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保萃忠全传
作者:孙高亮章节列表
升序↑- 林从吾旌功萃忠全传原叙
- 第一传 于少保龆年出类 兰古春风鉴超群
- 第二传 张代巡特提进泮 范方伯交馈资家
- 第三传 虎丘山良朋偶会 星宿阁妖魅惊逃
- 第四传 同仁里夫妻合卺 山东旅将相奇逢
- 第五传 于廷益大比登科 高盂升坚辞会试
- 第六传 莅广东备陈瑶疏 按江西鞠明奸恶
- 第七传 于侍御保友赴京 高征君辞爵归省
- 第八传 从御驾议收汉庶 至单桥谏免赵王
- 第九传 叱庶人骤升三品 旌义叟全活万民
- 第十传 于院示捐资劝谕 众民诵赈济歌谣
- 第十一传 戮淫僧救全少妇 矜老媪规谏贤王
- 第十二传 化盗辨冤真盛德 判疑拔吏见无私
- 第十三传 王振恃权诛谏职 太后盛怒暂徇情
- 第十四传 权珰蒙蔽劝亲征 王师败绩于土木
- 第十五传 正统蒙尘北地 于谦扶掖朝纲
- 第十六传 景泰帝勉从登极 于尚书用计破兵
- 第十七传 徐珵首倡南迁 于谦力争北守
- 第十八传 旧窗友赴京干谒 西和尚惊死教场
- 第十九传 也先假和索金帛 高磐剖臂纳纶音
- 第二十传 于公相形置地铳 杨俊诱捉喜宁回
- 第二十一传 外国结连归和好 朝廷允奏遣臣僚
- 第二十二传 李侍郎出使沙漠 罗少卿奉命遐荒
- 第二十三传 遣使迎归上皇 安插永杜边衅
- 第二十四传 于公荐贤置州县 徐珵改讳治张湫
- 第二十五传 神僧指水怪形藏 于公存海涵度量
- 第二十六传 江渊为亲访智客 景泰立子建东宫
- 第二十七传 两忠臣谏诤遭谴 女妖精遇正现形
- 第二十八传 神卜幸邀元帅宠 忠臣得赐御医看
- 第二十九传 良医诊出病源 御手亲烧竹沥
- 第三十传 启南宫英宗复位 掩北斗学士登台
- 第三十一传 逢相意诳上奏疏 吐丹忠亲写供状
- 第三十二传 西市上屈杀忠臣 承天门忠魂觌诉
- 第三十三传 天顺帝评功悼枉 徐武功被勘作法
- 第三十四传 有贞云阳谪戍 石亨谋逆亡身
- 第三十五传 童先开瞽得漏网 曹钦造反乱京城
- 第三十六传 王师骈集擒奸党 有贞无法丧林泉
- 第三十七传 孝子初上陈功疏 忠臣加祭赠褒封
- 第三十八传 张庠生修神公像 姚盐台建忠节坊
- 第三十九传 卢进士陈侑享表 傅巡抚上改谥疏
- 第四十传 列圣隆恩加谥荫 诸贤屡疏表旌功
孙高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编撰。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而且比较完整、系统的农学著作。作者总结了历史上的重农思想及经验。“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著成了此书。全书约十一万多字,卷首有作者自己写的《序》和《杂说》,正文分为九十二篇。书中引用的先秦至魏晋之间的典籍达一百六十余种。成书年代约在533年至544年间。分十卷九十二篇,分别论述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栽培及家禽、牲畜的饲养,农产品的加工和副业等。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齐民”即平民,“要术”指用以谋生的主要方法。该书主要介绍我国劳动人民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内容“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iha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齐民要术·序》),囊括耕作制度,天时地宜,耕作技术和农具,各种农作物、果木树栽培,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病疾的防治,农、副、畜产品加工以及酿造等等。
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
古代内丹术书。金孙不二撰。三卷。论述修炼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内容分《玉清胎元内养真经》、《玉清无上内景真经》、《大道守一宝章》、《守一诗》四篇。收入《道藏辑要》胃集七。
兰花梦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兰花梦奇传》,又名《支那儿女英雄遗事》。六十八回。不题撰人。烟波散人序谓吟梅山人所作,吟梅山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本书打破才子佳人大团圆的 陈旧俗套,真实地描写了封建贵族家庭中一幕 婚姻悲剧。内阁学士松晋侧室孕育时,松公梦 人送兰花一枝,旋生下一女,取名宝珠。出生后 一直女充男养,虽婢仆亲朋亦不知其为女。五 岁从先生受业,十三岁乡试中魁。十四岁父亲 去世,为撑门面,母、姐不许改妆。十五岁中进 士点探花,十六岁因奏对出色,升为河南道监 察御史,旋升左副都御史。因被同科状元许文 卿识破女子真相,被迫订婚。此时福建海盗猖 獗,省城告急。宝珠上破敌奇策,于是钦加兵部 侍郎、经略大臣。十七岁挂帅出征,十八岁平定 南疆,授太子太保,名扬海内。皇上恩准恢复女 妆,封升平公主,赐婚许氏。婚后宝珠竟受丈夫 虐待,十九岁含恨而死。小说暴露了夫权主义 对妇女的摧残和蹂躏,客观上批判了男尊女 卑、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纲常。但也杂有宿命 论思想。小说人物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文元阁书庄石印本、 民国十六年(1927)大成书局石印本、1985年 岳麓书社排印本等。
控鹤监秘记
唐人张垍所纂,按张垍,唐初名臣张说之子。其载武后宫廷淫亵事颇为独特,“绝不类世所传武后外传”。控鹤监,武则天放置男宠的一个机构,圣历元年(698)置,以张易之、张昌宗为供奉。次年,以张易之为监,并置丞、主簿等官。久视元年(700),改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秘记,隐私、秘闻。
四书辨疑
元陈天祥(字吉甫)撰。十五卷。是书旧刻不著明作者时代姓氏。书中称自宋氏迁江表,南北分隔,才百五六十年,经书文字已有不同,则元初人所撰。“苏天爵《安熙行状》云:‘国初有传朱子《四书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负为说,非之。赵郡陈氏,独喜其说,增多至若干言,是书多引滹南王若虚说。殆宁晋陈天祥书也。’朱彝尊《经义考》云:‘《四书辨疑》,元人凡有四家。云峰胡氏,偃师陈氏,黄岩陈成甫氏、孟长文氏。成甫、长文并浙人,云峰一宗朱氏,其为偃师陈氏之书无疑。’所说当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主于阙疑,而不贵穿凿。主张“解经义言简理直为贵,使正义不为游辞所乱,学者不为繁文所迷,然后经可通而道可明也”。所列计《大学》十四条,《论语》一百七十条,《孟子》一百七十五条,凡三百七十七条,皆剖析、辨难朱子《集注》。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辨曰:“果言善恶皆我师,则天下之人皆为师矣。何必专指三人,亦不须更言必有也。此乃言其只三人行,其间亦必有可为师法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者,非谓择其一人全善者从之,一人全恶者改之也。但就各人行事中,择其事之善处从之,其不善处改之,不求备于一人也。止当随其各有之善从而师之。”有《四库全书》本。
天隐和尚语录
十五卷,天隐圆修说,通问等编。卷之一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语录,卷之二湖州乌瞻山法济禅院语录,卷之三荆溪磬山语录之一,卷之四荆溪磬山语录之二,卷之五荆溪磬山语录之三,卷之六拈古,卷之七举古别古,卷之八征古代古,卷之九颂古,卷之十颂古机缘,卷之十一普说复问,卷之十二书法语,卷之十三法语偈颂,卷之十四歌诗,卷之十五杂着赞佛事行由林间或问(另刻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