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四大奇案
作者:佚名
一名《狄公案》、《狄梁公全传》。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六卷六十四回。书叙唐武则天时期,山西太原人狄仁杰,颇有才学,被荐为汴州参军,旋官昌平令尹。忽闻报谋害人命案,派随将洪亮先去细访,狄公亦作卖药者微行一破毕氏老妇之子毕顺为其妻杀害事。第二案为李王氏女黎姑嫁后暴死案。第三案为白马寺恶僧怀义秽乱春宫,狄公上报武后,武后徇私,狄公仗义执言,终将奸僧治罪。并阉割武后暗养于宫中的薛敖曹。第四案武承业诬告远谪房州的太子庐陵王谋反,武三思妄图嗣位,重金收买李飞雄令其冒卢陵王号反叛,狄公派洪亮等巧计降服李飞雄,并力劝武后,使武后与庐陵王母子前嫌尽释。庐陵王回京时狄公已死。张柬之用计谋铲除佞臣贼子,庐陵王复位登基。故事离奇,有一定历史根据。有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书局石印本(题《绣像武则天四大奇案》),光绪二十八年上海耕石书局石印本(四册),民国二年(1913)文元书局石印本。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入官阶昌平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 第二回 胡地甲诬良害己 洪都头借语知情
- 第三回 孔万德验尸呼错 狄仁杰卖药微行
- 第四回 设医科入门治病 见幼女得哑生疑
-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节 寻坟墓默祷显灵魂
-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无状 贤令尹问案升堂
- 第七回 老妇人苦言求免 贤县令初次问供
-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妇痴人可悯
- 第九回 陶土工具结无辞 狄县令开棺大验
- 第十回 恶淫妇阻挡收棺 贤县令诚心宿庙
- 第十一回 求灵签隐隐相合 详梦境凿凿而谈
- 第十二回 说对联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马荣
- 第十三回 双土寨狄公访案 老丝行赵客闻风
- 第十四回 请庄客马荣交手 遇乡亲蒋忠谈心
- 第十五回 赵万全明言知盗首 狄梁公故意释奸淫
- 第十六回 聋差役以讹错讹 贤令尹将盗缉盗
- 第十七回 问路径小官无礼 见凶犯旧友谎言
-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获凶人 昌平县大堂审要犯
- 第十九回 邵礼怀认怀认供结 案华国祥投县呼冤
-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戏言召祸 狄县令度情审案
- 第二十一回 善言开导免验尸骸 审口供升堂讯问
-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听哑语细观行踪
- 第二十三回 访凶人闻声报信 见毒蛇开释无辜
-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请客 为盗贼大意惊人
-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恺捉贼 依计行事马荣擒人
- 第二十六回 见县官书生迂腐 揭地窑邑宰精明
-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认不讳 淫泼妇忍辱熬刑
- 第二十八回 真县令扮作阎王 假阴官审明奸妇
-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审明奸案 阎立本保奏贤臣
- 第三十回 赴杀场三犯施刑 入山东二臣议事
- 第三十一回 大巡抚访问恶棍 小黄门贪索赃银
- 第三十二回 元行冲奏参小吏 武三思怀恨大臣
- 第三十三回 狄仁杰奏参污吏 洪如珍接见大员
- 第三十四回 接印绶旧任受辱 发公文老民伸冤
- 第三十五回 审恶奴受刑供认 辱奸贼设计讥嘲
- 第三十六回 敲铜锣游街示众 执皮鞭押令念供
- 第三十七回 众豪奴恃强图劫 好巡捕设计骗人
- 第三十八回 投书信误投罗网 入衙门自入牢笼
-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恶打张昌宗 施国法怒斩周卜成
-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细访奸僧
- 第四十一回 入山门老衲说真情 寻暗室道婆行秽事
-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骗烈妇 狄巡抚妙计遣公差
- 第四十三回 王进土击鼓鸣冤 老奸妇受刀身死
- 第四十四回 金銮殿狄仁杰直言 白马寺武三思受窘
-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尽节 升大堂怀义拷供
- 第四十六回 金銮殿两臣争奏 刑部府奸贼徇私
- 第四十七回 众百姓大闹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抚
- 第四十八回 武承业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秽事
-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贼
- 第五十回 查旧案显出贺三太 记前仇阉割薛敖曹
-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诉宫廷 武则天怒召奸党
- 第五十二回 怀宿怨诬奏忠良 出愤言挽回奸计
-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传圣诏伟之尽忠
- 第五十四回 狄仁杰掌颊武承嗣 许敬宗勾结李飞雄
-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东京城敬宗定谋
- 第五十六回 李飞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经力守怀庆府
-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谏 狄仁杰奉命提兵
- 第五十八回 开战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吴猛亡身
- 第五十九回 访旧友计入敌营 获胜仗命攻大寨
- 第六十回 四面出兵飞雄中计 两将身死马荣回营
- 第六十一回 李飞雄悔志投降 安金藏入朝报捷
- 第六十二回 庐陵王驾回怀庆 高县令行毒孟城
- 第六十三回 见母后太子还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 第六十四回 张柬之用谋除贼 庐陵王复位登朝
猜你喜欢的书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五代以后易今名。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汉末迄东晋士大夫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习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颂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练,意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甚大。又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素材,或被诗文引为成语典故。梁刘孝标为作注,引书达四百余种,资料价值较高。自唐以下传本甚多,尤以明嘉靖间袁氏刻本、清道光间周氏刻本、清末王先谦校订本及日本珂版影宋本称善本。今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日本珂版影宋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王先谦校订本影印本等。
彤园三集妇人科
妇科学著作。6卷。清郑玉坛编撰。《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妇科总括、调经门、经闭门、崩漏门等10门;卷二为嗣育、种子、受孕、养胎、保胎5门;卷三为妊娠伤寒、妊娠感冒、妊娠中风等14个妊娠病证的辨治;卷四为胎前本病门,列述妊娠期诸病及临月调理等;卷五为生育、催生、产后3门;卷六为乳疾、前阴、瘰疬、头面、足胫5门。全编折中群言,旨归中正,辨证立言,抉摘幽隐,不托空言,多有作者创见。
小窗幽记译注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读诗略记
六卷。明朱朝瑛撰。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进士,知旌德县。尝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益博稽六艺,折衷诸家之说,康熙中卒。有《五经略记》、《金陵游草》等书。朝瑛论诗,以“小序”首句为主。其说谓亡诗六篇,仅存首句。则首句作于未亡之前,其下作于既亡之后,所释甚明。所见与程大昌同,而所辨较大昌尤明白。然其训释,不甚与朱子立异。自郑卫淫奔不从《集传》外,其他说有乖迕者,多斟酌以折其中。如论《楚茨》为刺幽王之诗,则据荀子,以为恰在鼓钟之后,或幽王尚好古乐,故贤士大夫,称述旧德,拟雅、南而奏之,以感导王志。论《抑》为刺厉王之诗,则据诗文“其在于今”一语,以为当为卫武公少时所作。大抵皆参稽融贯,务取持平。其颇信《竹书纪年》,屡引为证,时有乖于说经之体。然综其大旨,合者居多。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重修曹溪通志
佛教史志。清真朴重修。八卷。是一部有关曹溪宝林寺(今称南华寺)的志书。据书前序称,此志是在万历“旧志”的基础上重修而成。“旧志”由明德清主持编修,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间(1599—1600)。清康熙十年(1671),韶州太守马元命时任南华寺住持的真朴“校辑”而成新志,即是书。全书分山川形势、古迹、建制规模、道脉源流、传灯人物、佛法提纲及王臣外护等七个部分,收集了慧能至憨山德清等南宗主要禅僧在曹溪活动的大量资料,对研究禅宗发展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志有清康熙刊本,道光十六年(1836)予以重刊。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序品第一。佛在宝峰大山宫殿,观自在菩萨说心真言,及头顶眼等,共十五真言。成就事品第二。成就如意宝品第三。疗一切病品第四。一切有情敬念品第五。义利成就品第六。成就轨仪品第七。普通成就品第八。成就心真言品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