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嫂的死
作者:萧红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近代梁启超著。梁启超(1873~1929),近代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二十四年(1898)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博通经史,又善于吸取西方思想和学说,在当时曾影响了一代青年。生平长于史学,尤长于学术文化史的研究。著作尚有《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多种,后汇编为《饮冰室合集》。该书共包括《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代经学之建设》、《清初史学之建设》、《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实践实用主义》、《科学之曙光》、《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16篇。又附表多种。此书主要论述明末至民国初年近300年间的中国学术思想及其变迁。其中《反动与先驱》、《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等节,概括了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舍空谈,而趋实践的经世治用之学;由厌倦主观冥想,到倾向于客观考察;是对宋元明三朝道学的批判,和开辟未来新时代的先驱。此后又发展为乾隆嘉庆时期脱离时政的考据学,又发展成为道光咸丰以至晚清以变法维新、经世治用、托古改制为特点的近代今文经学。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等书中,比较详尽地评述了清代学者在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传记及谱牒学、历算学及自然科学、乐曲学等方面的成就。对黄宗羲、唐甄的民主启蒙思想,颜元、李塨的经世致用思想,王锡阐、梅文鼎的历算学成就等颇加赞许。称乾嘉学派为“科学的古典学派”,希望世人用其治学方法转治自然科学。并兼论辨伪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对经学、文字学进行史学和社会学研究、对《水经注》进行实地勘察研究、设立国家图书馆和国家音乐学校等建议和设想。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其中许多见解可与《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相互发明。该书原为作者在清华大学等校演讲的讲义,后整理成书。1926年由上海民志书店出版。有1926、1929年民志书店本,1943年重庆中华书局本,1985年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中华书局版影印本,1985年复旦大学《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本。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一卷。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神部表奏类。辑于明。实际应是两种,即《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和《大明御制天尊词曲》。前者包括醮坛赞咏乐章、玄天上帝乐章和洪恩灵济真君乐章,后者只有玄天上帝词曲。一部分乐章有工尺谱,词曲无工尺谱。
京华碧血录
章回小说。林纾著。作于1917年。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原名《剑腥录》,后改现名。全书五十三章。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录庚子事变的经过,穿插男女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邴仲光在水边向渔人买得一柄碧色锋利的古剑。数月后,在杭州西湖开化寺拜一个叫僧履的老僧为师,后又在僧蠲处学艺数月。仲光在杭州超山赏梅时偶遇能书善画的女子刘丽琼,二人一见钟情。时值庚子事变,京师一片混乱,几经磨难,二人终于在塘西小村完婚。书中写进作者本人的不少经历,对庚子事变前后联军屠城,碧血频洒,生灵涂炭,均无不涉及。作者借王壬(即大刀王五)之口,暗示“清社将屋,革命必成”,但对义和团则持反对态度。小说力图牵合政治小说与言情小说的特点,但两者未能有机结合,叙事言情曲折委婉,结构稍嫌累赘。
凤池吟稿
十卷。明汪广洋(?—1379)撰。汪广洋,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流寓安徽太平(今黄山)。汪广洋少师余阙,淹道经史,善篆录,工为诗歌。元末举进士。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 (1379),坐贬云南广南县,于中途赐死。其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凤池吟稿》十卷。此集共十卷。辑录广洋所作之诗。其诗作开爽朗秀,自成一家,一洗元人纤媚之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摘其“平沙谁戏马,落日自登台。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怀人当永夜,看月上疏桐。对客开春酒,当门扫落花。天垂芳草地,渔唱夕阳村”等句数十联,认为可入唐人主客图。王世贞评其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有致。”可见其诗虽当时为宋濂诸人盛名所掩,世不甚称。然终不愧为一代开国之音。有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甲申纪事
记录明末史事的丛刻,又名为《甲申纪闻》。明代冯梦龙辑。共十三卷,附录一卷。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城。紧接着,明朝残余势力又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同年九月,“九王子”顺治帝从沈阳迁至北京,将北京定为清朝首都。从此,开始了清王朝将近二百七十年统治中国的历史。关于这一年的史事,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其挥毫泼墨,有的记叙当时事变的过程,有的记录明亡时诸大臣的各种言行,还有的搜集各种轶文怪事敷演为文。冯梦龙的《甲申纪事》便是汇集记载甲申之年史事的诸多野史稗乘稍加编辑而成的,当然,其中也有两卷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而成的,如第二,第三卷。
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与《浴像功德经》同。而圣坚所译,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时,以香水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