕儿腰斩李竖子
- 第五十二回 访圣主信传虞帝庙 收侠客枭取燕朝使
- 第五十三回 两句诗分路访高增 一首偈三缄贻女主
- 第五十四回 航海梯山八蛮竞贡 谈天说地诸子争锋
- 第五十五回 震声灵遣使议让位 慑威风报聘许归藩
- 第五十六回 张羽士神谒天师府 温元帅怒劈灵猴使
- 第五十七回 九魔女群摄地仙魂 二孤神双破天师法
- 第五十八回 待字女感梦识郎君 假铺卒空文揭开府
- 第五十九回 预伏英雄坚城内溃 假装神鬼勍敌宵奔
- 第六十回 高邮州夫妇再争雄 广陵城兄弟初交战
- 第六十一回 剑仙师一叶访贞姑 女飞将片旗驱敌帅
- 第六十二回 姚道衍设舟诱敌 雷一度落水归神
- 第六十三回 三义士虎腹藏兵 一将军龙头杀贼
- 第六十四回 方学士片言折七令 铁先生一札服诸官
- 第六十五回 两猿臂箭赌一雄州 一虎儿刀劈两奴贼
- 第六十六回 谭都督夹睢水立重营 铁元帅焚浮桥破勍敌
- 第六十七回 一客诛都阃藩司 片刻取中州大郡
- 第六十八回 吕军师占星拔寨 谷藩王造谶兴戈
- 第六十九回 三如公子献雄郡 二松道人缚渠魁
- 第七十回 逞神通连黛统妖兵 卖风流柳烟服伪主
- 第七十一回 范飞娘独战连珠蕊 刘次云双斗苗龙虎
- 第七十二回 妖道邪僧五技穷 仙姥神尼七宝胜
- 第七十三回 奉正朔伪主班师 慕金仙珠娘学道
- 第七十四回 两首诗题南阳草庐 一夕话梦诸葛武侯
- 第七十五回 慕严慈月君巡汴郡 谒庭闱司韬哭冥府
- 第七十六回 唐月梦错广寒阙 梅婢魂归孝谦主
- 第七十七回 烧岗山火攻伏卒 决湘江水灌坚城
- 第七十八回 吕军师三败诱蛮酋 荆门州一火烧佷贼
- 第七十九回 神武庙双建帝师旗 偃月刀单枭燕帅首
- 第八十回 吴侍讲十年抚孤子 吕师相一疏-名臣
- 第八十一回 卜-卦圣主惊心 访震宫高人得病
- 第八十二回 收英才六科列榜 中春闱二弟还家
- 第八十三回 建文帝敕议君臣典礼 唐月君颁行男女仪制
- 第八十四回 吕师相奏正刑书 高少保请定赋役
- 第八十五回 大救凶灾剎魔贷金 小施道术鬼神移栗
- 第八十六回 姚少师毒计全凭炮火 雷将军神威急显云旗
- 第八十七回 少师谋国访魔僧 孀姊知君斥逆弟
- 第八十八回 二十皮鞭了夙缘 一枝禅杖还恶报
- 第八十九回 白鹤羽士衔金栋凌霄 金箔仙人呼红云助驾
- 第九十回 丹青幻客献仙容 金刚禅魔斗法宝
- 第九十一回 剎魔圣主略揭翠霞裙 火首毗耶永堕红玉袋
- 第九十二回 状元正使现五色花脸 画士中书变两角狼头
- 第九十三回 申天讨飞檄十大罪 命元戎秘授两奇函
- 第九十四回 燕庶子三败走河间 司开府一战取上谷
- 第九十五回 刘元帅破坚壁清野 谭监军献襄沙渡河
- 第九十六回 孛夫人暗施毒蜮妖蟆 太阴主小试针锋剑-
- 第九十七回 坎藏水火生红焰 土合阴阳灭白波
- 第九十八回 北平城飞玄女片符 榆木川受鬼母一剑
- 第九十九回 嫦娥白日返瑶台 师相黄冠归玉局
- 第一百回 忠臣义士万古流芳 烈媛贞姑千秋表节
吕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荒政丛书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考》详细地论述了积储对救荒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仓储进行救灾的办法。
古三坟
一卷。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张商英得于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疑是北宋人所著。三坟之名虽见于《左传》,但西周以来的各种书籍都没有引用其说,汉唐以来也不见著录。此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64卦。并杂以《河图》、《代姓纪》等谶书的内容,又以燧人氏为有巢氏的儿子,伏羲氏为燧人氏的儿子。宋元以来,唯郑樵一人信其书。明代何镗刻入《汉魏丛书》,题为晋阮咸注,伪中生伪。
变法通议
清末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著作。梁启超著。共14篇。自1896年8月陆续发表于《时务报》。其中《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和《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两篇发表于1898年12月及1899年1月《清议报》第1册、第2册、第4册。后统收入中华书局1932年版《饮冰室合集》,列文集第1册。本书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具体阐述了变法的途径。《变法通议自序》认为自然万物人类社会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指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论不变法之害》则驳斥反对变法的论点,指出变法是大势所迫,“变亦变,不变亦变”,“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变之权让诸人”,中国就受人束缚驱使,要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因变致强”。《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更批判洋务新政,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学校总论》、《论科举》、《论学会》、《论师范》、《论女学》、《论动学》、《学校余论》、《论译书》提出变科举、立学校、兴学会、译西书以开民智、育人才的具体意见。《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主张通过满汉通婚及取消满人特权等方法,消平满汉界限,“合种以与他种敌”。《论金银涨落》主张改革清朝钱法,实行金本位制。《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为戊戌政变后补记变法时期维新派提出的安顿守旧大臣的办法。文字朴实流畅,言辞犀利,充满爱国激情,深受知识界欢迎。发表后风行海内,影响巨大,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注十疑论
注十疑论,一卷,宋澄彧注,赞宁序。
金刚经解义
亦称《金刚经注解》、《金刚经解》,或称《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佛典注疏。唐慧能述。二卷。唐慧能解义并序,宋罗适后序,清汤翼圣跋,周克顺跋,又云金刚经注解,又云金刚经口诀,又云六祖解义,又云六祖口诀。本藏九二套重出口诀,只录罗序前半。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依梁昭明太子分目,随经文开为三十二分,自“法会因由分”至“应化非真分”。清顺治十年(1653)及康熙六年(1667)均有重刻本。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
凡二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北凉(397~439)。又称优婆夷净行经、净行经、净行品。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为毗舍佉之母而说优婆夷之净行。共分三品:(一)修行品,列举优婆夷应修学之十法及应远离之五十八法。(二)修学品,举示初学菩萨修习净行之五十项,以及为得如来三十二大人相,所应修习之二十项。(三)瑞应品,述说菩萨处胎初生有十六种瑞应,生时有三十二种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