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案奇闻

作者:惜红居士
李公案奇闻

《李公案奇闻》又名《李公案》,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色彩。

章节列表

升序↑

惜红居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

亦译《世尊歌》、《神之歌》、《黑天歌》。指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第6篇《毗湿摩》。共18章,七百颂。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经典。记载了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Krsna)和战士阿周那(Arjuna)之间的对话,黑天以哲理说服阿周那把俱卢族和班度族争夺王位的战争进行到底。它是综合性的哲学诗,贯穿了数论、瑜伽和吠檀多三派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宣扬了业(行动)、智(认识)、信(信仰)的统一。认为“法”既是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秩序,也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遵法、执法是社会成员的天职和责任,人只有认识了这种道理,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中才能使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并认为虔诚信仰和崇拜大神毗湿奴和他的化身黑天,人才能从世俗的生活中得以解脱。后吠檀多派哲学家曾有多种注释,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亚各国。对印度近代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游思集

游思集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日将自己倏然而生的思绪随时记录下来而成的。

顺治泗水县志

顺治泗水县志

十二卷。清刘桓修,杜灿然纂。刘桓,上谷人,进士出身,顺治十八年 (1661)任泗水知县。杜灿然,邑人。刘桓宰泗水县,见旧志自明末纂修后,上距当时六十余年,天时人物变迁,赋役建置兴废,皆不能无记,乃博采旁搜,依次编修,遂成新志。《泗水县志》顺治十八年修,康熙元年(1662)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方舆志,建置志,食货志,职官志,选举志,艺文志,灾祥志,牧政志。卷首有衮州总图、泗水总图、县治图、泉林图、文庙图、仲子祠图、历山舜庙图。此志每门前有小序,末有论断,极为精辟。然其体裁内容,多袭旧志,只是缺者补之,疑者正之,删其繁芜,增其未备。其中以赋役、户口、建置等,记述特详,论断亦当。此志尚有康熙三十八年(1700)增刻本。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共6卷,收录了胡适在文学方面的研究论著。胡适对文学的研究范畴相当广泛,从诗词歌赋,到小说话本,无一不具。他对《红楼梦》研究、《水浒传》《西游记》等研究材料至今仍是解读这些名著的宝贵资料;此外,他对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分析,对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的分析论证,至今仍是国学经典教材。

唐享昊天乐

唐享昊天乐

组诗,十二首,武则天撰,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励精图治,为此,她写了《唐享昊天乐》组诗,其中第九首大意是说:我接受了唐高宗的嘱托,临朝执政治理天下。制定了平定边疆的方略,朝廷的军队神武强大。要完善先帝的政治措施,遵循先朝规定的规章制度。上天降下吉祥的征兆,大业的光辉普照天下。

大吉义神咒经

大吉义神咒经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