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奇闻

作者:佚名
定鼎奇闻

又名《新世宏勋》、《盛世弘勋》、《新史奇观》、《顺治过江》。二十二回。题“篷蒿子编”,或题“山樵道人编”。据柳存仁介绍,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藏福文堂本,题《大明传定鼎奇文(闻)》。又,北京大学图书馆、大连图书馆藏清庆云楼刻本,题《新世宏勋》,首有清顺治辛卯(1651)蓬蒿子序。天津图书馆藏嘉庆癸亥(1803)索古居刻本,题《新史奇观演义全传》南京图书馆藏道光丙申(1836)文渊堂刊本,署“山樵道人编”。作者真实姓氏无考。书成于清初,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事,终于清朝立国。该书以《剿闯通俗小说》为底本,增益首尾,重新加工而成。因其时已是清朝,故该书不再称满人为 “虏”,而在结尾处称大清皇帝入主中原,山河一统。所以该书题《新世弘勋》,亦即指清朝重新整理山河的“弘勋”,又有《铁冠图全传》、《新史奇观》、《顺治过江》、《定鼎奇闻》等多种题名。

猜你喜欢的书

给少男少女

给少男少女

书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学生们所做的演讲集,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娓娓道来,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温暖热爱之心,就青年人关心的种种人生问题畅谈所想,对一代一代的青少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附录七篇,更丰富了李霁野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生动有益的谆谆教诲。

止斋文集

止斋文集

诗文别集。宋陈傅良撰。五十一卷,附录一卷。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进士。教授泰州,累迁起居舍人。宁宗朝,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嘉泰间,复知泉州,进宝谟阁待制,终于家。谥文节,学者称止斋先生。文章擅名一时,著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等。此编为其门人陈叔远所编,所取断自乾道三年(1167),讫于嘉泰三年(1203)。少时之作尽削,去取特为精审。凡诗九卷、文四十二卷。附录一卷为楼钥作神道碑、蔡幼学作墓志铭、叶适作行状,又有杂文八篇,不知为谁所续。陈氏“虽与讲学者游,而不涉植党之私;曲相附和,亦不涉争名之见”,在宋儒之中,可称笃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其文为“多切实用之文,而密栗坚峭、自然高雅,亦无南渡末流冗沓腐滥之气”。其诗凡五百又二首,诸体皆备,多因事而发。有《四库全书》本。

秋堂集

秋堂集

诗文别集。南宋人柴望撰。二卷。望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今浙江金华)人。嘉定间为太学上舍,除中书特奏名。淳祐六年,元旦日蚀,因上所著《丙丁龟鉴》下狱,寻放归。景炎二年,荐授迪功郎国史馆编校。宋亡不仕。与从弟随亨、元亨、元彪号“柴氏四隐。”工诗。著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诸篇,皆佚。此集收诗凡五十三首,词十阕,文五篇。其诗词大都感时咏物,抚景伤情,黍离麦秀寓痛至深。有《四库全书》本,《宋人集》(甲编)本,增补遣,附录各一卷。

群经音辨

群经音辨

音义书。宋贾昌朝撰。7卷。贾氏因群经字多假借,形成同字音义有异,前人音训繁多,彼此不同,于是著此书加以辨析。搜集经传中形同而音训各异的字,按《说文》部首排列。分为“辨字同音异”、“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辨字训得失”五类。其中“辨字同音异”多达五卷。根据《经典释文》,会集其音义,加以辨析。书分5门。卷1至卷5为“辨字同音异”,讨论一般的又音及借音。卷6包括3门:“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对典籍中依靠声调或声母、韵母的形态变化区别意义的字加以辨析。其中“彼此异音”,指意义相对相反靠声调变化区别;“字音疑混”指一为浊上, 一为浊去而意义不同。 卷七为“辨字训得失” ,讨论前人音注的正误得失。其中卷六的三门第一 次汇总了四声别义的材料,是研究汉语形态变化的重要资料。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明代神魔短篇小说集。6卷。朱星祚著。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书林杨氏清白堂刊本。 上图下文,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每卷分叙3至5名罗汉,6卷叙24尊罗汉,以罗汉名字为题、按每尊罗汉介绍其出身、特点、成仙的经过、罗汉名字的由来等。其中最长一篇是第13尊施竺罗汉。施竺罗汉为步虚尊者,兰陵人,姓萧,是南朝萧道成之侄,母张氏啖荷花而孕。尊者诞生时有祥光;幼时不履地,每浮空一二尺,他前身为竺我如来。目录及正文于各罗汉名下都注有第X尊字,但第二十尊则跳过。上图下文,是明万历年间福建书坊常用款式。本书所记是采摭历代高僧如达摩、杯渡等人的传说记载剪裁而成,大部分内容取自《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高僧传》等书。

净土释疑新论

净土释疑新论

历代祖师暨善知识,鉴于念佛法门难信之故,悉凭自己悟证的道理,设为问答,以释群疑。例如智者大师著《十疑论》;怀感法师作《净土释疑论》;永明大师著《万善同归集》;妙什法师作《净土或问》;乃至明代袁宏道居士作《西方合论》。统统采用问答体裁,解释群疑,令人人皈信净土,往生极乐,圆成佛道。真可谓上秉佛智,下化众生,功德之大,实莫能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