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济公传

作者:佚名
续济公传

章回小说。署“坑余生初稿”。二百三十五回。济公的故事,虽为长篇巨制,实际上是由许多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系列剧而非连续剧。因此,《续济公传》虽名为续集,情节却完全可以独立于《济公全传》之外而存在。而且故事内容与人物形象,与《全传》比也有较大的变化。续集叙述了济公率领弟子,劝导一批忠臣后裔和江湖义士,严惩卖国投降的奸臣和皇亲国戚,平定“大狄国”的内患,以保南宋江山“国泰民安”的种种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济公的活动范围从市井社会拓展到整个朝野江湖,其所作为也从撮合男女美满姻缘、扶危济困、除怪降妖扩展到关系国家安危的军机大事,社会场景更为广阔,情节也特别丰富、曲折,引人入胜。济公的形象也从一个游戏人间行侠仗义的“颠憎”,逐渐演化成一个忠肝义胆、神机妙算、佛法无边的济世活佛。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斯坦顿红宅之谜

斯坦顿红宅之谜

红宅的主人马克突然收到了来自远在澳洲的兄长罗伯特的来信,预告他会在明天前来拜访。第二天,红宅中的办公室里,传来一声枪响——罗伯特倒地而亡,马克却不见踪影,风影从一扇打开的窗户泄了进来。 来到红宅访友的安东尼意外与秘书凯莱成为了最先目击命案现场的人。马克去了哪里?他真的是凶手吗?凯莱所说的证词是否属实?想要当“福尔摩斯”的安东尼将开始一场推理首秀……

黄梨洲文集

黄梨洲文集

明清之际黄宗羲著。由近人陈乃乾据《南雷文案》、《南雷文定》、《南雷文约》、《南雷余集》分类重编,又据黄宗羲手写残稿校正而成。本书共分为:传状类、碑志类、哀祭类、赋类、序类、记类、书类、杂文类、寿序类等,共三百三十一篇。其中《明州香山寺志序》、《阿育王寺舍利记》、《读葬书问答》等篇,表现了无神论、反迷信的思想。《与陈乾初论学书》、《陈乾初先生墓志铭》等,保存了明代陈确的思想资料,也从中反映了黄宗羲自己坚持“天理人欲正相反”的观点。在几篇诗文集序里,提出了对时文和文学的见解。还有一部分内容颂扬了当时许多反清的忠臣义士。但对明末农民起义有诋毁之词。有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傅忠肃集

傅忠肃集

诗文别集。北宋人傅察撰。三卷。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年十八岁登大观进士。蔡京欲以女妻之弗受。曾官兵部、吏部员外郎。后被金人掳去,不屈死。此集系宋人傅伯寿编成,首冠周必大序。收诗一百十七首,颂、表三十二篇。作者年仅三十七岁遭国难,无大著作以发挥才气,所存大抵为酬赠篇什,骈丽之作为多。“然其深厚尔雅,亦自足资讽诵”。“诗文虽属无多,固当与李若水之《忠愍集》并传不朽”(《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

日讲易经解义 [标点本]

日讲易经解义 [标点本]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治乱之倚伏、君子小人之消长,以此示人事之宜、经世之通。其体例延用奏进讲义格式。有内廷刊本、各省翻刻本,收入《四库全书》。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

元杂剧剧本。简名《诗酒红梨花》或《红梨花》。张寿卿撰。旦本。剧叙赵汝州慕洛阳名妓谢金莲,先寄书与同窗洛阳太守刘公弼,意欲与金莲一晤。后至洛阳,刘以金莲嫁人相告。赵本想辞归,刘强留宿于后园。夜间,有王同知之女至,与赵幽会,饮酒赋诗,并以红梨花相赠。不料被女之嬷嬷撞见,未尽欢而散。有卖花婆至后园采花,赵以红梨花炫示。卖花婆见后大惊,道:此物乃王同知之女墓上独有之物,王女已死,作鬼迷恋少年,其子李秀才因此而死。所言女子容貌,与赵所见无异。赵知遇鬼,不辞而去。赵赴京城,一举而中榜魁,授洛阳县令。刘公弼设宴相待,出谢金莲侑酒。赵大呼有鬼。刘以实告:恐赵迷花恋酒,不肯赴试,故使金莲等人设局说鬼,激其上进。当堂使赵谢结为百年之好。此剧正旦前为谢金莲,后为卖花婆,异于杂剧常格。本事见《情史》中的《赵汝州传》,而略有异同。明人徐复祚《红梨记》传奇亦本此剧。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顾曲斋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明刊《红梨记》(董氏影印)附录本。

温室经疏

温室经疏

佛典注疏。唐慧净撰。一卷。首尾俱全,卷子前部下方略有残缺。卷末题:“释慧净撰”。慧净,唐京师纪国寺僧人,《续高僧传》卷三有传。曾为《法华》、《胜鬘》、《仁王》、《般若》、《心经》、《温室》、《盂兰盆》、《上生》、《下生》等多部经典作疏,盛行于世。此疏前有一序。谓“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蹬,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慧;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此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共观,津流远代。”其后逐句疏通经文,其内容与隋慧远撰《温室经义记》互有异同,或慧净撰写此疏时曾参阅过慧远之《义记》。《续高僧传》称:慧净著作“文义绮密,高彦推之。故其每有弘通,光扬佛日。缁素云踊,庆所洽闻。于时大法广弘,充溢天壤,颇亦净之功也。”此疏曾东传日本,后亦佚亡。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据S.2497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