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座珠帘
作者:高阳章节列表
升序↑- 一 飛騎報捷
- 二 金陵血戰
- 三 初議修園
- 四 將帥不和
- 五 歌舞昇平
- 六 宮廷暗鬥
- 七 小人得志
- 八 翦除悍將
- 九 賢王被黜
- 十 弟為兄援
- 十一 重贊綸扇
- 十二 蒙古狀元
- 十三 痛失干城
- 十四 曾候剿捻
- 十五 樞臣督師
- 十六 帝師大拜
- 十七 深宮親情
- 十八 淮軍代興
- 十九 劉鮑爭功
- 二十 新舊水火
- 二十一 驅虎驚龍
- 二十二 吳棠督川
- 二十三 魯東會剿
- 二十四 金戈紅粉
- 二十五 瀰河大捷
- 二十六 兩淮風雨
- 二十七 京畿震動
- 二十八 春明燈市
- 二十九 八旗秀色
- 三十 天子多情
- 三十一 御賜綠項
- 三十二 合肥入相
- 三十三 湘陰入覲
- 三十四 曾侯陛見
- 三十五 歲暮閒情
- 三十六 殺機初動
- 三十七 籌辦大婚
- 三十八 私議出京
- 三十九 平地風波
- 四十 長負君恩
- 四十一 權閹亂制
- 四十二 黃雀在後
- 四十三 飛章入奏
- 四十四 權閹落網
- 四十五 密旨處決
- 四十六 母后震怒
- 四十七 民教相仇
- 四十八 天津民變
- 四十九 御前會議
- 五十 藎臣憂國
- 五十一 江督被刺
- 五十二 風聲鶴唳
- 五十三 尚書掛冠
- 五十四 醇王得子
- 五十五 姊弟情深
- 五十六 立后之爭
- 五十七 痛失元勛
- 五十八 彭郎巡江
- 五十九 為民除虎
- 六十 冠蓋京華
- 六十一 大婚盛典
- 六十二 母子失和
- 六十三 躬親大政
- 六十四 議興土木
- 六十五 報效木植
- 六十六 欲取姑予
- 六十七 天子微行
- 六十八 詞臣得寵
- 六十九 騙局初露
- 七十 天象示警
- 七十一 天顏震怒
- 七十二 重臣交諫
- 七十三 議停園工
- 七十四 重譴恭王
- 七十五 兩宮干預
- 七十六 惡疾初起
- 七十七 詞臣媚主
- 七十八 天子天花
- 七十九 母后攝政
- 八十 不祥之兆
- 八十一 賢王憂國
- 八十二 初議立嗣
- 八十三 咫尺天涯
- 八十四 天崩地坼
- 八十五 議立新君
- 八十六 午夜迎駕
- 八十七 斥退佞臣
- 八十八 皇后殉節
猜你喜欢的书
阿拉伯之夜谋杀案
阒静无人的伦敦午夜街头,展示神秘东方文物的博物馆外,先后出现了两名不速之客。一名白须飘逸的老头盘踞在围墙上袭击巡逻警察,在遭到警察反击后昏倒地面,然而他却在警察离开求援的转瞬间消失无踪;五分钟后另一名年轻绅士大力拍击博物馆的青铜大门,当另一名到此巡视的警察出面劝阻时他却高举手杖朝警察砍击…… 苏格兰警场的卡鲁瑟巡官接获报告决定前来一探究竟。巡官悄悄来到博物馆,不动声色的进到大厅,不意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管理员绕着一方棺椁跳舞的鬼魅景况,随即又惊悚地发现一具东方男尸蜷伏在古代马车里。这是神秘的东方信仰?还是残酷的献祭仪式? 卡鲁瑟巡官拖着疲惫身躯展开大半夜的侦讯活动。谁杀了这名东方人?暴躁易怒的馆长老韦德、冷静尽责的助理何姆斯、魅力四射的韦德小姐、外貌苍老的小韦德,还是行为诡谲的管理员普恩……而卡鲁瑟巡官能独力解决这件奇案吗?
雍正四川通志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之乱,廷桂常先期筹画军需,马驼、粮饷、驿递诸事均合高宗旨意,屡受奖励,封三等忠勤伯。二十四年病死于凉州。《四川通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此志条理清晰,体例严谨。其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略者增之,较旧志为详备。其田赋、边防、土司、兵制诸目记载尤为翔实,可谓信今传后之作。然其仍有因沿旧志之错而错误之处。如唐韦昭度征陈敬暄无功而还,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俱不应入名宦。卢允文为四川宣抚,乃统制全蜀,应入总部,而不应仅入保宁府。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丧师南昭,新旧《唐书》均有明确记载,而此志反以其忤国忠而被贬,载入人物,实为荒谬。该志尚有乾隆元年(1736)补版增刻本及乾隆间《四库全书》本。
四镇略迹
清马幼良纂。幼良撰《四镇略迹》记老吴市、董浜、归市、苏家尖四镇,实乃四镇合志。
清微丹诀
清微丹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代清微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本书言清微派内丹修炼法。分为四章,即〈清微隐真合道章〉、〈入室功夫章〉、〈临坛召合章〉、〈发用章〉。末附内炼符图七种。清微派丹法特点,是以内炼金丹与外用符法相结合。其内丹修炼程序虽分作炼精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三段,但具体功法与全真道丹法有所不同。又称清微道法之要「非专于符,非泥于咒」,而是先以我之正炁合雷将之灵,以天之斗罡与我身之斗罡合而用之,「我禀阴阳二炁,出则轰天震地」。又谓「德者道之符,诚者法之本」,行道者先须正己诚意,神炁冲和,始可行法。
机警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 《千顷堂书目》编入子部小说类, 今存有《百陵学山》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卷首有撰者自题曰: “予生也朴窒,见事每迟。阅书史中应变神速转败为功者,录以开予心。”可知书中所记,大多为古人善处事变、临危不惧、化险为夷之事,即所谓“机警”者。例如司马光砸缸救童,王羲之幼时闻王敦、钱凤谋叛逆,因装吐吁熟睡而得全命等,大抵录自他书,撰者在后稍加评论。然而,由于撰者不记录引书名,因此有些篇则,现已不易知其所出。如:赵从善尹临安,宦寺欲窘之,一日内索朱红桌子三百只,限一日办。从善命于市中取茶桌子一样三百只,糊清江纸,朱涂之即成。两宫幸聚景园回,索火炬三千枝,限以时刻,从善命于娼家取竹帘束之,顷刻而办。此书录得这类故事近二十则,成书于嘉靖丙午(一五四六)年。
伽耶山顶经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三)隋代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四)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本经记述佛陀初成道于伽耶山时,文殊菩萨请示佛陀发菩提心之深义后,应诸天子等之交相请问,而自答种种之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