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剑春秋

作者:佚名
锋剑春秋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毛奔对阵,神怪法宝,层出不穷。然最终由三清师长说合,忍痛归山,不涉红尘,免于劫数。此书初看,用语杂沓,不脱话本规模,然生动传神之笔间出。其神魔斗法之描写,远不如《封神演义》,然写孙膑逆天而行,欲挽大厦之将倾,颇具悲剧色彩,反映出人之渺小,生之无奈。在神魔类小说中别具一格。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人参谱

人参谱

笔记。清陆烜辑。不分卷。烜字子章,平湖(今属浙江)人。乾隆时人。人参为中国特有之名贵药材,有延年益寿之功,关于其奇异的药效,传说亦多。王士祯(渔洋)欲撰人参谱而未成,其诗文见于《池北偶谈》等书。陆烜因生病检书而完其志。其自序云:“余得怔忡疾,医者谓‘非人参不可’,顾近日辽参贵逾珠琲,贫家安所得?因感是,遂遍忆旧览,检书几百种,披阅手抄,稍加论列,不十日谱成,而病若失。岂人参有买,能阴相耶?”此乃穷书生无钱贪人参补体而以著述人参以疗疾者。其书分释名、原产、性味方療、故实、诗文等目,特别是后二目中,辑录史籍所载人参故事多种,为从文学角度研究人参文化的深刻影响提供大量资料。此书毕竟所费时日不多,有未尽完善者。然文字简洁,便于披阅,亦其长处。有《昭代丛书》(辛集)本。

简明医彀

简明医彀

八卷。明孙志宏(生卒年不详)撰。孙志宏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氏之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孙氏青年时曾攻儒学,参加科举考试,后承父业,专攻医学,行医五十余年,颇有医名。孙氏参考古今医籍,众家之说,又参以己见撰成此书。自序中孙氏称:其书备而不冗,约而不漏,义类浅显,个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名之。此书卷一先列“要言一十六则”,着重论述养生、辨证治疗、用药得失及医德等内容,次论病证;卷二至卷五论述内科杂病、伤寒、五官、口齿疾等病证,卷六为儿科疾病证治,包括养子十法,论及婴幼儿保健; 卷七为妇产科疾病证治,又论述胎前十要、初产十要等内容;卷八为外科疾病证治,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外治法中如针、灸、吸、熨、溻渍、围法等。全书述证简切,议论平正,通俗易懂,多为孙氏临床之经验,颇有实用价值。每病证下列有主方、成方、简效方,亦有孙氏自创之方。论述精详简切,立方慎重,注重实用。颇有临床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有崇祯三年 (1630) 初刻本,崇祯十七年(1644)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绣水胡树槐补刊本。

贤识录

贤识录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陆釴编。此书为抄摘他书中有关明洪武年间杂事的一部集子。材料来源以《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为主,此外还录自《野记》(明祝允明撰)、《客座新闻》(明沈周撰)、《草木子》 (明叶子奇撰)等书,所录的内容较集中于君道、人品等,尤以明太祖朱元璋轶事传闻为多。此书于明焦竑编的《国史经籍志》入制书类,于《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入小说家类,存有《今献汇言》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据《今献汇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援据既寡,事迹亦仅寥寥数则,不足以当‘贤识’之目”。

邕州小集

邕州小集

一卷。宋陶弼撰。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庆历中,随杨畋讨湖南猺,因功授阳朔县主簿,历官知邕州。四迁为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弼善作诗墓志铭谓其:“聚晚学弟子讲授六经,平生不治细故,独以文章自喜,尤号为能诗。”《湖广通志》称:“弼诗尤善言风土,蜡茶诗至五十韵。”其著作有诗文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内有诗七十三首,都是陶弼在湖南时所作,故以邕州为其名。《邕州小集》一卷有《四库全书》本,晨风阁丛书本。另有《陶邕州小集》一卷见《宋人小集四十二种》,式训堂丛书本。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锁魔镜》。无名氏撰。末本。剧演玉帝以赵昱为嘉州太守,因斩蛟有功于民,敕封灌口二郎神。义弟哪吒为降魔大元帅,镇摄玉结连环寨。二郎过寨,哪吒留之痛饮。酒酣比射,二郎一箭误中天狱锁魔镜。镜破,被锁之九首牛魔罗王和金睛百眼鬼逃往黑风山。天将追之不及。驱邪院主奉玉帝之命遣天神往二郎处,责令二郎与哪吒擒拿妖魔,将功折罪。经过激战,二魔被擒。探子向驱邪院主报告擒魔战况。此剧传本有二:一为明刻本,上述内容提要即据此本;一为明抄本,正名较刻本少一“醉”字。一至三折,两本相同,惟刻本宾白简洁,曲词衬字较少;抄本宾白拖沓,衬字较多,上场人物亦繁。第四折两本互异。抄本第四折为二郎神和哪吒向驱邪院主报告擒魔经过。盖抄本为元明间舞台实演底本。《孤本元明杂剧》依明刻本校印,复取明抄本第四折为第五折增入之,实非原剧面目。本剧正末第一、二、五折扮哪吒,第三折扮天神,第四折扮探子。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续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

十三日备尝记

十三日备尝记

清曹晟撰。一卷,附《事略附记》一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月英国军队进犯上海,曹晟适在城中,以所存十三天日记,于同年九月整理成此编。其事有得自目击,亦有得自传闻。揭露英军焚掠暴行。有光绪间上海申报馆刊本。收入1935年上海通社辑《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时,据曹氏书存目,题为《夷患备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