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同原录
作者:徐道
一名《历代神仙通鉴》。长篇小说。清初徐道撰。二十二卷,一百九十四节。道为明末清初人,“生而颠连”。原署“江夏明阳宣史徐道述,汝南清真觉姑李理赞”。卷十八至二十二署“新安融阳亦史程毓奇续,凤翔尚絅一贞王太素赞”。徐道晚年“悬壶于葑关之十里泉”,从顺治乙酉岁(1645)起,开始“籍龟鉴为本”,写此书,至康熙庚辰(1700),方由人损资剞劂,历时五十余年。据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六世孙,程毓奇为明代理学家程翔之子程瑶的五世孙。此书为多人著述之大型宗教性小说,书名《三教同原录》,顾名是主张儒、道、佛三教同源合流说,而以道教思想为主导,融儒、释两家神话传说,按时代为序,统为一编,故亦名《历代神仙通鉴》。共分三集二十二卷一百九十四节。首集《仙真衍派》,从卷一至卷八,分七十二节(回目),叙“太极判化生五老,三才立发育烝民”经五老北沧浪水精子、南石唐赤精子,东尾闾木公、西昆仑金母、与中须弥黄老相会,赞助化育,得婴儿、姹女,自此生息渐蕃。盘古氏为三才之首,并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相继而出,经炎帝、黄帝、老子、孔子诸人的诞生,事迹至汉东方朔诸神异故事。第二集《佛祖传灯》,从卷九至卷十六,共七十二节叙东汉明帝使郎中蔡愔等赴天竺问佛法,求得佛像,佛教流行,刘
章节列表
升序↑徐道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拜占庭帝国史
自拜占庭城建立讲起,以拜占庭帝国的创立、发展、衰落直到灭亡为主线,为人们描绘了前后近两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作为城市,拜占庭是如何被建立的?又是如何转变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哥特人是如何进犯拜占庭帝国的?又为何最终转战欧洲?西罗马帝国如何覆灭?尼卡暴动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查士丁尼一世如何拓展拜占庭帝国版图?他和贝利撒留的关系又是怎样?波斯帝国如何覆灭?斯拉夫人怎样威胁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又是如何崛起?席卷拜占庭帝国的毁坏圣像运动的起因是什么?十字军东征的起因又是什么?拜占庭帝国为什么会衰落?十字军又为什么要毁灭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如何重新建立?最终又如何被奥斯曼帝国灭亡?本书中将一一为您解答。
修女
法国作家狄德罗长篇小说, 1760年成书,1796年作者逝世后才正式发表。 小说女人公苏珊自幼被父母强行送进修道院,心灵遭受巨大痛苦和折磨。她不堪修院中穿苦衣、受鞭刑的可怖生活,设法逃出人间地狱,在巴黎隐名埋姓,当了女工,但生活比修道院中略胜无几。 《修女》一方面涉及到宗教内幕,一方面又接触到社会问题。苏珊是个私生女。她的悲苦经历是对资产阶级家庭财产关系的一种控诉。小说还对禁欲主义进行了批判。苏珊说:“修道院比囚禁盗匪的监狱还要可怕4百倍”,那里窒息人性的苦修,会把一个个无辜少女活活“修”死。但作品中有对教会上层分子的美化,这无形削弱了批判的份量。 小说以修女苏珊自述方式写成,读来生动亲切。
今古学考
近代廖平著。两卷。著于清光绪十一年 (1885),次年由成都尊经书院刊行。此书目的在于区分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上卷列出十多种表来区 分今、古文经学在礼制上的不同,下卷加以说明。认为 今文经学以孔子为宗主,《礼记·王制》是其礼制纲领; 古文经学以周公为宗主,《周礼》是其礼制纲领。但这两 派又统一于孔子,因为孔子早年主张“从周”,他早期学 生流入燕、赵,后来传为古文经学;孔子晚年主张改制, 损益四代,他晚年的学生多在邹、鲁,所传为今文经学。 该书以礼制区别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及其经师传注, 是对经学史的贡献。收入《六译馆丛书》,1928年北京 资料社印行。
佛说盂兰盆经白话文
西晋竺法护译。经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目犍连,以道眼见其亡母在饿鬼道中受无食之苦,便欲救其母。但他送去的食物还未到其母口中,就变为火炭,其母不得食。于是求救于佛。佛告诉他,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佛欢喜日)这一天,准备美味食物于盆中,供养佛和十方众僧。众僧皆为施主祝愿祈,如此,不仅在世父母可福乐长寿,而且“七世父母,六种亲属”都能得生天、人道中,免除往生畜生、饿鬼、地狱之苦。大目犍连依此而行,其母当日即得解救。佛于是启发众弟子,每年七月十五日都应供养佛与众僧,以尽孝心。佛教徒据这一故事兴起了佛教节日盂兰盆会。
遗教经论住法记
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宋元照述并序,日本祖泰跋,有科文。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宋霅川沙门仁岳撰,一法式。二观想。三礼赞。四持诵。五忏愿。六证验。七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