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记
作者:崔象川
又名《十二缘玉蟾记》、《十二美女玉蟾缘》、《十二缘评话》。章回小说。署“通元子黄石著”,据孙楷第考证疑为清崔象川著。六卷五十三回。叙明嘉靖间大将军张经受严嵩奸党陷害,满门抄斩。其子张昆被家人救出,通元子赠其玉蟾十二枚。每遇艰险,即有美女相救,先后邂逅十二女,以玉蟾为信物分赠。后张昆扫平倭寇,铲除严嵩奸党,与十二美女成婚。蒋瑞藻《小说考证》引《花朝生笔记》云:“明徐有贞,要自一代名臣,然夺门之役,陷于谦于死,论者恨之。弹词《玉蟾蜍》设言于公后身为某公子,清才美貌,富甲一郡,有玉琢蟾蜍一十二枚,为传家之宝。后遇十二美人,皆愿与终白首,以蟾蜍分遗之,同日成婚。此十二美人者,即有贞与其党所转生也。语虽不经,殊快人意。”小说据弹词改编。有道光七年(1827)绿玉山房刊本。光绪元年(1875)重刊本,首列恬淡人叙、种柳主人序,次列《新编玉蟾记脚色品类气运》、《新编玉蟾记前因后果》,以及种兰居士、芸樵外史、莼香隐者等人题词。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回 恬淡人读史问天
- 第二回 通元子安排果报
- 第三回 冥判官发放回阳
- 第四回 赵与胡两家鬼祟
- 第五回 赵文华纳妹东楼
- 第六回 于少保奉旨回阳
- 第七回 张总督出征倭寇
- 第八回 曹邦辅海上从征
- 第九回 通元子初助破倭
- 第十回 两奸贼攘功肆虐
- 第十一回 三义人救主逃生
- 第十二回 乌金荡埋名习武
- 第十三回 赵怿思忤父归杭
- 第十四回 丑胡彪甘做陪堂
- 第十五回 莽童昆大闹西湖
- 第十六回 陈素娥雪洞藏洪
- 第十七回 美洪昆夜跌杜园
- 第十八回 巧玉莲怀孕双奔
- 第十九回 龙仙姑腾空骇赵
- 第二十回 勇蔡飞救难酬恩
- 第二十一回 枣核钉毒计栽诬
- 第二十二回 蔡小妹狱中双救
- 第二十三回 杜金定两遭毒手
- 第二十四回 小洪猛幻形救杜
- 第二十五回 莽童昆义杀淫妻
- 第二十六回 通元子妙法救童
- 第二十七回 卖花叟借言警俗
- 第二十八回 枣核钉再抢素娥
- 第二十九回 陈素娥落院刺胡
- 第三十回 美洪昆北游楼会
- 第三十一回 高玉英嘉偶受蟾
- 第三十二回 枣核钉考黜褫衿
- 第三十三回 秦彩鸾游园入梦
- 第三十四回 华佗庙梦引宿因
- 第三十五回 乌金荡洪昆访友
- 第三十六回 武洪昆独打仇人
- 第三十七回 沈兰馨拜师习武
- 第三十八回 奇男子法传洪昆
- 第三十九回 打擂台巧遇桂芳
- 第四十回 刘尚书文武兴闱
- 第四十一回 蒋佩香错中得偶
- 第四十二回 倭王妃入海起兵
- 第四十三回 众女将大战圣姑
- 第四十四回 通元子再助平倭
- 第四十五回 张元帅奏捷勘奸
- 第四十六回 旧功臣追赠洗冤
- 第四十七回 复父仇剐心祭墓
- 第四十八回 送捷音众美归杭
- 第四十九回 李兰芳于归曹府
- 第五十回 五美人报仇雪恨
- 第五十一回 通元子指点前因
- 第五十二回 东浙王归第完姻
- 第五十三回 恬淡人草堂闲话
崔象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老舍小说集外集
短篇小说集。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收录了老舍生前未入集的短篇小说14篇和长篇小说残篇《蜕》和《民主世界》。书前有胡絜青的《前言》和编者的《编选者的话》
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
本书主题为“哲学课”。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佛学传入与玄学的奇妙融合,知行合一的辩论……都将在本书中呈现,构成完备详尽的中国哲学史。本书通过哲学展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多元性,将中国哲学的脉络抽丝剥茧,梳理得当。中国哲学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国人,理解中国哲学,才能理解当下。
慎斋遗书
综合类著作。明周慎斋撰。十卷。慎斋名之干,太平(今属安徽)人。临床治验丰富,在医林颇具影响,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本书系周氏门人记录整理,成于万历元年(1573)。卷一至卷五论述脏腑阴阳升降及五行亢害承制、望切脉、二十六字元机、用药权衡与药物炮制、古方解、古今名方等; 卷六至卷十分寒热、辨内外伤、九十八种病证的证治,并附以验案或方剂。周氏对《内经》、《伤寒论》研究有素,医术高超。书中介绍的理、固、润、涩、通、塞、清、扬、逆、从、求、责、缓、峻、探、兼、候、本、寒、热、补、泻、提、越、应、验二十六字元机,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参考价值。周氏运用古方,不拘成规,善增损化裁,随证加减,颇有可取之处。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盛燮荪《周之干和他的<慎斋遗书>》(《中医杂志》1982.2.9)可供参考。
许负相法十六篇
在汉代相学中以许负最为著名,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面相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现在我们还常看到很多相书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等的书,但应该大总分是别人用其名而写的相书。如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传为她的著作。
寻亲记
明代传奇剧本。又名《教子记》。《远山堂曲品》著录。宋元南戏有《周羽教子寻亲记》,据张大复(彝宣)《寒山堂曲谱》卷首《谱选古今传奇散曲集总目》所载,明代梁辰鱼、范受益、王錂、吴中情奴、沈予一等均有改编本。现存本为王錂改编。写宋代富豪张敏,见秀才周羽妻郭氏美貌,欲占为己有,设计陷害,使周羽蒙冤,流落鄂州20余年。周去后,郭氏生子周瑞隆,含辛茹苦,教子成人。瑞隆中进士,授官荣归,得其父在鄂的消息,即弃官寻父。至鄂,知父遇大赦,已启程归乡。父友李员外恐瑞隆不识其父,以周羽诗集赠之,作为寻父的凭证。后因周羽父子同住一旅店,瑞隆思父不能成眠,乃出诗集低诵,父子终于喜得相逢,回家与郭氏团圆。此剧写出真情苦境,曾轰动一时。《借债》、《前索》、《遗青》、《杀德》、《出罪》、《府场》、《前金山》、《送学》、《跌包》、《复学》、《荣归》、《拜别》、《刺血》、《茶访》等出,一直流传在昆曲舞台上,今地方戏中也有据此改编的剧目。今存明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万历间富春堂刊本影印。
细说隋唐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以讲史形式阐述自隋文帝建立隋朝至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建立宋朝之间的历史。涉及的重要人物事件有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魏征、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等。作者系著名通俗历史读物作家,沿袭黎东方“讲史”笔法,把一部隋唐史叙述得生动活泼、故事性极强。“细说体”在普及历史的领域独树一帜,既有精彩生动的故事,又有精辟深刻的评论,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