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案奇闻
作者:惜红居士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传奇闻野老闲评 编新词稗官借鉴
- 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 第三回 夜行船贼人探路 天妃庙公子遇仙
- 第四回 老道士预卜前程 凶贼徒再窥踪迹
- 第五回 忙中错黑夜偷头 客船上天明惊盗
- 第六回 偷上岸船户报案 施铁锁地保诈钱
- 第七回 写呈词代书刁难 凭报单县官准状
- 第八回 搭尸棚预备官临 谒私宅初联世谊
- 第九回 石门埠程官验尸 杭州城李公返旆
- 第十回 趁夜月荒郊赶路 坐春风内署饯行
- 第十一回 用严刑假逼供招 设药笼巧施妙计
- 第十二回 治奇病晨施药饵 访真情夜上茶楼
- 第十三回 缉贼踪茶坊得信 感灵机古庙访仙
- 第十四回 穷开心周起寻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 第十五回 活神仙医病治人 死囚徒杀人祭鬼
- 第十六回 访神医恶贼投罗 派捕役李公设计
- 第十七回 割肉瘤凶徒就缚 交银信众役销差
- 第十八回 结命案了却前因 叙出身言归正传
- 第十九回 解京饷户部交银 赴新任民房借宿
- 第二十回 欺乡愚刁商受罚 失娇女寡妇呼冤
- 第二十一回 遣溃勇清官捐薄俸 哄乡愚干仆访奸情
- 第二十二回 得确情张荣复命 听堂讯钟氏诉供
- 第二十三回 陆大荣当堂具结 李老婆意外发财
- 第二十四回 李瞎子暗中遭害 两公差堂上销案
- 第二十五回 雪沉冤贤侯明察 闯公堂泼妇咆哮
- 第二十六回 问拐带许国桢到堂 思爱女张王氏入梦
- 第二十七回 门下生当堂对供 杀人贼自行投案
- 第二十八回 假和尚供出真情 贤父母梦准鬼状
- 第二十九回 还烟壶贫妇知大义 斗纸牌更卒慢嘉宾
- 第三十回 瀹茗挑灯穷嫠诉苦 飞符召将酒店传书
- 第三十一回 阔排场财主迎亲 装糊涂大媒受责
- 第三十二回 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贪破财
- 第三十三回 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 第三十四回 盗党设计放火烧衙 众匪认供申详定案
惜红居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薄伽梵歌
亦译《世尊歌》、《神之歌》、《黑天歌》。指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第6篇《毗湿摩》。共18章,七百颂。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经典。记载了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Krsna)和战士阿周那(Arjuna)之间的对话,黑天以哲理说服阿周那把俱卢族和班度族争夺王位的战争进行到底。它是综合性的哲学诗,贯穿了数论、瑜伽和吠檀多三派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宣扬了业(行动)、智(认识)、信(信仰)的统一。认为“法”既是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秩序,也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遵法、执法是社会成员的天职和责任,人只有认识了这种道理,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中才能使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并认为虔诚信仰和崇拜大神毗湿奴和他的化身黑天,人才能从世俗的生活中得以解脱。后吠檀多派哲学家曾有多种注释,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亚各国。对印度近代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游思集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日将自己倏然而生的思绪随时记录下来而成的。
顺治泗水县志
十二卷。清刘桓修,杜灿然纂。刘桓,上谷人,进士出身,顺治十八年 (1661)任泗水知县。杜灿然,邑人。刘桓宰泗水县,见旧志自明末纂修后,上距当时六十余年,天时人物变迁,赋役建置兴废,皆不能无记,乃博采旁搜,依次编修,遂成新志。《泗水县志》顺治十八年修,康熙元年(1662)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方舆志,建置志,食货志,职官志,选举志,艺文志,灾祥志,牧政志。卷首有衮州总图、泗水总图、县治图、泉林图、文庙图、仲子祠图、历山舜庙图。此志每门前有小序,末有论断,极为精辟。然其体裁内容,多袭旧志,只是缺者补之,疑者正之,删其繁芜,增其未备。其中以赋役、户口、建置等,记述特详,论断亦当。此志尚有康熙三十八年(1700)增刻本。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共6卷,收录了胡适在文学方面的研究论著。胡适对文学的研究范畴相当广泛,从诗词歌赋,到小说话本,无一不具。他对《红楼梦》研究、《水浒传》《西游记》等研究材料至今仍是解读这些名著的宝贵资料;此外,他对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分析,对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的分析论证,至今仍是国学经典教材。
唐享昊天乐
组诗,十二首,武则天撰,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励精图治,为此,她写了《唐享昊天乐》组诗,其中第九首大意是说:我接受了唐高宗的嘱托,临朝执政治理天下。制定了平定边疆的方略,朝廷的军队神武强大。要完善先帝的政治措施,遵循先朝规定的规章制度。上天降下吉祥的征兆,大业的光辉普照天下。
大吉义神咒经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